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520138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教学计划课题: 17、古诗两首 总第 42 课时 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二、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2、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四、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课件或插图,适合读诗配乐的音乐资料。2、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

2、课件或是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二、初读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 。引导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2、指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应读“平舌音” 、 “川”应读“翘舌音” ;“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 “炉”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 ”的方法记忆等,第 2 页 共 22 页- 2 -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4、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三、 写字

3、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2、指导。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3、交流评价。 (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四、 研读1、自学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4、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五、悟读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4、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生动,说具体。3、启发: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4、组织学生扮演诗人,借助教师准备的课件或挂图,进行角色换位,体会诗句的含义和情感。六、诵读1、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如:评读、赛读、加动作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全诗。第 3 页 共 22 页- 3 -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七、教学反思

5、:孩子们的拼音掌握不好,特别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区分混乱,所以本课重点使强调读音,本诗虽然生字不多,提醒学生要读准押韵的字。本诗押韵的字是“烟” “川” “天” ,它们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另外, “落”字读“lu”,不要读“lo” 、 “l”, “银河”的银读“yn” ,不要读成“yng” 。可先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自己练习轻声读,再抽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辨析、鉴赏、纠正。 课时教学计划课题: 17、古诗两首 总第 43 课时 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

6、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4、背诵并默写古诗。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 4 页 共 22 页- 4 -五、教学过程:一、回顾1、背诵望庐山瀑布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法。二、自读1、按上节课的方法,自读学习。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2、交流自学情况。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鹭、含、岭、泊、吴)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 ,个别字注意扩词练习,加深学

7、生对字意的理解,促进识记。3、指读诗句。抓住重点的字音,进行指导。如:“翠”读“平舌音” , “泊”读“bo“不要发成“be“的音等。三、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吴、含、窗、岭、鸣、绝、泊、柳” ,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在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清楚。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窗”注意不要丢掉“囱”字上面的小撇。 “含”和“岭”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里面的是“今” , “岭”里面的是“令”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四、感悟1、出示诗句(不出现插图) ,默读诗句,利用工具书自学诗

8、句内容。2、启发思考:如果让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觉得画面上应该画些什么,并说出理由。3、组内交流。有条件的可采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笔画简笔画,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如:“含” “东吴”五、诵读1、出示插图或学生的优秀画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图文对照,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及第 5 页 共 22 页- 5 -诗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浓的特点。3、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读背诗句。如:自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指画面读等,实现美读成诵的学习目标。六、拓展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有条件的可以召开一个小型“

9、诗歌朗诵会” ,展示学生课外的古诗积累情况。六、板书设计:绝句杜甫( 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七、教学反思:这首诗孩子们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句子的停顿也能掌握,这根平时的训练相关,值得表扬。但是句意的理解还是掌握不够好,很多孩子们甚至说不出句子的意思,语感不是很强。最后我采用图文对照,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及诗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浓的特点。这样孩子们才略知一二。看来除了多多背诵,多读还真得多下点功夫在理解上。 课时教学计划课题:18、雷雨 总第 44 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2 个

10、字。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第 6 页 共 22 页- 6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感悟课文,能写观察日记四、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插图及雷声录音。2、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1、引发想像: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 ,启发学生闭目想像。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2、教师板题。(二)、自学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

11、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摘果子等。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三)、细读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第 7 页 共

12、 22 页- 7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四)、写字1、出示“我会写”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 “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3、 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六、板书设计: 18、雷雨雷雨前:风 云 电 雷 树 蝉 雷雨时:倾

13、盆大雨 雷声大作 电闪雷鸣雷雨后: 雨过天晴七、教学反思:雷雨这篇课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本文的两幅图画描绘了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学习课文时,可以先看图,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景象的句子。本课“压” “挂” “垂” “坐”四个动词使用得特别好。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读,通过换词法,来感受词语使用得准确,同时,也学会正确使用动词。但教学本课时,还没到雷雨季节,学生切身感受不深,上课时,也没找到相关的资料库。 课时教学计划课题:18 雷雨 总第 45 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第 8 页 共 22 页- 8 -2、默读课文,能边

14、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感悟课文,能写观察日记四、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插图及雷声录音。2、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五、教学过程:一、回顾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字词的掌握、读书的水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 )二、研读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思考:你

15、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 3 个“哗”?该怎么读这 3 个“哗”? 两第 9 页 共 22 页- 9 -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三、 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练习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越越。2、雷声小了, (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 (青蛙也叫起来了) 。 ( )了, ( )也( )了。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 ) ( ) ( ) 五、拓展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六、板书设计: 18、雷雨雷雨前: 压 乱摆 雷雨中: 看不清 雷雨后: 挂 坐 叫七、教学反思:“书读百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