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应用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504280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演进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演进摘要:传统固网运营商在面对降低成本和网络演进的双重压力下,必须通过逐步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来应对,本文介绍了采用软交换代替现有汇接局以及新建 SDC 用户数据中心的方式来实现固网智能化的应用模式。关键词:固网改造、网络演进、智能化、NGN、软交换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NGN、IMS 等新型网络架构成为了网络演进的目标。传统固网运营商在实施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疑问和顾虑,如采用新型网路的可靠性,保护现有 PSTN 网络投资,多张网络并行的可行性等。而移动通信对于固定通信业务的分流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面对多重压力,固网运营商必

2、须通过对现有网络的改造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1 目前固定电话网面临的问题目前固定电话网面临的问题全网难以快速部署新业务全网难以快速部署新业务目前固定电话网络中的交换机种类众多,功能参差不齐,端局不具备 SSP 业务触发能力。每项新业务的开展都需要对全网端局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维护成本,部分制式交换机由于年代久远,设计思路陈旧,已经无法对新功能进行支持。另外,每个业务需要新建智能网系统,业务网络的叠加导致路由迂回问题比较严重,例如固网彩铃业务,需要被叫端局进行业务触发,造成电路资源的浪费和业务故障点的增多。无法实现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无法实现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现有固网的用户数据全部零散的存放于各

3、端局,导致运营商对用户数据的统计和管理非常困难。由于业务触发全部在端局进行,业务的嵌套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户数据的固化还导致了无法开展混合放号和号码携带业务。2 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固网智能化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固网智能化采用软交换设备替代传统汇接局,中继网关和信令网关与端局进行连接,在全网新建 SDC设备实现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通过软交换技术的引入,实现网络智能化改造。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网络智能化方案具有如下的优势:(1) 、降低网络建设维护成本 软交换系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增大了带宽利用率,节约中继线路的投资。分组交换组网方式较为灵活,承载网络一般采用新建 IP 专网或者在本地城域网内增加 M

4、PLS VPN 的方式。软交换相对于传统交换机来说,系统容量大,整机体积小,操作维护集中,所以采用软交换系统还能节省周边配套建设的投资。综合来看,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成本将会低于现有 PSTN 网络。(2) 、加强业务提供能力 采用软交换作为汇接层设备,能够解决上面提到的各制式交换机功能不统一,业务触发在端局进行,容易产生话路迂回等问题,提升网络对于新业务的支持能力,实现智能业务嵌套。引入软交换后,还可以通过软交换直接为用户提供宽带的 NGN 业务,如:视频电话、视频会议等。软交换提供开放业务接口,使得第三方厂家可以通 PARLAY 等通用接口协议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业务。(3) 、

5、PSTN 网络向 NGN 演进的重要一步固网向 IMS 演进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但是具体的演进过程还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充分利用现有 PSTN 网络资源,目前阶段不宜在全网大范围的部署软交换设备。网络智能化首先解决了汇接层面的替换,将业务触发点上移至汇接局,弱化了PSTN 端局的功能需求,可以看作是 NGN 演进的第一步,为全网向软交换和 IMS 架构演进提供了基础。3 采用软交换的网络智能化改造方案采用软交换的网络智能化改造方案在采用软交换替换原有汇接局的网络智能化方案中,需要新建独立的用户数据中心设备(SDC) ,对用户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组网结构组网结构软交换作为网络

6、的汇接局软交换作为网络的汇接局 软交换作为作为原有汇接局的替代,同时还负责控制中继网关和信令网关设备,实现呼叫控制及路由管理,应放置在中心节点,在网络位置上应平行于现有汇接局。如果网络规模及业务流量很大,建议将网络划分成若干个汇接区,每个汇接区内设置一对软交换系统,采用双归属的方式分担业务负载。在软交换网络中,原汇接局交换机的中继模块功能由新建的中继网关替代,汇接局的功能由中继网关和软交换一起完成。所有端局业务的媒体流集中汇聚到中继网关上,中继网关完成局间中继用户媒体流的转换,软交换汇接局成为网络交换的中心。 实行网络智能化后,对于现网老旧机型的端局交换机只负责用户接入功能,本局用户发起的呼叫

7、全部出局,由软交换汇接局接入到网络,智能业务的触发由软交换实现。 采用采用 SDC 建立集中用户数据中心建立集中用户数据中心 SDC 是新建的网络节点,作为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用户数据中心,负责保存用户的逻辑号码、物理号码以及智能业务属性等数据,应能支持以 INAP/MAP+信令与软交换汇接局进行交互,完成主被叫用户逻辑号码与物理号码映射关系的查询,并根据用户智能业务属性返回相应的接入码。SDC 在网络中的作用是用户属性的数据库,相当于移动网络中的 HLR,主要负责管理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逻辑号码、物理号码和用户使用的智能业务数据等,不负责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对于某些不需要业务逻辑的号码变换类

