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536506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期末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鳌江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 期末复习资料 编写:杨德省 2012-12- 2824 第 1 页 (共 6 页)苏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必修一二文言文期末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座号 劝学劝学荀子荀子一、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通 ) 君子生非异也 ( 通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 二、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 2.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 三、词类活用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 )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 6.用心一也 ( ) 四、一词多义【于】 (1)寒于水 ( ) (2)取之于蓝 ( ) 【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3)终日而思矣 ( ) (4)而见者远 ( ) (5)锲而舍之 (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7)锲而不舍 ( ) (8)蟹六跪而二螯 ( ) 5、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 4.金石可镂 ( ) 师说师说韩愈韩愈一、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3、解惑也( ) 或师焉,或不焉 (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二、一词多义【之】 择师而教之: ( )郯子之徒 ( 鳌江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 期末复习资料 编写:杨德省 2012-12- 2824 第 2 页 (共 6 页) 古之学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 句读之不知: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师道之不复 ( ) 【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其可怪也欤: (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其皆出于此乎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道】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吾师道也

4、 ( )道相似也 ( ) 三、词类活用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从而师之 (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 5.则耻师焉 ( )6.小学而大遗 ( ) 4、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 3.吾从而师之 (古义: )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 5.今之众人 (古义: ) 6.小学而大遗 (古义: 鳌江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 期末复习资料 编写:杨德省 2012-12- 2824 第 3 页 (共 6 页) 五、特殊句式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 )2.师不必贤于

5、弟子 (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4.不拘于时 ( ) 赤壁赋赤壁赋苏轼苏轼一、一词多义【之】 1.凌万顷之茫然( ) 2.扣舷而歌之 ( ) 3.倚歌而和之 ( ) 4.哀吾生之须臾( )二、通假字1.举酒属客( 通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 ) 3.山川相缪( 通 ) 4举匏尊以相属 ( 通 ) 三、古今异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 四、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 ( ) 2.泣孤舟之嫠(l)妇 ( ) 3.乌鹊南飞西望夏口( ) 4.下江陵 ( ) 5.顺流而东也 ( )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7.侣鱼虾而友麋鹿 (

6、) 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柳宗元一、通假字1.自余为僇人 ( 通 ) 2.梦亦同趣 ( 通 ) 二、词类活用1.日与其徒上高山 ( ) 2.穷回溪 ( ) 3.卧而梦 ( ) 4.始指异之 ( ) 5.箕踞而遨 ( ) 6.萦青缭白 ( ) 三、古今异义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 ) 2.颓然就醉 (古义: ) 3.游于是乎始 (古义: ) 鳌江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 期末复习资料 编写:杨德省 2012-12- 2824 第 4 页 (共 6 页)4.攒蹙累积 (古义: ) 四、一词多义【而】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 )2.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 3.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7、( )4.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之】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2.始指异之 ( ) 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 )4.不知日之入 ( )5.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 )6.故为之文以志 ( )五、文言句式1.是岁元和四年也 ( )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3.皆我有也 ( ) 六国论六国论苏洵苏洵一、 一词多义【以】1.秦以攻取之外 ( )2.以有尺寸之地 ( ) 3.举以予人 ( )4.以地事秦 ( ) 5.苟以天下之大 ( )6.洎牧以谗诛 ( ) 【而】1.与战胜而得者 (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二败而三胜 ( ) 二、古今异义1.其实百倍: (古义: ) 2.思厥先祖父: (古义: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鳌江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 期末复习资料 编写:杨德省 2012-12- 2824 第 5 页 (共 6 页)5.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义: )三、特殊句式1.赵尝五战于秦 ( ) 2.洎牧以谗诛 ( )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4.斯用兵之效也 ( ) 5.苟以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