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29431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关键词: 文化产业人才 发展 特点 问题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有四多一少的特征:娱乐业从业人员多、经营性从业人员多、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多、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多,而高级人才偏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和文化体制两方面简要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基本对策。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

2、服务的系列产业,其内涵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传媒、报刊出版、广告传播等核心产业,外延上包括卡通、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等与精神消费相关的具体行业。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人才,它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其核心也是人才竞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关键是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也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 2003 年

3、 12 月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2004 年 4 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2005 年 4 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所面临的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严重。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状况,除了 2004 年国家统计局曾有过一次全面的统计之

4、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全面、权威的年度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此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少。目前文化部编印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文化主管部门报送的上一年文化产业统计年报和文化部对外联络司的有关报表整理而成的。它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年度状况。本研究专门搜集了其中有关文化产业人才状况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虽然本研究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但在目前缺乏完整的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年度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此研究也不失为有着借管窥豹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下面主要以近六年来中国文化

5、文物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源为依据,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与分布、文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全面展开论述。一、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特点文化部对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统计。如按照部门区分的话分为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两大类别;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按照所有制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等三大类别;还有按照职称进行区分以及按照单位的事业性质与经营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面我们以之为依据来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情况。(一)从从业人员行业类别上看,娱乐业从

6、业人员居多就我国近 6 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来看,数量很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表 1 是我国近 6 年以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情况。2001 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数为 145 万多人,到 2006 年,增加到 191 万多人,从总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表 1:近 6 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表(单位:人)01 年02 年03 年04 年05 年06 年艺术业190032184717181134180353186112183044图书馆业513684857948447496464906950423群众文化 128420120156119

7、072123458121441122500艺术教育155781521914285139071381313464娱乐713931668152755482854824 1826882 1393898文艺科研315032053181315530973138文物680387092366125666767710182988其他2856822929944835353667744201263107总计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资料来源: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整理,下同)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行业类别的从业人数来看,近 6 年来从业人员数

8、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是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人员数量变化最大的行业是娱乐业。娱乐业的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 年达到了近几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顶峰,2006 年以后趋于下滑(见图 1)。再从娱乐业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的文化产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2001 年、2002 年、2003 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分别是49%、48%、45%,几乎接近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2004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一半,达到 51%。随后的 2005 年和2006 年,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高达 79%和 73%,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多半(见表 2)。图 1

9、:近 6 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各类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状况(单位:人)年度01 年02 年03 年04 年05 年06 年娱乐业人数 713931668152755482854824 1826882 1393898总从业人数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所占百分比49%48%45%51%79%73%表 2:近 6 年来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所占百分比(单位:人)(二)从从业人员的职称来看,中高级职称者极少,无职称者居多2004 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存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的情况。就文化部文化

10、系统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文化系统也同样存在。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人数来看,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近 6 年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2005 年的总人数突破了 3 万,2006 年再持续增长,全国文化产业高级职称的人数达 33000 多人。具备中级职称的人数每年在总量上远远超出了高级职称的人数总量,几乎是后者的 3 倍多(如图 2),而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到 2006 年具备中级职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 90000 多人(如表 3)。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高级职称?2686328254288283141533001中级职

11、称?8349984273845268940790252文化产业人员总数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表 3:近 6 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图 2:近 6 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再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小,中级职称的比重比高级职称稍多一点。中高级职称人员在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无职称。就近六年总的变化情况而言,高级职称人数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中级职称人数的比例虽略高,但总的

12、而言基本维持在 5%左右(如表 4)。而且近两年在此基础上有所下滑,这可能与最近两年新的从业人员增多有关。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尚不具备任何的职称。从 2002 年到 2006 年,每年度没有任何职称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因此,如果从从业人员的职称状况来考察的话,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的职称。有研究显示,2002 年广东省文化厅系统专业人员有 1299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 253 人,只占 19.5%,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只有 36 人,占 2.8%;在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中,有 50%的人年龄在55 岁以上。(邹建军,2002:21)由此可见文化系统

13、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分布状况的不均衡。职称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高级比例?1.9%1.7%1.7%1.4%1.7%中级比例?5.9%5%5.1%3.9%4.7%表 4:近 6 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分布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三)从从业人员的单位性质来看,文化部门中的国有、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逐年萎缩,而其他所有制则逐年增长,且比重越来越大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国有经济75%71%59%63%34%56%集体经济13%9%6%7%3%3%其它经济12%20%3

14、5%30%63%41%表 5: 近 6 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集体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从表 5 按照文化部门中的经济所有制类型情况来看,国有经济的文化从业人员一直占有相当的比重,其次才是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三者之中,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最小。不过从这三类经济类型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国有经济的从业人数基本趋于稳定,集体经济的从业人数逐步趋于萎缩,而其他经济的从业人数却逐步增长和壮大,甚至在 2005年达到了高峰,然后又趋于回落,但依旧呈增长之势。图 3 是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发展走势图。很明显,其他经济的人员数量变化要比国有经济大得多。图 3

15、:近 6 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四)从从业人员的部门分布来看,非文化部门(其它部门)中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按照文化部门与非文化部门来区分的话,近六年来文化部门的从业人数虽然一直有所增长,但增幅不是特别大。除了 2004 年以外,近几年来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逐年增长,增幅几乎呈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在 2001 年到2004 年逐步萎缩,而 2004 年后又开始逐步增长,到 2006 年其从业人员在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化部门(如表 6 和图 4)。由此可见文化系统中,非文化部门的从业人员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

16、支相当重要的主导力量。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其它部门72%54%55%24%42%54%文化部门28%46%45%76%58%46%表 6:近 6 年来文化部门和其它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总数(单位:人)图 4:近 6 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五)从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性质来看,经营性从业人员已经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情况 2005 年以前缺乏相关数据。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5 年、2006 年的统计表明,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达到 197,389 个,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达到 1743085 人,占当年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 75.14%。2006 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达到 208653 个,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达到1269521 人,占当年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 66.40%。可见在整个文化产业的从业大军中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