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一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435733 上传时间:2017-02-2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2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一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一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一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一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一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一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一附答案解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两套合集一附答案解析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4 和 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6 B18 C20 D16 或 203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等边三角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梯形4在,A= B= C ,则此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5如图,在,C ,F 是中线,则由()可得图,C 于 E,C 于 F,B 于 D,则 上的高是哪条

2、垂线段()A一个多边形共有 20 条对角线,则它是()边形A六 B七 C八 D九8如图在,M 是 中点,S 16,则 S()A12 B8 C6 D49能说明条件是()AE,F,C=F BF ,A=D,B=E,F,A=D DF ,E ,B= ,A=55,B 比C 大 25,则B 的度数为()A125 B100 C75 D50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11已知点 P(3,4),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 2 倍,此多边形是 边形13已知周长为 12,若 , ,则 14如图所示,外角等于 120,B 等于 40,则C 的度

3、数是15如图为 6 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16如图,点 P 在内部,点 M、N 分别是点 P 关于直线 B 的对称点,线段 B 于点 E、F,若周长是 30线段 长是三、耐心做一做(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86 分)17(8 分)如图,1= 2,C=D ,求证:D18(8 分)如图:已知在,C,D 为 的中点,过点 D 作B,C ,垂足分别为 E,F(1)求证:F ;(2)若A=60,求周长19(8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1,5)、B( 1,0)、C( 4,3)(1)在图中作出于 y 轴的对称图形A 12)写出点 1、C 1 的坐标20(8 分)已知:如图,

4、点 D、E 在 ,且 E,E,求证:C21(8 分)在三角形 ,A=80,C 分别平分你能求出度数22(8 分)如图,0 ,C, 上的中线,过C 作 E ,垂足为 F,过 B 作 C 交 延长线于 D(1)求证:D ;(2)若 2 长23(8 分)如图所示,在,高,F 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 O,0 ,C=70,求度数24(8 分)已知:如图,点 E 在 ,点 F 在 ,F 交于点 O,且C=2B, 20,求C 的度数25(10 分)如图,点 E,F 在 ,F, A=D,B= C , (1)求证:C ;(2)试判断形状,并说明理由26(12 分)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

5、A(4 ,4 )(1)求 B 点坐标;(2)如图 2,若 C 为 x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以 直角边作等腰直角0连 度数;(3)如图 3,过点 A 作 y 轴的垂线交 y 轴于 E,F 为 x 轴负半轴上一点,G 在延长线上,以 直角边作等腰 A 作 x 轴垂线交 点M,连 式 M+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

6、轴对称图形据此对图中的图形进行判断【解答】解:图(1)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2)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图(3)有二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3)有五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图(3)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轴对称图形有 4 个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4 和 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6 B18 C20 D16 或 20【考点】等腰三

7、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由于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当 4 为腰时,4+4=8 ,故此种情况不存在;当 8 为腰时,848 8+4,符合题意故此三角形的周长=8+8+4=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边关系,解答此题时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3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等边三角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梯形【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解答【解答】解: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中只有等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基础题,需熟记4在,A= B= C ,则

8、此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用A 表示出B 、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A= B= C ,B=2A,C=3A,A+B+C=180 ,A+2A +3A=180,解得A=30,所以,B=230=60,C=330=90 ,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定理并用A 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C ,F 是中线,则由()可得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中线定义可得 F= 而得到 E,然后再利用理证明【解答】解:F 是中线,F= C,E,在

9、,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意: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6如图,C 于 E,C 于 F,B 于 D,则 上的高是哪条垂线段()A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 上的高是过 B 点向 的垂线段,即为 解答】解:C 于 F, 上的高是垂线段 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关键是根据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解答7若一个多边形共有 20 条对角线,则它是()边形A六 B七 C八 D九【

10、考点】多边形的对角线【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对角线公式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是 n 边形,则=20,n 23n40=0,(n8 )(n+5)=0,解得 n=8,n=5(舍去)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的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在,M 是 中点,S 16,则 S()A12 B8 C6 D4【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 中线,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M 是 中点,中线,S S 16=8,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熟记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三角形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能说明条件是()AE,F,C=F BF ,A=D,B=E,F,A=D DF ,E ,

11、B= 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对所给的四个选择支逐一判断、分析,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能说明条件 D;理由如下:在,故选 D【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问题;牢固掌握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在,A=55,B 比C 大 25,则B 的度数为()A125 B100 C75 D5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B 的度数为 x,则C 的度数为 x25,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x+x 25+55=180,解得,x=75,则B 的度数为 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 1

12、80是解题的关键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11已知点 P(3,4),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 ,4)【考点】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本题比较容易,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点 p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3,4)【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