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圣景迷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8760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圣景迷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圣景迷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圣景迷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圣景迷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圣景迷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圣景迷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圣景迷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绣中华课题设计方案锦绣中华课题设计方案经过经过半年多的思考与半年多的思考与设计设计,我,我们们安徽合肥安徽合肥润润安公学安公学课题组设计课题组设计 了了 锦绣锦绣中中华华 校校际协际协作作综综合学合学习习子子课题课题, ,现陈现陈述如下:述如下:一、本研究的目的或意图一、本研究的目的或意图: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 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历史,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 它不朽的生命力,经由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和演变,而今更加光彩照人。 “锦绣中华”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又是一个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开 发利用,使之共享,是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2、选择锦绣中华课题 的目的,就是使素质教育的渠道更加广阔。 1 1、中共中总书记江泽民同志针对市场经济大潮得到来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就提出了要加强对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重要指示,指出开展近、现代 史及国情教育,以“提高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 防止崇洋媚外的思想抬头”。根据这一指示,我们提出了 “锦绣中华”课题, 开展协作学习,就是借助本课题的研究,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 民族凝聚力,使我们的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振兴中华做一个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 2、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继承本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将其不

3、 断的发扬和光大,是青少年学生重要的使命。培养学生从小具备这种使命感的品 格和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开展锦绣中华课题综合学习,让学生 从“风光名胜” 、“民俗风情”、“华夏长廊”、“走进社区”四个分主题着 手,了解中国山川地理、文化风俗、历史、人物、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等。借 以认识中国,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让锦绣中华文明在学生的成长过程 中得到吸收和融合,使之在他们这一代得到发扬光大,不断传承。并在继承本 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吸纳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文化,推进世界文明在互相 吸纳和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 3 3、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山川秀丽,承载着世代相袭的众多民族,几千年 来

4、,他们凭借智慧和勤劳,创造了极其丰厚又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它是中华 “锦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 若干意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要(略),由浅入深的稳定的教育系列。 中小学都要有自己特色的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基地和乡土教材” 。开展 锦绣中华课题的综合学习,让学生通过对本地区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 遗址遗迹、碑林石刻、教育基地、古刹民居等的调查了解,探本求源。使分布 在全国各地的差异文化,开发利用,形成系列乡土教材。通过异地网络交流, 丰富锦绣中华学习资源,实现共享。并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从 小热爱家乡、爱我中华的思想情感。 4 4、科技就是

5、生产力。改革开发以来,祖国大地沐浴着和煦春风,科技的发 展,经济的腾飞,文化的繁荣,人民的生活步入小康,使锦绣中华熠熠生辉。 在当今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更加昭示着知识和科技与人类的进步、经济的发 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紧紧相连。走进社区,进行人口与文化层次、1 1 科技与经济发展、环境与文明程度等调查了解,丰富锦绣中华内涵,让学生 亲身感受到获取知识的重要。从而激发青少年学生,为我中华,奋发学习的热 情。 5 5、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锦绣中华是一个内容丰富, 且涉及文学、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综合学习的课程 资源。提出锦绣中华课题,就是通过本课题学习活

6、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 协作学习意识、掌握综合与探究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的技能寻求更为广 阔的途径;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积累成熟的经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良 好基础。 二、研究的具体目标二、研究的具体目标: : (一)、(一)、锦绣中华课题的目标主要通过下面四个学习主题来实现: 1 1、风光名胜;、风光名胜;2 2、民俗风情;、民俗风情;3 3、华夏长廊;、华夏长廊;4 4、走进社区、走进社区 (二)、(二)、 上述主题具体目标: 1 1、风光名胜、风光名胜,本主题以培育美育情操为主旨,以调查了解与发现旅游资源 为目的。通过对本地区自然风光(含山川河湖,鸟兽虫鱼)、奇特景观、名胜 建筑(楼、亭、

7、桥、榭)、遗迹遗址等小主题的观察、欣赏和拍摄、采写,及 交流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美、欣赏美、记录美。掌握充分表现自然美的 拍摄、描写方法和技巧。启迪学生养成热爱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美的品格。 2 2、民俗风情、民俗风情。本主题以搜集、挖掘家乡(地方)的文化资源为目的。通过 对家乡民间习俗、风土人情、名人轶事、土语方言、地方传说等多个侧面的小 主题,调查了解、访谈和采集,形成乡土气息浓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差异 的校际协作学习资源。又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共享、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爱我中华的思想情感。在本主题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和初步掌握访谈和 采集的方法,即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分析取舍、

8、处理信息。 3 3、华夏长廊、华夏长廊。本主题以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为主线,以探寻本地历史名人 功绩为主旨,从文学艺术、科技发明、社会进步等不同侧面入手,设定学习主 题。通过互联网、报刊图书资料、电影、电视等多种媒体手段的查询、检索、 观看,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名人的生平、思想、功绩及对社会贡献与影响;探 究我国悠久文明历史与历史名人的关系;充分认识我国古代勤劳智慧的劳动人 民,创造优厚历史文化的伟大精神。学习和发扬这种精神,为振兴中华,做出 新的贡献。本过程学习,重在让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即如何设定学 习主题,如何通过文献资料及网络等多种媒体,获取信息,进行探究学习,协 作完成学习任务。

