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49157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 鸦片战争前夕世界形势及清政府的腐朽没落统治;鸦片走私;禁烟运动;鸦片 战争的时空过程;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2能力培养 通过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 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 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和比较历 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鸦片战争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使用 历史地图的能力以及阅读史料获取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等。 3 德育目标 鸦片战

2、争的爆发,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之际,以英国为 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开辟海外市场进行全球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 通过讲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通过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 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难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高中学段第一节历史课,教学设计的基点在于贯彻落实教学大纲规 定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 教与 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鸦片

3、战争的重点和基本的历史知识,开始培养和训 练 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行近代中国国情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教育。 2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培养学 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从起始年级抓起。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紧密结合 高一学生的学段和年龄特点,开始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历史思维能力 训练,使学生在掌握重点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历史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以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 培养的素质教育,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式”和“双主导学”(导学式) 教学模式和思路,

4、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 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 检测练习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鸦片 战争的背景原因等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 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和基本能力。 4在教学媒体手段上,本节教学设计适时播放影视录像片段、鸦片战争演示战 争进程示意图、介绍相应历史资料,借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以 及适度增加信息量。 【课堂实录】 (多媒体课件画外音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 在那

5、时,千年的中华 帝国,连同它光辉灿烂的文明被 一场外来的血与火打败了,中华民族开始沦落 为殖民 地、半殖民地。 中英两国远隔万里,为什么会在 19 世纪的上半叶 发 生了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呢?首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 发生在 200 多年前的一个 小故事。 (师生一起聆听马戛尔尼子爵访华的故事录音,同时屏 幕呈现文字 内容;通过学案材料一,探讨马戛尔尼子爵 访华的原因,略) 师:1792 年的 时候,马戛尔尼来了,试图通过和平外 交的方式打开中国大门,但遭到了中国 的拒绝。那么, 接下来英国会怎么做? 生:会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师:(屏幕呈现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在世界的扩张 示意图)我们一起

6、来研究这幅地图,你们能不能从这幅 地图中找出可以证明英国十九世纪中期会 对中国使用武 力的证据? 生:美洲基本上是独立国家,其是美国把美洲看作 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允许欧洲列强染指美洲,因此,下面我们一起研究学案材 料二:自乾隆末年以来, 官吏士民,狼艰狈獗,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 五六。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 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 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问年岁?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 师:你能简单描述出龚自珍生活年代(17921841) 的一些情况吗? 生:清朝从乾隆末年就开始衰落了。当时社会秩序 十分混乱;土地兼并严 重;社会经济凋 敝;吏治

7、十分 腐败;国库亏空。 师:很好!乾隆末年中国社会在思想观念等其他方 面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呢?我们接着分析材料三: 学案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 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 洋各国及尔国所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 澳门开设 洋行,俾得日用有资。(摘自乾隆帝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之国书, 1793 年) 师: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中国人思想观念是怎样的? 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盲目自大,自以为是。 师:很好。那么,你认为中国人对世界不了解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师:基于上面内容的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生:英国侵略中国是必

8、然的,并且从双方综合国力 的比较看,战争一旦爆 发,中国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师:很好!十九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的差 异决定了中英之战必然 爆发,并且也正是中英两国这种 社会状况的差异构成了中国战败的必然性。马 戛尔尼对 中国社会的描述无疑是对的。但是,大清帝国这一艘破 旧的战船它 并没有马上沉没,而是在这之后摇摇晃晃了 一个多世纪后才宣告寿终正寝。屈 辱和苦难伴随着清政 府,也伴随着中国。而所有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鸦片战 争,战争的导火线是鸦片问题 (屏幕呈现 17991839 年英国对华鸦片输入量 变化 示意图)。 师:17991839 年英国对华鸦片输入呈现出什么 态势? 生:迅猛增

