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 导学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502688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庖丁解牛 - 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庖丁解牛 - 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庖丁解牛 - 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庖丁解牛 - 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庖丁解牛 - 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庖丁解牛 - 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庖丁解牛庖丁解牛 学习目标 1.领会庄子散文以故事说明道理,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的特点。2.学 习庄子散文生动活泼,如同行云流水的文笔。3.细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 文中出现的成语,探讨本文除用以说明养生外,还包含什么道理。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庄周(约前 369前 286),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 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周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 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偏向相对主义。从这 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安时而处顺” , “知

2、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其主要作品为庄子 。 庄子今存 33 篇,书中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庄子的文章想 像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鲁迅先生赞誉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 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其散文对后世影响很深。 二、背景简介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 “养生主” ,意思就是养 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全文以厨工解牛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对待客观事 物要“因其固然” “依乎天理” ,要“以无厚入有间” ,就能“游刃有余” ,避

3、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现在本文的字里行间,表面上看,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表现作者的 哲学思想和价值追求。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砉然( ) 騞然( ) 謋然( )批大郤( ) 导大窾( ) 肯綮( )大軱( ) 新发于硎( ) 2辨形组词。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3文学文化知识。 庄子,名周,是_时期_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_, 现存 33 篇,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要点突破】 1通假字。 (1)砉然向然通_,_ (2)技盖至此乎通_,_ (3)善刀而藏之通_,_ 2古今异义。 (1)

4、所见无非牛者 古义: _ 今义: _ (2)依乎天理 古义: _ 今义: _ (3)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 _ 今义: _ (4)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2_ 今义: _ 3一词多义。 (1)为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为文惠君解牛 恐为操所先 何辞为 (2)道臣之所好者,道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3)然 因其固然虽然,每至于族沛公然其计 (4)乎 技盖至此乎依乎天理而况大軱乎恢恢乎其与游刃必有余地矣 4词类活用。 (1)良庖岁更刀: _ (2)族庖月更刀: _ (3)以无厚入有间: _ 5写出并解释下列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_:_ (2)恢恢

5、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_:_ (3)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_:_ (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_:_ 6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答: _ 7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 ,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 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答: _ 【感悟总结】 一、中心主旨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问题迎刃而解。 二、写作特色 1艺术夸张与细腻描写相结合,写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叙述描写形象逼真,意蕴深厚, 语言准确生动流畅,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2用细致生动的记叙和描写来阐明抽象的道理。如开头的解

6、牛场面,使人可感、可见、可闻。 庖丁论“道” ,两次对比,解牛三个阶段,都是以生动具体的叙述吸引读者。良庖、族庖对比,也 是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尤其讲到攻克难关时,写心理、目光、动作、成功后的喜悦,有 声有色,显示巨大的艺术魅力,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检测反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肩之所倚(y) 莫不中音(zhn)B砉然向然(xin) 技经肯綮(qn) C批大郤(x) 岁更刀(n) D导大窾(kun) 发于硎(xn)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导:引导 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 D讠桀

7、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B而刀刃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 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 B技盖至此乎 C技经肯綮之未尝 D善刀而藏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B虽然,每至于族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

8、非牛者。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 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 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 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 志,善刀而藏之。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释刀对曰 释:擦拭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接触 C彼节者有间

9、间:间隙 D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4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 B因其固然 C虽然,每至于族 D所见无非牛者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三、课堂延伸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 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 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 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 作

10、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 于枯鱼之肆! ” (庄子外物)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贷:借 B庄周忿然作色曰 忿然:生气的样子 C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游:游玩 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肆:店铺、市场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故往货粟于监河侯 B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C请奏命求救于孙将军 D赵氏求救于齐 11下列对上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很大方,答允收得税金后借给他三百金。 B粮对于庄子、水对于鲋鱼,都是赖以养生的急需品,虽少即可养生,监河侯对 于庄子,远赐等于见死不救。 C这篇寓言构思精巧,寓言中引寓言,故事中套故事,于俗事中见深理。 D在人物刻画上,监河侯的虚伪,庄子的迂腐无不跃然纸上。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译文: _(2)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译文: _(3)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译文: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