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初稿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521037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导学案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故都的秋导学案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故都的秋导学案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故都的秋导学案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故都的秋导学案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导学案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导学案初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都的秋导学案主编:陈德福 审核: 包科领导: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班级: 姓名: 小组: 使用时间: 编号:02【学习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 些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学时 【预习案】一、 教材助读1、走近读者郁达夫(1896-1945)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

2、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 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 年 7 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 大学任教。1930 年 3 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 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 年 9 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 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出奔 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 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 情景交融,

3、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 从 1921 年到 1933 年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 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 年月离 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 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 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 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 年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 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4、 。 二、预习自测1、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混沌沌( ) 潭柘寺( ) 槐树( ) 扫帚( ) 落蕊( ) 一椽破屋( ) 廿四桥( ) 蟋蟀( ) 嘶叫( ) 房檩( ) 平平仄仄( ) 普陀寺( ) 譬如( ) 颓废( ) 鲈鱼( ) 2、 熟读课文,填出横线上的词语,并且解释意思。 (1)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 地过去,只能感 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意思: (2)古人所说的梧桐 - 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意思: (3)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 起来,

5、这念错的歧韵,倒来的正好。 意思: 3、 熟读课文,并填空。 (1)更待菊黄家酿熟,- 。 (白居易) (2) -,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3)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 , - , - 。 4、写出预习中存在的疑惑: - -【探究案】一、学始于疑1、本文的结构层次是如何安排的? 2、文章题目有何深意?二、质疑与探究1、文题有何深意? 提示:“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 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

6、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 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 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 夹杂着一些苦涩。 2、理清思路,划分层次:3、速读 311 段,说说作者共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图画内容。 (四字短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第二课时【预习案】1、给个自然段加注序号。 2、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3、在作者的笔下, “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文章中勾划出文眼,并解 释重点词语的意思。【探究案】一、学始于疑1、开头与结尾运用

7、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文章写景部分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呢? 二、质疑与探究1、读第 1、2 自然段,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运用什么样的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朗读课文 3-11 段思考: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体现“清”“静” “悲凉”的特点的呢?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呢? 提示:从景物描写角度、特点、所抒发的情感及景物描写的手法等角度谈, 重点探讨 2-3 个写景片段。 第一片段:举例: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

8、、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第二片段:第三片段:第四片段:第五片段:3、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4、如何看待结尾部分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提示: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5、划出文章的排比句子,体会它的作用。6、 、故都的秋天不仅是这么肃杀的景物,还有“万山红遍”的热情豪迈啊!为 什么作者对那些景物视而不见呢? 实际上这“清、静、悲凉”是郁达夫先生的 内心情感,他不过是借这肃杀之景表现内心罢了!那么作者的内心为什么这么 清,这么静,这么悲

9、凉呢? 提示: a、此文写于 1934 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 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 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课文第十二段)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b、郁达夫,三岁丧父。17 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 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c、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 ,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7、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请表达你的观点,并以文中的句子印证。【我的收获】 - - -第三课时【训练案】一给下列词语

10、中加点的字注音混沌( )潭柘寺( ) 驯鸽( )落蕊( )平仄 ( ) 椭圆( )颓废( )普陀山( ) 一椽破屋(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 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 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 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

11、也并不是美酒,那一 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受?答: 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答: 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答: “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答: 三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题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 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 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 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 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

12、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 ,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 养在家里的家虫。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第一段画线句子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答: 3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 家虫”的意图是什么?答: 四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题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 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 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 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