9、长。 师:是什么驱使着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 而且是冒着掉脑袋的危 险进行武装走私? 生:巨额的利润。 师:对。问题是,对于万恶的鸦片贸易,英国政府 没有加以制止,而是采 取了鼓励政策。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 师:这就怪了。英国是工业国,我国是农业国。为 什么在中英正当贸易中 还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多媒体显示天仙配画面和唱段:“你耕田来我 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 苦也甜。” ) 师: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个唱段。从这四 句唱词中你能看到什么?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家庭生活状况。 生:说明当时中国很穷,老百姓没钱买东西;而且 老百姓

10、没有消费的愿望。师:你们觉得当时中国人的这种生活状态和中英贸 易状况有没有关系?为 什么? 生:中国人可以自己生产,用不着买。 生:连想都没想到去买。 生:中国人穷,买不起。 师: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英国的商品,主要是棉布等 工业品在中国很难卖 出去,而相反,中国的茶叶、丝绸等 却在英国人中很受欢迎。这样,就形成了 中英正当贸易中 ,中国反而处于出超地位的状况。为了扭转这种贸易状, 英 国人找到了鸦片。 (屏幕呈现介绍鸦片图片和文字资料,并传阅罂粟 果实标 本;师生探讨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屏幕 呈现鸦片输入相关的图片、文 字及数据) 师: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灾难,请大家 描述一下鸦

11、片的大量输 入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生:鸦片的输入会引起银荒兵弱,使国家的财政陷 入困境,军队丧失战斗 力,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安全。 生:吸食鸦片会使人丧使劳动能力,甚至威胁到生命。 生:吸食鸦片会使家庭日益贫困,一些人为了为有 足够的钱去买鸦片,不 惜去偷、抢、做坏事。 生:在封建社会,一些人为了为有足够的钱去买鸦片 ,不惜出卖自己的妻 子、儿女,搞的许多家庭妻离人散。 师:应该说,鸦片的危害,当时的大多数人并都意 识到了这一点,但为什 么吸食鸦片的人却越来越多? 生:(没有人吱声) 师:许多人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吸食鸦片的行为? 生:应该说由于吸食鸦片容易上瘾,人对它有依赖 性,个人很难摆脱

12、它。 师:对,大家讲的很好,正是由于鸦片有巨大的危 害性,人对它有很强的依赖 性,所以清政府最终决定禁 烟,并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屏幕呈现虎门销烟视频画面,并讲述禁烟运动简况 )。 师: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侵略气焰,损 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 经济利益,英国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 贸易,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1840 年 6 月, 英国政府悍然发动了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 (屏幕呈现讲述战争过程的多媒体地图并讲解,此略) 三、三、鸦鸦片片战战争的争的过过程程(投影板书要点)(投影板书要点) 爆发(爆发(1840 年年 6 月)月)扩大(扩大(1841 年)年)

13、结束(结束(1842 年年 8 月)月) (投影板书)(投影板书) 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清军爱国将士的英勇作战,为国捐躯清军爱国将士的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师:中英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是:握有正义、抵抗侵 略者失败,野蛮侵略、残 暴劫掠者获胜。为什么会是这样 的一种结局呢? (启发引导学生对比战前中 英双方发展状况,围绕客观原 因、主观原因和根本原因进行思考、讨论,穿插 林则徐的 命运,得出相应原因和历史教训。在学生思考、讨论作答 后,教师 进行归纳、补充、概括,并投影板书。)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客观

14、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 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 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 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 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等。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等。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

15、 展的资本主义。展的资本主义。 师:(课堂总结,略)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中我们 应该得出哪些认识呢?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课后的作业留 给大家。最后我们以林则徐的话来激励自己:苟利国家苟利国家 生死以,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岂因祸福避趋之!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内容丰富,重点、难点多,可以展开、补充的知识点也很多。在保证教学进度,充分利用课文中文字、图片、小字部分等书本资料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把握。 在讲课过程中,通过采用设置问题、展开讨论、举例、对比等方法,逐一、分曾剖析、讲本文重点;通过比较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变化,由浅入深,化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