【学法指导】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59929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法指导】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法指导】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法指导】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法指导】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一、明确目标 1、知能目标 (1)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主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 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3)理解物 理变化、变化化学,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4)会区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2、情感目标 (1)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在生活 中的应用。 (3)培养同学们合作、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知识网络三、整理与提高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联系是物质在发生化 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

2、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或仪器测量得知,如颜色、 状态、密度、硬度等,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 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只表明该物可以发生某种化学变化,但不一定正在发生这种变化, 如硫具有可燃性,但不表明硫正在燃烧。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通常会出现“能” 、 “会” 、 “易” 、 “可以”等词,而描述物质的变化时则没有这些字眼。 3、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用“O2”表示,水用“H2O”表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一般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 示,在混合物中各物质仍然保持各自的化

3、学性质;物质的纯净与否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 物质是没有的。 4、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从物质的种类变化由多种变为一种来考虑,氧化 反应则是从物质是否与氧反应来考虑的,二者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某些反应可以既是物质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按得失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空气污染与防治成分: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 0.03%.氧气性质制法用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

4、具有氧化性。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操作步骤、验满、验纯、注意事项分离液态空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因此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5、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要注意的事项:(1)药品不能选用铁、碳、硫等物 质,因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碳、硫燃烧后有气体生成,会占据已经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2)红磷要足量,以保证容器内氧气完全反应。 (3)装置气密性要好,防止漏气而影响测 量结果。 (4)要等容器内气体完全冷却后再测量,避免气体受热膨胀而造成误差。 6、氧气的化学性质一定要记住氧气与各种物质反应的现象及生成物的名称,注意对反 应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如“烟” 、 “雾” 、 “气”的区别, “光” 、 “火焰” 、 “火星”的不同等。 氧气的制法要注意从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操作步骤、验满、验纯、注 意事项等几方面进行学习和记忆。 四、中考展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贯穿整个九年级化学的始终,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点,是中考的必 考内容,出题考察的内容将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 分数是中考的一个热点,考题一般以探究实验的形式出现;氧气的性质通常以描述实验现 象为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通常与其他气体的制法结合起来出题,重点考察思维的发散能 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