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从迷茫走向澄清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52044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从迷茫走向澄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案:从迷茫走向澄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案:从迷茫走向澄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案:从迷茫走向澄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案:从迷茫走向澄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从迷茫走向澄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从迷茫走向澄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教案的几个问题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的发言韩惊鸣什么是教案?通常意义上的教案,是指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其内容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教后记等。我们有时发现,教案写得好,不一定讲得好,不一定效果好;一个普通的教师,使用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教案,却讲不出优秀教师的效果,说明纸上的东西并不一定起决定作用。我们平时说的教案,是写在纸上的教案,是显性的教案,看得见的教案;还有隐性的、看不见的教案。其实,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是隐性的教

2、案,而不是显性的。这就引出第一个问题:一、隐性教案隐性教案包括的内容很多,这些都难以写在显性教案中。具体有:1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生态和谐理念,系统性理念,等等,这些理念影响着教育目的的认识,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些隐性的教案都看不到,但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教学效果。2专业水平举一个例子。一首简单的诗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这里的“行人”不是一般行路人,而是背井离乡的羁旅之人。我问过我的学生,很多同学都说不上。还有,杜甫兵车行:

3、“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这里的行人是出征从军的人。再举一例。南唐后主李煜有一首著名的词叫虞美人 。全词是这样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这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是什么意思?鉴赏者多认为此句把“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来写,写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雕栏玉砌应犹在”“物是” , “只是朱颜改”“人非” 。俱将“朱2颜”解作“人” ,殊不知这一错已是千年。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栏:栏杆;砌:台阶;颜:门楣。可见“栏” 、

4、“砌” 、 “颜”是建成一座宫殿的三个不同部分。站在宫殿正前方,顾盼得“栏” ,俯视得“砌” ,仰观得“颜” ,此三者同列于一句之中,是很自然的事。再观句中所运用的“应只是”的行文结构,也决定了“雕栏” 、 “玉砌”与“朱颜”的紧密关系。故将“朱颜”解作“人” ,而游离于“雕栏” 、 “玉砌”所指的宫殿本身之外是不合适的。 “朱颜”可解作“红色的门楣” ,但就本词而言还可以引申一下,引申为挂于“朱颜”位置的横匾。 “只是朱颜改”的“改” ,更也, “朱颜改”指换了横匾,就像水泊梁山的“聚义厅”被改成了“忠义堂” 。殿依旧,匾还悬,题已更, “雕栏、玉砌”的“在”与“朱颜”的“改” ,这“宫在名

5、改”不正是亡国后的正常现象吗?故,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据前之“雕栏” 、 “玉砌”可直解“朱颜”为“楣” ,据后之“改”可引申“朱颜”为“匾” 。至此,李煜虞美人之“朱颜”二字破解毕。从这个例子看出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很多教案上写的都是课本上的或者教学参考书上的,由于内容探讨的深度和广度,显性的教案里都看不到。3教学机智课无定课,教无定法。学生课堂提出奇怪的问题,提出教师备课时没有预见到的问题时,怎么办?绝对不能避而不答,也不能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没用,那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总是说, “我们下课再说吧” 。要把这些“教学意外”当成重要的教学资源。这就涉及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

6、好这个关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4口语水平和教态教师课堂语言的表现力和教态,都会影响教学过程和效果。不必要的口头禅、习惯性的不雅动作,都可能影响教学。这些都写不在教案中,但却实实在在是“教案”的组成部分。5个人修养有的教师因为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去做,或者学生做了老师不让做的事,辱骂或者嘲讽学生,有的老师因此甚至一节课都不讲了。这些都写不在教案上。既然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不在显性的教案上,而在隐形教案上,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备课视野。二、备课视野备课视野应该首先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前沿的知识和理论、修养、教学技能等。3拿文学赏析课来说。与一个文本相关的

7、文学、语言、艺术、伦理、政治、哲学、宗教等都是文学教师的备课范围。备课视野类似于“拔起萝卜带起泥”的“泥” 。有一个理论叫“冰山原理” 。课堂所讲的内容其实是水面上浮起的八分之一,那八分之七就在水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 10 倍、多 20 倍,以便能够应付欲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如果我知道的东西比我教给学生的东西多 20 倍,那么我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语言就不知不觉地是针对学生而产生的”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又说:“为什么教师要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跟学生所学的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呢?这是因为

8、: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有的教师教什么,读什么,而且只读什么。下面是我上文学赏析从我们的学生身上了解到的情况:各种课本都选编长篇小说节选,有的中学教师只读过节选的部分,也只要求学生只读节选的部分。我讲文学赏析课,了解到各地、各中学的一些情况。我给学生讲水浒传 ,问学生:“看过水浒传没有?”学生大多数说看过;我又问:“林冲是怎么死的?”许多学生说,是气死的。我说,谁告诉你们的。学生有的说,是看电视剧知道的,有的说是老师讲的。这就可以看出一个教

