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观课有感(刘正红)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505564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观课有感(刘正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杭州观课有感(刘正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杭州观课有感(刘正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杭州观课有感(刘正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杭州观课有感(刘正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观课有感(刘正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杭州观课有感11 月 6 日至 11 月 8 日,我们数学组一行十三人从瑞安乘坐“和谐”号动车,一路欢歌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参加了由杭州师范大学承办,杭州教师进修学院主办的第35 届浙派名师初中数学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这次活动中所呈现的精彩之处,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并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想不到,这句名言竟然被来自于北京十一中,北京市骨干教师张晓华老师给创造了神话。在名师的名下,没有开头和结尾,只有不断地探索和进取,我只有自叹弗如呀!她擅长主体性课堂教学,即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培养悟性,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

2、习主体作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少讲精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知识,让学生多讲、多做、多交流,使学数学变为”探讨式“数学。这节课的展开方式就非同凡响:引入设计就十分吸引学生与观课者的眼球,你听:同学们,一元一次不等式大家都解过吧,下面老师写题你解题,看看谁的速度快。用师生比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说她做的极佳。对概念的教学从不含糊,而是采用及时追问的方式,层层深入,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的概念诠释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恰当的追问,使课堂妙趣横生,精妙的语言,尤其是表扬学生的语言,非常艺术,恰到好处;极其高超的过渡性语言把整节内容巧妙的串连起来,比如:(1)如何做到解题准确无误呢?画数

3、轴(2)如何做到解题格式规范呢?看书后来杭州的特级教师张老师在评价她这节课的时候说到:洗去铅华留下了朴实。张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得的是听她告诉,这节课是半小时前看了学生的课本才知道浙教版和人教版不同,临场发挥,足见张老师应变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高超。杭州建兰中学陆韵,是浙派名师的后起之秀,虽然她还非常年轻,但是具有开拓精神她带来的课题是:从解题到解决数学问题折纸问题。折纸问题是一个“老僧常谈”的问题,许多学生都非常感兴趣,许多老师都在探索之中,我也见过许多经典的课件制作。陆老师进行了大手笔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4、”,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发展个性。陆老师的情景就是现实,一开场就是今年宁波市有 4000 多名群众参与的折飞机大赛,并播放壮观的场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要求学生动手折出和正方形边长相等的正三2角形,这其中包含了:全等、相似、垂直、等积、勾股定理,真所谓一箭双雕,用心良苦。最后通过变式训练,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并逐步渗透各种变换,数形结合、方程思想,一题多解等。数学寓于折纸之中,经过手脑并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了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高潮出在由中学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特级教师,朱敏龙老师开出的认识事件的可能性(

5、苏教版),给学生与观课者都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意味。首先也是版本不同,教案编制也很简单,一页不到,临上课之前,我就听傍边有人 议论,这课既枯燥,也不好讲。估计是一节失败的课,“预言家”们在朱老师未出师前 就判了他的课的“死刑”。往往会有一些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朱老师一出手就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视野,他亲切地伸出一个手指头对同学说:“ 这是什么?”“11=3 可能吗?还要求学生叙述”生死签的故事,猜一猜谁能进八 强?通过这简短又恰如其分对话,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游戏活动,即活 跃起了气氛,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又从生活中影射了本节课要研究的教学知识,引 领学生快速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状

6、态,课堂教学效率在不经意间提升。 朱老师的这节课开头设计就非常新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课开始后,朱老 师设计了比一比:一个同学举例子,另一个同学说结果的比赛,还设计了两个同学对玩 的“石头、剪刀、布”等游戏,要求同学说出胜的秘诀。就对同学们说:“老师有项特 别大的本领,这个袋子装的是球,不管你们怎么摸,老师都能猜出每个同学摸的球是什 么颜色。”这样一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都想摸 一摸,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接着,朱老师还以游戏的形式,分小组合作 ,让同学之间互相摸一摸,猜一猜。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和创 造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去

7、感悟去体验。 好动爱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快乐操作的学习形式,更能让学生体验快乐学习的氛围 。这节课朱老师都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这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抽象思维变为津 津有味的形象思维。在操作过程中,朱老师不停地在小组内巡视进行指导,及时纠正操 作不正确的同学。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取决于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朱老师创 设了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经验作为素材。如:太阳从西边升起吃饭时人用 左手拿筷子这些都是学生熟悉常识,学习起来易懂。尤其是利用摸球这个游戏设 置的练习,直奔学习主题,学生们觉得很有兴趣,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学生参与探索的 过程尤为认真,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开放,结

8、论开放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飞翔,大胆想象 ,奋力创新。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的,朱老 师没有急于解释而是把学生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去修正。当学生在学 习中发生错误时,朱老师用充满爱的会说话的手抚摸他们的小脑袋并微笑着暗示方法。3总之,朱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整堂课,老师始 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 的想象讨论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 脱离教师,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 生学到了知

9、识。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朱老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朱老师澎湃着内心涌动不息的激情,在三尺讲台上演绎出令人惊异的绚丽风景!连最后“再见”两字都作为教学资源,说朱老师这节课准备了一辈子,真不为过。聆听朱老师一节课,胜读十年书。在示范课后的研讨会上,点评专家认为:“来自教改先进地区一流学校优秀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教学实践确实让大家大开眼界,朱老师的课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将对学生人文关怀和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的激活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内容丰富,且连接巧妙,每堂课都像一篇篇诗意浓郁的散文,形散而神

10、不散,让学生一直陶冶在诗意的熏染中,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这次杭州之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经过这两天的学习,使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在教学中尽可能使问题的设置具有探究性。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每位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不但言简意骇,而且寓于情感,形象直观,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问题的难度和梯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像吴增生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 ,陆韵老师的从解题到解决数学问题-折纸中的数学 。二、努力的挖掘教材和尽可能的拓展教材。中考试题是命题专家潜心研究、匠心独运的结果,考题往往具有

11、较强的原创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研究意识与创新意识。而原创性较强的中考试题也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不少考题其原型往往源于课本的例题或练习。像吴增生老师、褚水林老师、王海生老师上的用字母表示数这节,都对课本进行了挖掘和拓展,尤其是青蛙儿歌的引入,平时我们的课堂只是把它用来引入,而大师们又对这首儿歌进行了拓展,充分利用课本教材,又起到首位呼应的效果。三、重视情景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数学情境的创设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4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

12、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教学情境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善于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看得见、摸得清。让学生有问题的感觉,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每个老师都有精心设计情境,这是我们每个听课的老师深刻的感受,回来后,教研组内的讨论,对这个也是深深的折服。像朱敏龙老师的感受概率-确定与不确定 ,每处的情景设计,每处都充满悬念,充满诱惑,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想之外,整节课学生都在不停的探索中,情绪高涨。“课堂是学生快乐与智慧的发源地,课堂是老师生命价值所在。 ”这种境界不是一两天能够达到的,需要我们不断日积月累,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 ,更需要我们用“思考和行动”来探究,用“实践和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水准。刘正红2010 年 11 月 1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