9、 4 4、走进社区。、走进社区。本主题的目的是:探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科技 成果、人民生活改善的巨大变化。让学生通过对家乡社区人口、工业、农业、 科技、文化教育、环境、卫生等多个侧面的调查,亲身感悟这种变化及“科技 就是生产力”的思想。并让学生知道: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只有努力学习,掌 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才能应对挑战。本过程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现实生活 中已有主题的探究学习,进行知识迁移,来发现新的主题,又通过新主题设定, 开展探究、协作交流,推进学习与方法的递进深化。2 2上述过程,通过 http:/ 网络学习平台和各协作学校 的密切合作,揽集各地区的差异,极大的丰富锦绣中华课题的

10、共享资源 内涵,使锦绣中华更加光辉灿烂。 三、研究主题三、研究主题: 1 1、风光名胜;、风光名胜;2 2、民俗风情;、民俗风情;3 3、华夏长廊;、华夏长廊;4 4、走进社区、走进社区 说明:说明: 1、本课题的四个主题,内容丰富,具有宽泛的实用性,既便于协作学 校学习活动的开展,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向性思维。2、四个主题,是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由表及里 ,由直观到抽象设计安 排的,学习要求也是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3、本课题适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参加,各校可以根 据自己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参与学习的学生,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 四、主要的学习活动:主要的学习活动: 锦绣中华将要开

11、展的活动范围包括:主题 风光名胜风光名胜:乡土地理范畴。以开展实地考察、观赏、采集活动为主。 通过拍摄工具,优美的文笔,记下具有地方特色的,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 光和名胜景观。又通过协作交流(含网络),展示各自成果,实现共享。主题 民俗风情民俗风情:地方文化范畴。针对本乡本土文化特色和差异,开展调 查研究和访谈采写等搜集素材活动。再通过研究论证、交流演讲活动的开展, 形成作品,上网交流。主题 华夏长廊华夏长廊:历史人物范畴。主要对本地区的历史名人,开展了解调 查活动。同时围绕设定的学习主题,通过校园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查寻, 获取信息,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主题 走进社区走进社区:科学、社会、经济

12、范畴。以开展社会调查为主的探究学 习活动。上述活动,每个活动阶段,以一个主题为主,安排活动计划。协作学校 完成课题组制定的主活动计划的学习任务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也可 在另外三个主题中选择适当的主题开展活动。 五、协作学习应具备的条件:五、协作学习应具备的条件: (一)(一)“锦绣中华锦绣中华”课题研究协作学校应具备的条件:课题研究协作学校应具备的条件: 1、学校内具备网络交流的条件和可供学生探究学习的媒体资源。如图书、 报刊、网络、音像资料等。 2、遵从课题组协调要求和统一调度。 (二)二)“锦绣中华锦绣中华”课题研究网络平台应具备:课题研究网络平台应具备: 1、学生成员注册;账号、密

13、码遗失找回功能。 2、网络平台应提供:参与本课程协作学校名录,参与辅导教师及学生 名录、电子邮件、通讯地址等。 3、学生作品: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文件的上传功能,一篇作品 应该支持多种附件上传(如多个图片、照片等)。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3 3 上的学生作品应该允许作者本人修改的权利。4、具备锦绣中华小论坛栏目。 5、具备锦绣中华在线聊天会议系统。 6、新闻区(版主发布)、大事记、精品学生作品区及教师辅导心得区 等栏目。 六、评价计划和评价指标:六、评价计划和评价指标: (一)(一)关于本课题的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本课题的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 1、学生进行综合学习活动行为的

14、评价 2、学生进行综合学习活动过程的操作技能评价 3、学生进行综合学习活动认知水平的评价 4、学生进行综合学习活动过程创新能力评价 (二)评价指标:(二)评价指标: 1 1、行为:、行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的程度 指标: 优秀(主动完成并富有组织能力)良 (能积极完成) 中(在别人 帮助下能完成) 2 2、技能:技能:使学生灵活运用媒体(语言、文字、计算机、影视设备、网 络)的熟练性和规范性的层次 指标: 优秀(灵活准确运用媒体)良 (能恰当运用) 中(在别人帮助下 运用) 3、认知:认知: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拥有量 指标: 优秀(系统地掌握/运用本课题涉及的各种知识)良(掌握本课

15、题 涉及的各种知识) 中 (了解本课题涉及的部分知识能) 4、创新:创新:对事物的认识对素材处理是否深刻和有独创性 指标: 优秀(深刻有独创性)良( 较深刻有一定的原创性)中(见 解一般) (三)关于本课题学生活动评价方法:(三)关于本课题学生活动评价方法: 1、 评价分自评、互评、师评三种方法按照评价标准分别进行(按 25%:40%:35%的 比统计),其中以互评和师评为主,自评为辅。 2、 评价的鉴定与依据 A 实践观察:即通过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与实践操作技巧的观 察和考察,确定优、良、中、差的等级。 B 记录查验:即通过查验学生记录的完整规范性,确定学生的等级。 C 作品评价:即对

16、学生的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优劣评定等级。 D 问卷抽签:即通过问卷的形式,让学生抽签回答活动进行中的相关 常识或知识性问题,以确定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差。 E 网络考查:网络平台上学生上传作品的评价及网络交流回复反响率。(附注:锦绣中华学习活动过程表及师生评价表,供参考选用) 七、本学年的活动计划的具体安排:七、本学年的活动计划的具体安排: (一)准备工作:(一)准备工作:2002 年 10 月 1 日至 14 日 1、总课题组下发本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安排参加本课题学习的协作学校, 联系及沟通等,确定参与协作学校名单等具体事宜。 2、参与本课程的各协作学校组织安排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成员名单4 4及各项准备工作,根据课题组的统一规划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具体活动计划 和活动细则。在网络平台上上报学生名单、电邮及具体活动计划。 (二)实施阶段:(二)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0 月 14(中旬)至 12 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