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另外一个世界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560761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记的另外一个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游记的另外一个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游记的另外一个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游记的另外一个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游记的另外一个世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游记的另外一个世界西游记 , (以下简称西游)从小看到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应该确切的说是老少 皆宜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喜爱他的浪漫主义色彩,喜欢其中的神妙神通之处。可是,大 多人看西游记都是迷恋其中的鬼怪神魔,也一度被称之为“神话大戏” 。确实,给到我 们的感官既是如此,勉强不来。可是,我们读书,看电视应该去思考其中的道理,这个才 是我们的初衷,从中得到一个更多的有趣的事情来。西游,大概大家都知道作者和出处,作者是明代吴承恩所著,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 为蓝本展开的一部时代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浪漫主义,其实也只是我们一个直面的感觉, 真正的浪漫主义他是写实的,其实是批判主义。这点我们先弄清楚

2、了之后,才会明白后面 西游的故事到底在写什么。四个人物核心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其实我们也要 把白龙马归类进来,因为最后的封神阶段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 ,这里都是值得认可的, 只是默默俯首为马,一往无前。后续,我们会把这些情况都讲清楚。西游中,我最想写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可是,我们的认知大都只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孙 悟空这个形象,难道我们就只能把他当做一个神话中核心人物来看吗?吴承恩为什么要这 样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其他人物的塑造又是代表着什么,这次我们就用我们中华文化的根 源所在易经 、儒释道的观点来把这些讲得清楚。我想这个才是最为接近吴承恩的本意的, 作者处在当时的环境下,内心的挣扎

3、,由什么来表现当时的社会,最能够托物言志的就是 神化,就是利用封建社会的迷信来告知世人社会的现实和黑暗,这个才是作者的本意,不 过,这里也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这些东西也需要经过历史的考据,包括有人怀疑西游 是不是吴承恩所写都有争议,我们不是考据家不去做这样的考据学,我们只是从一个事实 背景下,用中华文化,儒释道来讲得比较接近作者的本意,这样才是符合道的。中华文化的根本在易经 ,最后慢慢形成了三家的学识,我们几乎都在用着这些智慧, 我们外表充斥着儒家的外衣,本本分分;骨子里是流淌着道家的血液,真真实实;我们内 心安宁处却都在佛家的庵堂里,清清静静。这个是中华文化的皈依之处。孙悟空,诨名行者,是

4、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 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大闹天空、偷吃金丹蟠桃、 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这个名字是菩提祖师所取,这个名字的含义,其实是禅宗的一个思想;儒家讲实; 道家讲真;佛家讲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应以脚踏实地为准,做事更加是以结合实际为 主;到了一定经验历练阶段我们应该以真意诚心的态度来面对一切事实,平心如水;整个 人生

5、尾端其实就是告诉你,什么都是空空如也,不执不念。悟是人类历经的最为重要的一 个过程。而人受启的过程一般为三个。第一为“蒙” ;第二为“悟” ;第三为“明” 。我们也 可以看成是人的三种学习状态,也是一个人的整个成长过程。婴儿时代是蒙的,中年时代 是悟的,老年时代是明的。蒙,是大部分的状态,悟是少数人的状态,只有明是你一个人 的状态。我们应该做一个明白人,感悟生命,启蒙于青。而菩提祖师取名“悟空”禅意也 是让他进入到一个最终的“无”的状态,这个“无”也是道家老子的思想。我们皆为从无 到有,最终又从有到无,无才是原点。孙悟空,乃天地灵石获日月精华所化,其实看看我们人又何尝不是日月的精华所化,从 天

6、地中间来又归入天地之间。悟空的形态最终其实是道家的所讲的一个人的本真。从孙悟空的诞生,我们发现中国人都喜欢讲因果,尤其是第一因,悟空的诞生也是有根有据,因 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积聚而生。有了这个根,我们就知道悟空的这一生注定不平凡。我们 看现在在很多农村还一直保留着这样的风俗,都喜欢讲一个孩子是怎么来的,跟什么东西 有缘,我们这里不是攀龙附凤而是讲第一因。我们再看悟空的经历,七十二般变化,这里 的七十二只是一个数字,形容非常多。我们中国人何止这么多变化?中国人永远都是变来 变去的,变化和不变是互相依存的,今天不变,明天立马变化掉。时间是变的,那其实只 是我们的一个概念,时间其实不变的,空间大家看

7、到好像是在不怎么变化的,可是他时时 刻刻在变,你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这个就是常变。变化看起来是多数的,不变是 少数的,但不变是常态的,变化是无常的。为何要七十二变,中国人对于数字,讲来讲去 差不多就是那么几个,三、六、七、九;八九才七十二,八属阴,九属阳;就是说一个阴 的事物到了物之穷极了,不能在变了。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变来变去,都不要超过七 十二,这些数字是老祖宗的智慧,只是我们不清楚而已。而在西游里面就是利用孙悟空的 变化来讲到。然后我们在看,九九八十一难,人之难,九是阳为老阳,九九又重阳,这个 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已经到山穷水尽了,所以这里指代为苦难。我们常说苦难长,不是说 苦难

