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技能信息之方法的策略研究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543876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技能信息之方法的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技能信息之方法的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技能信息之方法的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技能信息之方法的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技能信息之方法的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技能信息之方法的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技能信息之方法的策略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村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技能信息之方法的策略研究新民小学 施 健小学劳技课中,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于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起着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特点在于: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的“三维联动” ,体验劳动的乐趣,感悟科学技术的神秘,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 。劳技课中培育发现技能信息的途径有:在知识要点的解读过程中理解技能要素;在作品设计过程中提高识图和项目设计能力;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在作品交流过程中提高评判能力。技能培养的组织形式有:模仿、改造、设计创作。劳动课中培育发现技能信息的方法应注意

2、如下事项:围绕学科特点;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个体间的差异;教师的必要指导。一、新课程背景下培育学生发现技能信息方法的意义(一)技能与技能的要素技能:即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技能要素包括技能思维、技能操作和技能意识。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促进,是构成劳动技能素质的一个整体。技能思维:即将技术要求和技术原理表象化、具体化、模型化,绘制成图样。图样是技能思维的集中体现。技能操作是指按照一定的技术工序和工艺要求而进行的一系列使用基本工具的活动。技能意识是指用技术的概念、要求、方法、计划来指导自己的技术实践行为,使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二)培育学生发现技能信息是劳技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小学阶

3、段,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有其明确的目标要求,即:技能思维:有方法,适度用间图表达。也就是对作品有预期的设想,并能绘制成简单的图样。技能操作:由简单到略微复杂,材料由单一到多样、综合。技能意识:科学与技术、质量与效益、合作与竞争、安全与环保等意识处处渗透。2(三)发现并掌握技能要领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赋予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内涵,要求各类人才不但具备创新意识,还必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每个人的这些意识和能力必须从小培养,使之成为每个人自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小学劳技课中加强技能培养,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亲身实践活动,培养

4、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意识和能力,养成追求新意、力求更高的行为习惯。与此同时通过设计作品方案、操作程序、选择材料以及对作品进行评判和反思等一系列有目的有系统的训练,提高其动手操作的技巧和能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新的意识、新的思维给以人的收获或是以外的惊喜。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体验成功的快感。长此以往,创新与提高不仅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追求,而且更成为每个学生能够达成的目标。二、小学劳技课教学中培育发现技能要素的途径(一)在知识要点解读过程中提高技能意识每一篇劳动技能课的文本,一般都会教授一些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去理解或掌握,或是工具的运用,或是材料的选择,又或是结构和空间的把握要领,如此等等。这些知识要领的掌

5、握对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在操作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而对这些知识点的解读,必须做到简明、深刻、易懂。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可采取提问、分析、归纳、板书等教学手段。以四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课为例,其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对剪刀、美工刀等工具的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往往会被学生所忽略,但实际上学生又往往并不能真正掌握其操作要领,而这种不准确、不恰当的操作又极容易影响到所制作项目的质量,甚至会造成实际制作过程中的伤害事故的发生。为了消除这种安全隐患,课堂教学中必须特别强调安全使用这类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通过直接演示、操作和比较等手段,要求每一位学生务必能安全熟练地使

6、用这类工具。在劳技课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这样的教育与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小明确这样一个理念:动手操作必须规范,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确保安全。(二)在作品设计过程中提高识图和项目设计能力每一堂劳动技能课,一般都会有一个小制作项目,而这便是学生的劳动技能得以培养和提高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可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每个组根据本堂课要完成的具体项目,对照相关的样图、样本或制作说明书进行讨论,找出该件作品的主要特点以及制作要领。还是以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课为例,3可选择以下课题让每组进行讨论:(1)在制作小树时,哪些线条应该刻?哪些线条又该折?为什么?(2)在完成折卡纸这个项目时,两

7、种制作方法各有什么优点?(3)在折第二个卡纸时,哪条线段应该用刀刻?为什么?上述几个问题的解答,对学生按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作品制作有着直接的帮助,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对图样的认知水平。(三)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制作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劳动技能直接训练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直接体现和发挥的过程。这一训练过程既可采取单独完成的形式,也可采用合作完成的形式,或先分工后合作的形式,可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选择。例如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课的教学中,对“建筑模型”的制作可采用单独完成的形式,而在其后的第五课车辆模型的教学中,则既可采用单独完成制作的形式,也可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先各自完成车辆模型

8、有关零部件的制作,再合作组装车辆模型的整体的制作全过程。又例如在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课杯垫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事先提供的材料,先确定各组准备制作的杯垫的式样,然后由小组成员各自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制作特定的杯垫,最后每个组选三件作品在全班进行评比,比哪个作品的设计最新颖、最可爱;哪个作品最实用;哪种设计最能节约材料;哪种设计制作时最方便又较安全。这样的教学,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技能意识(即质量与效益,合作与竞争和安全与环保)能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四)在作品交流过程中提高评判能力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交流、评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帮助学生找到成就感,培养自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通过

9、自己作品与他人作品的比较,认清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和优化自己的劳动技能,强化技术、质量和效率的意识。这种交流与评比,既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适当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既可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单独比赛,也可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团体竞技。如四年级第一学期第 12 课实用小药盒中“试试做做”这一教学内容,就很适用采取在课内组织比赛的方法。课前先要求每位学生整备一个小纸盒,然后上课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制作一个自己设计的小药盒,最后由每组选派两名代表对每人的作品进行打分,评出等第奖和鼓励奖。这种娱乐式的比赛气氛轻松,学生容易接纳,同时这其实也是对这一个学期每个学生的劳动技能

