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典故大全·人事·志趣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KB
约12页
文档ID:43587844
典故大全·人事·志趣_第1页
1/12

典故大全典故大全··人事人事··志趣志趣典故大全·人事·志趣资料索引作者:稻香老农 资料来源:稻香居 点击数:285 更新时间:2008-2-24【九万欲抟空】 《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喻指志向或前程远大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 ”另参见天文部·气象“九万风” 、动物部·飞禽“九万鹏” 、动物部·飞禽“垂天翼” 、动物部·鳞介“北溟鱼” 【广武叹】 《三国志·魏志·阮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 ”喻怀才不遇而心不甘金元好问《光武台》:“空余广武叹,无复云台功 ”另参见人事部·行止“广武登临” 去病无家】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置地,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 ”指公而忘私明陈子龙《奉酬越大夫卓凡见赠之作》:“去病无家原为国,信陵有客尽知兵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辞第” 【扫室陈蕃】 《后汉书·陈蕃传》:“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明李东阳《储都宪净夫在南曹时尝取鹤鸣诗义名其园曰檀园……》:“窥园董子心仍在,扫室陈蕃志且偿 ”参见人事部·雅逸“扫一室” 【向平愿】 《后汉书·向长传》载:东汉人向平,隐居不愿做官,待子女婚嫁完毕,就出外游览名山大川,不再顾问家里的事后因称子女的婚嫁之事为“向平愿” 清赵翼《季女出嫁》:“恰了向平愿,应偿五岳缘 ”参见伦类部·亲眷“子平嫁娶” 【问鼎气】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禹铸九鼎,三代视之为国宝楚王问鼎,有取而代周之意唐玄宗《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参见器用部·器皿“周鼎” 【冲天】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唐孟浩然《田园作》:“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骛 ”参见动物部·飞禽“冲天翼” 【运甓】 晋裴启《语林》:“陶太尉(侃)既作广州,优游无事常朝自运甓(砖)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之,陶曰:‘吾方致力中原,恐为尔优游,不复堪事 ’ ”喻指因立志建功立业而勤勉自励。

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 ”宋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 ”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运贫’ 、人物部·其他“运甓翁” 【李斯溷鼠】 《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喻指人热衷名利唐李咸用《物情》:“李斯溷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 ”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仓中鼠” 、器用部·宫室“太仓溷厕” 、人物部·将相“丞相叹” 【投笔】 《东观汉记·班超传》:“(班超)家贫,恒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人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指弃文就武唐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另参见武备部·军旅“投笔从军” 、文明部·文具“班笔” 【龟冷搘床】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宋陆游《杂兴》:“骥衰伏枥心千里,龟冷搘床寿百年。

”参见动物部·鳞介“支床龟” 【陈平社】 《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呼,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指人在生活琐事中显现才能金李俊民《即事》:“谁能宰似陈平社,那免悲如宋玉秋?”另参见器用部·饮食“分肉” 【取楼兰】 《汉书·西域传》:“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介子轻将勇敢士,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既至楼兰,诈其王欲赐之,王喜,与介子饮,醉,将其王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杀之,贵人左右皆散走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六:“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参见武备部·其他“斩楼兰” 【拔山志】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唐曹邺《秦后作》:“空持拔山志,欲夺天地德参见人事部·情感“虞歌诀别” 【终军志】 《汉书·终军传》:终军年十八, “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古代出入关津的凭证)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 ’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史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 ”指少年立志求取功名。

唐李咸用《边城听角》:“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另参见器用部·其他“终军弃繻” 【拾青紫】 谓获取高官显位 《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 ”清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 ”参见文明部·学识“拾青” 【尝胆】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 ”谓刻苦自励,志图复兴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 ”唐王维《燕支行》:“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参见人物部·帝王“勾践” 闻鸡兴】 《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后用为志士仁人及时奋发之典唐元镇《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 ”参见人事部·行止“闻鸡起舞” 【济川心】 《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 ”后多以喻辅佐帝王之心唐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参见人物部·将相“济巨川” 【屋打头】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张生(张彖)及第,释褐授华阴尉时县令太守俱非其人,多行不法张生有吏道,勤于政事,每申举一事,则太守令尹抑而不从张生曰:‘大丈夫有凌霄盖世之志,而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 ’遂拂衣长往,归遁于嵩山 ’ ”指壮志难酬宋苏轼《戏子由》:“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矮屋” 【袁安高卧】 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 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唐高适《苦雪四首》之二:“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看路径行人绝迹,我可便听园林冻鸟时啼,这其间袁安高卧将门闭 ”参见人事部·贫贱“袁安困雪” 【恐后施鞭】 《世说新语·赏誉下》 “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刘孝标注引晋虞预《晋书》:“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指祖逖)先吾著鞭耳 ’ ”后因以为勉人努力进取的典故唐王维《哭祖六自虚》:“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

”参见器用部·其他“祖生鞭” 【酌泉表洁】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竹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朗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使不易喻磨砺节操清赵翼《赋得贤不家食》:“酌泉逾表洁,宰肉故能公 ”参见地理部·水流“贪泉” 【乘下泽】 《后汉书·马援传》:“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 ”李贤注:“《周礼》曰:‘车人为车,行泽者欲短毂,行山者欲长毂;短毂则利,长毂则安’也 ”宋陆游《怀镜中故庐》:“从宦只思乘下泽,忤人常悔读南华 ”参见动物部·走兽“款段” 【乘风破浪】 《宋书·宗悫传》:“(宗)悫年少时,(宗)炳问其志,悫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喻指志向高远,勇往直前宋李洪《偶作》:“乘风破浪非吾事,暂借僧窗永日眠。

”另参见天文部·气象“长风” 、地理部·水流“长风破浪” 【留侯志】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字子房,封留侯)“从上(汉高祖)击代,出奇计马邑下,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自言:‘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咏高士功成身退宋张咏《赠刘吉》:“请料酒仙人,何如留侯志 ”另参见九流部·神仙“逐赤松” 、人事部·雅逸“留侯隐” 【请长缨】 《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长绳),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所许,请举国内属 ”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另参见器用部·其他“长缨” 【移山志】 移去大山的志气,比喻宏伟大志古代寓言: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智叟认为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不绝,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

上帝受到感动,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见《列子·汤问》 唐许浑《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诗:“东堂旧屈移山志,南国新留煮海功 ”宋陆游《杂感》诗之三:“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 ”参见地理部·土石“愚公移” 鲁二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 ”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清钱谦益《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诗之二:“长吟颇惜齐三士,抚卷谁知鲁二生!”李光《赠穉兰》诗:“知君不为鲁二生,知君不为汉四皓 ”参见人物部·其他“两生” 【道胜】 《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 ’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 ”谓道义制胜,心安理得宋陆游《秋夜》之一:“身闲诗简淡,道胜梦轻安 ”参见人体部·肢体“道肥” 。

【登车壮志】 《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范)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指有志于澄清天下清归庄《和顾端木先生弃庵十咏》之五:“登车壮志当无负,何事牢骚咏弃庵 ”另参见器用部·车船“揽辔” 【填渤澥】 指古代神话中的精卫鸟填海事亦比喻冤恨极深或意志坚定精卫,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传说炎帝之女在东海被淹死,灵魂化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事见《山海经·北山经》 唐李贺《恼公》:“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 ”参见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