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1富康轿车改双燃料安装工艺规程富康轿车改双燃料安装工艺规程一、一、 后备箱部分的安装1、气瓶支架的安装1.1 打开行李箱盖,将地板地毯、随车工具和备胎取出1.2 将气瓶支架(见图一)放入行李箱(位置见图二,适用于气瓶长度<1150mm 的情况,若大于 1150mm,在打孔不与车底部件相干涉的前提下,可将支架底座适当偏移一个角度,使气瓶稍倾斜放置,如图三) 1.3 支架放好后,对应气瓶支架底座的固定孔在车底板上钻四个Ф12.5的通孔(注意不要损伤到原车底部管线) 1.4 用四个 M12×50 的螺栓和四个 M12 的螺母固定好支架,并用四个M12 的螺母锁紧(注意车身底板在上螺栓时应垫一块 3mm 厚的方形铁片,铁片中心钻Ф12.5 的孔,使螺栓穿过后再上螺母,以防止锁紧时损伤车底板) 图图 一一2、气瓶的安装(重庆益民Ф273 钢瓶)2.1 安装气瓶之前,将手动阀打开,放出瓶里氮气,然后关闭手动阀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22.2 在气瓶出气口上安装锥扣接头(缠生胶带)和气瓶波纹管接头2.3 将气瓶安装在固定支架中间,使瓶口截止阀开关水平在上(见图二) 。
2.4 用两个 M12×50 的螺栓和两个 M12 的螺母拉紧气瓶箍带(箍带内圆周上垫一条 3mm 厚、40mm 宽的橡胶带) ,然后再用两个 M12 的螺母锁紧图图 二二 图图 三三3、地板接口的安装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33.1 在后备箱地板上用锪孔钻钻一个Ф32 的孔(位置见图二) 3.2 将地板接口放入Ф32 的孔中(切口一端在上,开口方向向后) ,沿周边钻 3 个Ф3 的孔后取出3.3 用密封胶涂在地板接口法兰面上,再放入Ф32 孔内用 3 个螺丝将其固定二、二、 原车前半部分的安装1、 减压调节器(NCNG-D1 型)的安装1.1 打开前车盖,用支撑杆将车盖支起1.2 减压调节器的安装位置为原车减震器护壳和距车右侧内边缘处的原车发动机支承板,将减压调节器支架(图四)放在图示位置(图五) ,对应支架安装孔在安装板上钻两个Ф6.5 的孔图图 四四1.3 将减压调节器利用支杆加原螺帽固定于支架上(出气管水平在左,如图五) ,再将支架用Ф6 的螺栓和螺母加平垫、弹簧垫后固定于打孔位置。
图图 五五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4+-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2、 充气阀(两通)的安装2.1 将充气阀固定在阀座上2.2 将阀座放于支承板图示位置(图五) ,对应阀座安装孔在支承板上打两个Ф8.5 的孔后用螺栓和螺母加平垫、弹簧垫固定2. 3 将锥扣三通接头锥扣端(缠生胶带)与充气阀锥扣相连3、 安装分配管接头和高频电磁阀组3.1、如图六所示,在进气歧管下体的四个支管上分别钻孔,孔径为φ5mm,孔中心距出口端距离为 65mm; 1、4 进气支管上的孔中心线垂直向下,2、3 进气支管上的孔中心线分别向外偏置 30° 图六 3.2、用 M6 螺纹丝锥在上述 4 个孔中攻丝,攻丝时要慢,且在丝锥上抹上黄油,避免铁削进入缸内,并用锉刀将孔两端的毛刺锉平3.3、将喷嘴接头螺纹处均匀涂抹螺纹固持剂,将喷嘴旋入四个锥螺纹孔3.4、将高频电磁阀组缓冲垫螺纹较短的一端拧入高频电磁阀体上的螺纹孔(盲孔)中3.5、用卡箍(Ф10)将四根分配气管固定在高频电磁阀组的出气接头上,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5将另一端固定在进气歧管的下体的喷嘴上。
3.6、用两个螺栓(M6×15)两个螺帽(M6)两个垫片将高频电磁阀组支架与发动机盖固定支架连接三、三、 管线的连接1、高压管线的安装用Ф6 不锈钢管线通过卡套连接气瓶出气口锥扣接头和充气截止阀入口接头连接气瓶出气接头前先套上Ф32×650mm 波纹管,套进两只管箍,与气瓶接头相连后穿过地板接口,用管箍将波纹管箍紧在气瓶波纹管接口和地板接口上管线穿过地板接口后,先在车底三角板上用卡子固定一下,然后绕过后轮横轴,与原车汽油管路并排行走,沿途用固定卡卡紧(固定卡间距不大于600mm,在与相邻部件接触或上固定卡时,应采用橡胶垫保护) ,最后从发动机皮带轮侧的间隙串出,接充气阀(锥扣三通直扣端) ;再用Ф6 高压管线连接充气阀(锥扣三通另一直扣端)和减压调节器进气接头(两个部件之间管线应采用盘管或“U”型弯,半径不小于管线外直径的 5 倍) 2、水管的连接 锯断原车循环水管,套上循环水三通接头,将两根循环水管的一端与减压器进出水接头连接,将另一端连接到循环水三通小管上,用卡箍将水管和三通接头紧固 3、低压气管的连接 用低压气管连接减压器出气口与高频电磁阀组进气口接头,连接处分别用D16~25 的喉箍将其紧固,用管隔夹子将减压器进出水管和低压气管与其他部件(或管线)隔开固定。