8、业务,如移机不改号业务,可以在SDC 上实现。用户智能业务的实现仍然需要利用各智能网平台。SDC 存储有关业务触发的必要数据。SDC 的主要作用是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和解决智能业务的触发问题。SDC 作为用户数据中心,保存主被叫用户智能业务的属性信息,本地网所有呼叫先发送到软交换平台,软交换向 SDC 查询用户信息,由 SDC 查询完用户数据后将智能业务的接入码返回,软交换根据 SDC 返回的智能业务接入码接续到相应的 SCP,实现智能业务的触发。SDC 与软交换之间的信令传输可以采用 TDM 或者 IP 两种方式,采用 TDM 方式,软交换与 SDC 之间直接通过 E1 链路传输信令;采用 I

9、P 方式,在有独立信令网关配置的情况下,软交换与 SDC 之间可以通过信令网关基于 IP 转接 INAP/MAP+信令;4 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新业务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新业务基于 SDC 和新型 CS2 智能网业务平台能够提供网络智能化新业务。网络智能化建设将大大提高了现网的智能性,建立起了一个智能业务支持平台,使现网不需将 SSP 下移到端局,就可以比较彻底地解决业务触发的问题,提升了固网对新业务的支持能力,为丰富业务奠定了基础。过去一些难以实现的个性化业务都得以方便、灵活地开放给任何用户,极大地扩展了新业务用户群。预付费电话预付费电话预付费电话业务是利用智能网来实现的一种固话新业务。相对于传统的

10、固话用户后付费方式,用户在使用预付费电话时,仅改变了付费方式,保持了后付费业务原有的各项功能。用户开户并预先缴存一定话费后,就可以直接拨打电话,通话费在预付费帐户中实时扣除,话费扣除至零时系统自动停止为用户服务。用户可随时购买电话充值卡为自己的电话账号充值。预付费特别适合于解决流动人口的通信服务问题,防止了拖欠话费对运营商造成的损失。亲情号码亲情号码亲情号码业务是指用户可以在其本机上设置若干个亲情号码,当用户使用本机拨打这些亲情号码时,可以享受一定的话费优惠。业务平台应提供 IVR 以及 Web 的自助管理方式,支持其亲情号查询,设置,修改,删除功能。一号通一号通一号通是运营商提供给业务用户的

11、一个唯一号码,该号码可以与用户登记的多个号码进行关联。当用户有来电时,用户登记的多个号码按照预先设置的逻辑顺序依次或同时振铃。用户接听任何一部终端后,其他终端立即停止振铃。固网彩铃固网彩铃彩铃业务是由被叫用户定制,为主叫用户提供一段的音乐来替代普通回铃音的业务。被叫用户申请开通这项功能后,可以为指定主叫用户按不同的时段设定不同的音乐铃音,取代传统的回铃音。该业务还可以面向企业用户,企业可以在回铃音中播放公司的宣传信息。移机不改号移机不改号在 PSTN 网和 PHS 网混合放号的情况下,移机不改号是指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实现固定网用户号码内部、固定用户号码和 PHS 用户号码之间的不改号迁移。移机不

12、改号业务是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变更地址和电话号码的需求,用户可以申请一个移机不改号号码或者将原有号码设置为移机不改号号码,在每次更换地址时,只需完成逻辑号码和物理号码的重新对应即可。其它人只需要拨打此移机不改号用户的移机不改号号码,即可接续到用户的实际的位置上。如前面提到的,实现软交换替代现有汇接局的网络智能化改造后,只需要利用 SDC 设备的号码替换功能就能实现移机不改号业务。同号同号同号业务是指一个逻辑号码对应两个物理终端(PHS 话机和 PSTN 话机) ,对业务用户而言,有两个物理终端共同使用一个号码。来话时,同号业务号码对应的两个物理终端同时震铃,业务用户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物理终端接听;去

13、话时,业务用户可以选择任一个物理终端进行发话,对方显示的主叫号码为同号业务的逻辑号码;同号业务对应的两个物理终端中的任一个拨打同号业务的号码时,则另一个物理终端能够震铃、应答;同号业务的一个物理终端正在通话时,不影响另一个终端的使用。新型无条件转移新型无条件转移新型无条件转移业务用户可以在任何一部话机上通过 IVR 或登陆 WEB 自助页面操作将其固话转移到一个指定号码。相对于传统本机通过功能键设置的方式,新型转移可以方便使用户随时随地对本机电话进行转移操作。结束语结束语网络智能化综合考虑了网络、业务等多方面因素,帮助固网运营商改良现有网络结构,简化了新业务开展的流程。软交换的网络智能化改造只是固网演进过程的开始,传统固网运营商在向 IMS 的演进过程中,任重而道远。作者简介:杨萌,男,1980 年生,2003 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 就职于中国网通集团北京市分公司,从事电信新业务的研究测试工作,主要方向是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