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05587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二(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琼山区三门坡中心小学琼山区三门坡中心小学 符秀玉符秀玉总(总(7878)课时)课时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教具准备: 录音机、挂图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

2、树活动的诗歌。二、初读指导1、听课文录音。2、自学生字词。(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会读写生字。(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锨镐:劳动工具。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4、讨论: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第 1 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第二部分:(第 2-7 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第三部分:(第 8 节)“我们”

3、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文章首尾呼应。三、指导写字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部分。(1)自由读。(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2、第二部分(1)自由读第 27 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2)指名读第 2 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清水

4、/哗哗流淌滋润着/颗颗树苗(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4)默读第 37 节,思考: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交流。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5)讨论: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6)指导朗读第 37 节听课文录音。自由练习“开火车”朗读评议3、第三部分(1)齐读(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三、练习背诵1、引读助背。2、跟录音轻声背。3、配乐齐诵。四、作

5、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要求:1、自拟题目。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板书: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环境变美丽青山碧岭教学反思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现代诗。作为苏教版每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总会安排一首富有季节或者时令特色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号召少年儿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祖国,美化我们的家园。对于环保问题,现在的孩子在嘴上都能说出一二,但实际行动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教学这首诗歌很容易上成空洞的说教课,为避免这种尴尬

6、,本学期我尝试着从诗歌的特点入手,然后感受诗歌内容,品析诗歌主题。1、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诗歌特点:通过录音范读,自由朗读,孩子发现了这首现代诗的一些特点,比如节奏比较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这基础上他们还发现了这首诗押“AO”韵,其实押韵就是诗歌的一大特点。另外这首诗的前后呼应也比较容易感知,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结构相似,就差了一个词语,“荒山野岭”成了“青山碧岭”。诗人的这一呼应非常巧妙,他把植树造林的前后不同就融进这两个词语里,并且抓住这一前后呼应能够引起孩子读诗的兴趣,理解诗歌的主旨。春光为什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孩子在反复诵读中对“染”产生了浓厚兴趣。其实这也是本诗在遣词造句上的一大亮点

7、,一个“染”字写活了整个春天,写活了漫山遍野的绿色,写活了少年儿童的勤劳与汗水,更写活了诗人的主旨思想。2、在想象场景中感受诗歌内容。尽管诗歌的主题是植树造林,但是限于是诗歌这一体裁,所以文本并没有花大量笔墨进行场景描写,这是文本的留白,是教学的契机。教学时我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场景以及植树造林以后小动物们安宁幸福的生活。两处想象,孩子读活了诗歌的语言文字,读懂了植树造林给自然、人类带来的真切变化。说教在这里变成了体验,相信体验能产生冲动。面对即将到来的植树节,面对春光无限的大好季节,面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植树造林从我做起”一定能化为孩子们的共识与行动。2、暖流教

8、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3.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教学重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及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是本课的重难点。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学,巧问质疑。1读课题,谈谈对暖流的理解。2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从何而来?二、精讲点拨。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

9、助。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6请大家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起因、经过、结果)(交谈前交谈中交谈后)第一段:(1)江主来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大家都很激动。第二段:(2-6)江主对年轻人关怀备至,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第三段:(7)同学们对江主发自内心的敬佩。三、指导写字。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2

10、指导用钢笔描红。四、有效反馈。1.抄写词第二课时一、目标导学,巧问质疑。设置疑问,导入课文再读课文,划出你能感受到“暖流”的词句。二、精讲点拨。1交流感受“暖流”的语句。2从这些划出的句子中,你觉得江主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易近人:江主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和蔼兴致勃勃抑扬顿挫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水调歌头(练习朗读,感受江主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知识丰富。)3课文写了江主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4齐读最后一节。想一想

11、,王辉为什么会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三、总结全文。1想一想,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江主对师生的关心、对年轻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2同学们看到本文暖流这个题目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陷入了思索,在考虑这暖流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文章写的是国家主江泽民在天津视察工作时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的事,题目不也可以取江主来到我们中间吗?(见下面的“附”)3本文的那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拿来读一读。四、有效反馈。1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这个人物的特点。板书设计:暖流易近人 关心青

12、年 热爱古典文学教学反思:暖流这篇课文讲的是江主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说明了江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关怀。 “暖流”原来指一种自然现象,显然文章课题有着全新的深刻的含义。怎样兴奋 喜悦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来理解体会“暖流”在文章中的特殊含义,是本课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想,整堂课的教学应该从课题这个“点”切入。 一、揭题质疑,初读体会: 初读从揭题质疑入手,“暖流”本来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找出点题的句子“1994 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学生体会到那是因为江

13、主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并且扣住“涌动”一词来让学生体会当时全体师生都感到非常激动,兴奋,也感到十分温暖!其实,这样的体会是浅层次的,粗略的,这是为整篇课文的赏析作了一个情感的铺垫。 二、精读赏析,深入体会: 1、组织学生抓关键词“满面春风,和蔼,拍着,兴致勃勃,抑扬顿挫,高兴,满意”等词语,朗读体会江主的易近人又沉稳持重的领导风范。 2、江主与同学们的亲切对话部分,则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的内容,同时看图想象对话时的人物神态动作,从而真切地体会江主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以及从背诵古诗文,学生可以了解江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三、点明中心,总结体会: 结合两部分的朗读体会,引导学生再一次深

14、入体会:此时此刻,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心中的感受激动,兴奋,喜悦,佩服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就象一股暖流,温暖了大家的心!这里需要老师做轻微点拨,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就给予课题“暖流”更深层的理解。 我想:暖流这篇课文,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江主易近人,关怀青年,以及他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从而也能够充分体会课题“暖流”的特殊含义,这样,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重难点也在学生朗读,理解的基础上,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地得以突破。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否精当,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课前钻研教材,我们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精心设

15、计环节,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标 1能分辨第 1、3、5 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2学会“颐”“匣”“纽”“旺”“肢”5 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 13 个词语的意思。 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辨课文第 1、3、5 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录音、灯片。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

16、: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正确书写带点的字。 颐和园:左边不是“巨”,“”有 7 笔,书空。 (2)读准带点的字。魔术匣()子。 (3)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成千盈百:盈,超出。形容极多。 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 1、2 题。 (2)朗读课文。 第 2 课时(一)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第 1、2、3 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二)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听录音。(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