四、线束的连接1、线路连接图及其说明 线路连接图图中代号说明 序号代号代表部件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61A模拟器插接头2B点火提前角插接头3C控制器黑插头4D控制器灰插头5E汽油 ECU 插接头(小)6F汽油 ECU 插接头(大)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7图七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8图中各信号线颜色、信号及连接说明序号位置颜色信号类型连 接A14 组喷嘴接插头分别与 1-4 缸汽油喷嘴插头对接A2黑色模拟器接地与 C4 黑线连接A3蓝线工作火线与 C1 蓝线连接B1黑线接地线与 C4 黑线连接B2蓝线调节火线与 C1 兰线连接B3红线工作火线与 C5 红线连接B4兰-黄线TPS 信号线与 C10 兰-黑线连接白色与切断后的 E106 靠近 ECU 一端连接蓝色与切断后的 E106 远离 ECU 一端连接棕色与 E98 连接B5黑色与 E98 连接黑色电磁阀接地接电磁阀负极 C1 蓝色+12V 电源输出接电磁阀正极白色压力表工作电压接压力表白线 C2 绿色压力表信号接压力表绿线桔黄色温度传感器信号接温度传感器任一线 C3 黑色温度传感器接地接温度传感器另一根线黑色控制器接地 C4 红-黑色控制器火线C5红色控制器工作火线C6转换开关插接头接转换开关C7诊断接口(接计算机)C8棕色转速信号接 F22C9灰色氧传感器信号输出与切断后的 F14 靠近 ECU 一端连接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9紫色沿传感器信号输入与切断后的 F14 靠近氧传感器一端连接蓝-黄色TPS 信号接 E92 C10 蓝-黑色TPS 开关信号接 E82棕-白色一缸喷射信号接一缸电磁阀任一级 D1 红色一缸喷射火线接一缸电磁阀另一级蓝-白色二缸喷射信号接二缸电磁阀任一级 D2 红色二缸喷射火线接二缸电磁阀另一级红-白色三缸喷射信号接三缸电磁阀任一级 D3 红色三缸喷射火线接三缸电磁阀另一级黑-白色四缸喷射信号接四缸电磁阀任一级 D4 红色四缸喷射火线接四缸电磁阀另一级D5黄-红色MAP 信号接 E95D6淡蓝-黄色一缸汽油喷射信号接 E88E82TPS 开关信号E88一缸汽油喷射信号E92TPS 信号E95MAP 信号E98转速传感器信号E106上止点位置信号E14氧传感器信号E22转速信号2、线束连接要求: 2.1 线路的长短在现场进行裁剪。
线束的走向不应与其他部件干涉和磨蹭,必要时采用隔卡分隔和固定 2.2 线束用绝缘胶带捆扎、包裹,在发动机舱内部分,用合适规格的波纹管作为护套3、不同线束的相同信号线的连接: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10Dream XXI 喷射系统线束有模拟器线束(A) 、点火提前角调节器线束(B) 、控制器黑线束(C) 、控制器灰线束(D)几部分组成在距控制器线束插头端150~260mm 的范围内,将以下信号线与主线束连接,连接时注意各接头错开:3.1 模拟器线束蓝线(A3) 、点火提前角调节器蓝线(B2 )与控制器黑线束蓝线(C1 蓝线)连接;3.2 模拟器线束黑线(A2) 、点火提前角调节器黑线(B1 )与控制器黑线束的 C4 中的黑线连接;3.3 点火提前角调节器红线(B3)与控制器黑线束的红线(C5)连接;3.4 点火提前角调节器蓝-黄线(B4)与控制器黑线束的蓝-黑线(C10)连接 3.5 从 C2 的蓝线中引出一个蓝色分线,与下图中的线束 6 进入驾驶舱内,作为油泵继电器的控制线4、分线束的布置:按照图八的分布,进行系统线束走向及布置: 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充1234561、模拟器线束(模拟器线束(A1))2、高频电磁阀组线束高频电磁阀组线束((D1、、D2、、D3、、D4))3、减压器位置线束减压器位置线束((C1、、C2、、C3))4、与汽油与汽油 ECU 连接的线连接的线束束((B5、、C8、、C9、、C10、、D5、、D6))5、转换开关线束(转换开关线束(C6))6、控制器火线、油泵继控制器火线、油泵继电器控制线线束电器控制线线束((C4))图八4.1 模拟器线束(A1):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11(1) 将模拟器线束从前围板左上角小孔处穿进发动机舱内(小孔胶堵中心冲孔穿线后仍归原位) 。
2) 将模拟器线束从空调管后穿过,沿原车汽油管走到汽油喷嘴处3) 将模拟器线束的 4 对专用插头按顺序与汽油喷嘴线束的相应插头对接,固定模拟器线束4) 将模拟器线束套上波纹管,并用管隔卡子与其它部件隔开固定4.2、高频电磁阀组线束(D1、D2、D3、D4): (1) 将从主线束分出的高频电磁阀组线束从前围板中间小孔处穿进发动机舱内(小孔胶堵中心冲孔穿线后仍归原位) 2) 用管隔卡子将高频电磁阀组线束与原车线束固定3) 将高频电磁阀组线束从减压器进出水管下方穿过,用三个管隔卡子固定4) 高频电磁阀组线束不要与高压线和进气歧管干涉 (5) 按顺序连接各个高频电磁阀的线路,接线方法如下:棕/白色线—一缸喷头正极 红色线—一缸喷头负极 蓝/白色线—二缸喷头正极 红色线—二缸喷头负极 红/白色线—三缸喷头正极 红色线—三缸喷头负极 黑/白色线—四缸喷头正极 红色线—四缸喷头负极 4.3、减压器位置线束(C1、C2、C3) (1) 将从主线束中分出的减压器线束从前围板右侧小孔进入发动机舱(小孔胶堵中心冲孔穿线后仍归原位) 。
2) 将从减压器位置的线束中分出的转换开关线束(C6)和控制器火线线束共同组成的线束,从前围板右侧小孔进入发动机舱(小孔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