9、师的专业水平。读一位著名作家的短篇小说,就只读过这一篇,其他什么也没读过,可想而知,他对于这位作家的理解,能够深到什么程度。有广阔的备课视野,就容易成竹在胸,上好一节课就不是太难的事了。课在一轮一轮地教,教案在一遍一遍地写。这一轮教案写了,下一轮教案,还用写?或者重打印?每一位教师教一门课,不知要重复多少遍,所以,对于教案的熟悉往往不是问题。教案的重写或者重新打印,对于教师自己的提高,意义不是很大。那么,教师重新备课,需要做的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修改教案,对原来的教案再加工。三、修改教案修改教案的价值:1修改教案可以科学有效地借鉴他山之石。修改教案不仅包括修改自己的教案,而且也包括修改别人的教案

10、。当自己觉得别人教案中的思路和自己的想法暗合时,可以借鉴、拿来。随着名师教案的大量涌现,许多教师手边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现成教案,有的教师为了快速地完成教案,一味照搬照用,这是不可取的。别人的鞋子未必完全适合自己的脚,肯定有一些地方与自己的实际情4况有差距。2可以提高备课效率,节约时间。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把应该准备的内容分为相对固定的和不固定的两种。相对固定的内容包括课程内容中稳定存在的部分,如作家情况、各类文体的特征、课文的主要写法等等,这些内容属于教案中相对“不变”的部分,教师只要浏览熟悉一下即可;而对于那些已经发生改变的部分,如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学术界对文本的重新认识以及新近

11、搜集的一些教学资料,都是“变”的部分。保留“不变的”而修改“变的” ,是一个提高效率的办法。3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水平。修改上一轮教案,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认真的教师会写教后记,教后记是修改的依据之一。上一次教学往往有成功,有失败;有经验,有教训。修改教案就是扬长补短。这种修改首先是建立在教学反思中。而教学反思的表现形式,就是教后记的写作。四、教后记举一个例子。一次,我讲一个作品,让学生提前看了。上课的时候,我首先问:喜欢不喜欢这个作品?我估计学生会说,喜欢。即使不喜欢,也会给老师面子,说喜欢。结果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喜欢。怎么办?不讲了?不喜欢就不讲了?不喜欢就不学了?喜欢学习,是一

12、种高境界。我们的学生,对于学习,在老师还没有讲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估计没有几个。所以,我们还得讲。上课,就是让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的过程。如果原来就喜欢,几乎就不用讲。其实这件事,提醒我,要注意学生的认识水平。我把它写到了教后记里,下一轮讲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我们的老师可能在上课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事。准备的时候这个内容根本就没有想到,但上课过程中由于与学生的对话给老师带来灵感,教师就想到这个问题,并且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是由于没有充分准备,往往讲得不理想。下课后有的教师就把它写在教后记里,下次备课就会充分地准备。每一位老师经过几轮下来,教案就有自己的特色了,你的教案就成为你的作品,成为

13、“个性化教案” 。当然,达到这个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五、个性化教案讲一个案例:2004 年 3 月 5 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播出了这样一个案子:2002 年 4 月的一天,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教师高丽娅要求学校返还她以前上交的全部教案,但是学校只还给她 4 本教案,而其他的 44 本教案被告知已处理掉了。高老师认为教案是她的劳动成果,有她自己的思想和对知识的理解,有她的个人创作在里面,学校没有理由扔掉,而学校认为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双方各执一词。2002 年 5 月,高丽娅向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提交了起诉书。在审判和节目制作的过程中,法官和记者针对教师教案是否有5自己的思想调查了重

14、庆市许多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的教案大都是从教学参考书上抄来的,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2003 年 10 月,法院做出判决:高丽娅败诉她的教案已经找不到了,许多教师的教案成了她的教案里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旁证。一般教师教案里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是高丽娅败诉的原因之一这一事件带给我们许多思考。这是一个小学的例子,但本质和大学是一样的。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有的教师把教案变成了专著、论文,说明肯定有自己的个性在里面。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个性化的教师,怎能培育出个性鲜明的学生。 ”个性化的教育需要个性化的教师,个性化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个性化的教案。人们经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那么也可以说:“只有个性的才是优秀的。 ”中国作品应该有中国元素,你的教案应该有“你的元素” 。谁谁谁的教案之所以是谁谁谁的教案,因为里面有他自己的元素。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套用一下,反其意,运用到教案上,可以说:平庸的教案总是相似的,优秀的教案各有各的个性。愿老师们都写出个性化的教案。以上围绕教案话题谈了五个问题:隐性教案、备课视野、修改教案、教后记和个性化教案。许多看法不一定正确,望批评指正;如果有可借鉴的地方,不胜荣幸;如果大家听了没有一点感觉,就当一阵风吹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