8、的时间、距离;而是这些苦难长是在那些煎熬里,过程是漫长的,九死一生,你看这 里又讲九。九也通久,大家慢慢带着这样的思维之后,你就会明白我们的文化都是通的, 不是死的。八十一难,也象征了对于苦难的过程。孙悟空,因为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淬炼,反倒练成了一双火眼金睛。这里告诉我们,人是 要经过重重的考验和历练才能够有一双辨别真假的眼睛。这个只是一层表面的意思,另外 一层意思,我们应该从这里看。人处于一个天真状态时,是最容易看穿事物的本真的,还 有一点,孙悟空不喜欢学知识,这个在拜师学艺当中,菩提祖师教这个,悟空没兴趣,教 那个也没兴趣,悟空对于事物的追求是执着的,好像大家觉得少不更事,其实这样的人才 是

9、明白大道的人。我们这里要认清一个道理,越是最为朴素的越是最为接近天道,越是学 习越是远离天道。这句话很重要,我们看最智慧,最为聪明的人在哪里,不是科学家,不 是教育家,而是我们的农民。这些有很多事实案例证明的,一个问题十几个科学家研讨几 天几夜没出来,跑过去问农民三两句话讲完了。如果你看过倪萍姥姥的故事这本书, 你就明白,什么都是简简单单,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最为伟大的智慧。你看母亲养育你,什 么都不说,她是最为伟大的,这个都是道家的思想。我们如何做到能够接近天道呢?不是 说不我们不要去学习了,不是。而是我们应该无欲无求,内心清明,这样你能够看得清事 物的本真。这里我们都应该好好体会。悟空大闹天空

10、,如果说悟空是一个道家人物的话,那就是说,天庭的一些恶俗规矩是道 家讲究自然的人的一层束缚的,我们看我们确实是在儒家的影响下根深蒂固,这个就是迷 信了,道家也是非常反对这样的形式的,最为著名的就是庄子说儒的故事。这里不延伸, 在空间内可以找到相关文章。我们想作者也是非常厌恶现实的封建制度的,无奈之下,只 能“大闹天宫”一回。而在西游里,这里也是写的非常精彩。如果从里可以看出,其实作 者也是渴望一种清静自在,随性的自然,不拘泥于世俗。 从大闹天宫,到被压五指山,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层意思,第一层讲,在任何情况下, 无论你本领再大,也是难脱自作自受的下场的,也难逃内心的安宁的,所以这个五指应该 是指

11、代的是自己的内心那个清静之处,所以要自己来反思自己。我们很多人都是如此,自 己犯下的错误,全部把这些东西推给别人。记住,功劳是让出来的,责任是抢来的。第二 层意思,五指山,是我们现代人身上的压力,处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人都有 自己的烦扰,都说压力很大,都讲是谁谁给的压力。人是很难去说是自己所造成的一切, 任何的压力都是自己带来的,五指山也就是说这一切压力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如来是空 的,手才是自己的。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要在自己一手造成的问题禁锢下,反思自己,以求心安理得。人人渴望得到自由,得到哪些美好的事情,可是一切都要从自身出发 来思考,这样才是合理合道的。 其中,我们应该来

12、讲讲孙悟空和菩提祖师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本其实出自禅宗五祖 传衣钵六祖的故事。菩提祖师一个道家、禅宗非常了得的人物。悟空有好几个师父,这个 又是什么道理?其实,无非是告诉我们,人不可终师,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老师、高 人出现来帮助你,而这一切都是自身修来的。一路上,悟空的经历到真假孙悟空的出现, 我想孙悟空也终于进入到禅宗的一个“悟空”状态,这个就是人的不断经历,所能够达到 的状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你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是非常高层的一种境界了。能够 忘我,能够看到自己,那离道已经不远了。 悟空头上的金箍,就是人类自身头上的妄念一般,一旦开启,就会有人来让你难受, 不管这个人或者事物,只要触犯了,头上的金箍就会警告你。我们人自身也需要一个这样 的金箍,来权衡自己,让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控制,及时作出调整。 易经中有一个复卦, “不远复”就是让我们及时调整返回正道上面来。金箍就是牵引我们返回的制衡,而这个 制衡在哪里?其实就像最后观音所讲,你心中没有了妄念,金箍自然也不存在了。悟空最后的成佛,也是使然。一切一切的最后都要归入道,遁入空门,溯源成佛性。这 个就是中华文化的繁枝。我们都是经过了这个过程,佛是人,人就是佛。在此,因为每个人的角度和观感不同,我也不说我说的就是正确的,但是道是整全的, 是合理的,所以也愿更多的学识人多多指正,不吝赐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