10、培训效果的一种很好的测验。三、劳技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发现技能信息的组织形式小学劳技课的技能培养,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经验、智力、体力等诸多4因素,遵循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可根据学生个体间差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关要求,指定相应计划。在具体操作上,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模仿即按教材提供的图样或实物样品,根据给定的材料、工具以及有关制作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品。模仿是技能培养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一般要求学生达到熟悉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操作工艺、对制作的作品力求精致或精良的目标。以五年级第一学期为例,第 1、2 课的教学均可以模仿的形式来进行。这期间教师通过在课堂上演

11、示有关工具的原理、特点以及操作要领,让学生对常用工具的安全使用知识(如怎样安全使用锯子和夹子,如何正确使用榔头来钉钉子等)进行必要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必要的分析、解读,使学生能读懂、看清给定的安装示意图,进而会根据拼装过程画出组装示意图。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所模仿的作品进行制作,此时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图样施工,力求精细、精致,力弃粗制滥造。从而为实现技能训练第二步打下基础。(二)改造即在教材给定的图样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期望或设想,对原有图样进行改造或改进其操作工艺,以符合自己的理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新的图样,最后按新的图样或新的操作工艺施工,完成作品的制作。以四年级第一学期第 10

12、课为例,课文的基本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制作笔筒的材料、笔筒的功能,能用简单的设计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制作。课文给定的图样是利用牙膏盒、牛奶盒、药品盒等材料,通过剪加工,将其改造成一个个笔筒。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并肯定这种制作的优点:首先是材料的循环利用(可节约资源) ,同时工艺方便简单,易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际使用这种笔筒来反思其设计的不足之处,并拟定修改草案或设计新方案。这其间教师可适当加以提示或引导:这种笔筒中如放入较长或梢重的笔,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笔筒的造型能否在现有基础上更趋多样、美化?如此等等。必要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集体商讨新方案指定新图样。经过想象、观察、

13、思考、实验等过程,大部分学生有了新的思路及想法:1、在笔筒底部适当加一些重物,以增加其稳定性 2、在造型设计上,除现有的圆形、方形外,还可将原有纸盒进行展开,对其底面、顶面作相应剪切,对其侧面作重新划痕,制作成多边形或椭圆形等形状的笔筒。甚至还可制作成大小两个椭圆相内切的圆中圆形状,等等等等。学生的相法和思路可谓层出不穷。接着安排学生对事先准备好的纸盒,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图样进行5现场制作,最后再相互交流。学生普遍感觉到根据自己的意想改造而成的作品,看上去更别致,也更令人喜欢,心中充满着成就感,感觉很爽。而恰恰就在不经意间,学生劳动技能的训练得以达成。当然,这一过程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班级学生

14、的实际情况,充分注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因人而异地提出相应要求,不必搞一刀切。(三)设计制作即在确定制作目标对象的基础上,完全按自己的设想,选择相应的材料及工具,画出相关图样及工艺流程,最终按样施工。这种训练是建立在模仿和改造的基础之上的,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技能训练,所以在通常情形下是以小组的形式集体来完成或实现。在操作层面上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商讨、选择设计制作的对象目标。选择的对象从比较简易的、学生较为熟悉的作品起步,逐步过度到较为复杂或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制作,并且注意把握好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不同要求。例如五年级学生可从选择比较简单的卡纸作品起步,到最后选择一些带

15、有某种实用性质的作品。2、提出设计理念。即每位学生对自己小组选定的目标,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案,画出初步的设计图样。要求学生注意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环节旨在强化学生的技术意识。3、筛选设计方案。在学生各自指定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仍以小组为单位,对每套方案进行评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最后集组内每位成员的智慧,对筛选出的设计方案作必要的修改和论证。也可将有关方案进行合并、剪切,取组内有关方案之长处,在此基础上重新指定新的方案或添加新的创意。力求实现设计方案的最优化,并充分体现其合理性和个性化。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4、绘制图样,确定操作工艺及流程。在这一环节中

16、,要求学生充分注意材料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在具体操作上可单独执行,也可结对成盟,合作完成。5、组织施工,完成制作。这一过程往往是学生兴趣最旺、情绪最活跃的过程,稍不留神就很容易会造成某种伤害事故的发生,所以,教师务必要精心组织,随时随地提醒学生必须按图作业,注意操作安全,同时必要时还可改变施工方式,以培育互助合作精神。6、对作品进行评估、反思。制作完成之后,组织全体参与人员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认真评估,同时还可比照他人的作品,反思整套方案的优点及其不足之处。这一环节一方面是为了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深化学生的质量意识。下面以五年级(1)班的一次实际操作过程为例,略作介绍:6在五(1)班的这次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其中第一小组的学生经过商讨,决定选择简易挂衣架为制作对象。目标确立之后,组内成员首先各自设计相关方案,然后进行交流。交流中发现虽然学生们都比较投入,思路也比较开阔,且有的方案也不乏可取之处。但总体而言这些方案均不够尽人意,必须加以完善。如有的学生把挂衣架设计得很实用但太简单,不具任何艺术性;有的方案虽然很艺术化但并不实用,而且根据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