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487276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中学化学网络教学模式利弊谈 刘虹 网络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决不是简单的化学教育手段的变化,它将对化学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要素产生影响。1 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特点(1)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与传统的资源相比,网络化的化学资源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优势。(2)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网络教学的形式是多样而灵活的,既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在网上,学生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进行小组内的协作学习。(3)教学方式的交互性:网络教学可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加强了师生、学生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4)教

2、学系统的开放性:网络教学系统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化学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它彻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二是学习对象的开放性,网络面前每个学生都一样的平等。2 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优势(1)更新了教学观念,重建了师生关系: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教材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宰”地位。而网络化的教学改变了“教师为中心”、 “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 “实践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念,化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掌握了学习化学的主动权,而化学教师则是扮演辅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协作关系。(2)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

3、学媒体比较单一。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化学教育领域后,我们能及时把握与跟踪化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使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3)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传统的化学教学,所有的学生采用统一的化学教材、教法、教学进度等,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潜能的发挥。而以多媒体计算机结合网络为主的教育技术进入教学后,把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简单、具体,缩短了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过程,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4)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网络化的教学中,对于一些学生不易听懂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生动地讲解枯燥晦涩的理论,便于学生消化吸收。(5)有利于化学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4、,降低教学成本:网络化教学,能充分利用各院校的化学相关资源,实现化学资源的优势互补。3 网络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减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2)网络化的教学使教师分散了对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视:尽管网络化教学依赖技术的先进性,但是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至手段的使用和技术的先进配置上,从而忽略了化学内容的组织和搭配,影响了教学质量。(3)对学生的信息观察能力和自觉性要求高:由于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所有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这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信息的鉴别能力是个挑战。此外,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督,

5、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自觉性。(4)不能取代传统的化学试验:虽然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动画、图片、声音等媒介模拟各种各样的化学试验,或者虚拟一些真实的情景,但是它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某些知识,反而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误区,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5)网络化教学效果取决于多媒体的应用水平:不是每种多媒体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化学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特点、课程特点等应该统一协调起来,只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切实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的教学手段各有所长,教师要将两者有

6、机地结合使用,使其互补,最终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 常德市第十一中学 商叔林 引引 言言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正开展着全面改革。以往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结果。教师讲结论,学生记结论,运用结论解题。至于结果的来历,基本上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不仅导致学生不能知其然,也不懂得与人合作,不懂得如何交往。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知识,发挥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懂得在问题面前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倡开展合作性学习。 1 1 合作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11合作性学习的含义 合作性学习

7、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或团队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学习方法。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人格的培养,而淡化结果,尤其是分数1。合作学习是目前西方学校使用得较为广泛的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基础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集体智慧最大化”,强调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

8、,友好协商,共同参与任务解决,起到每个成员理解并能完成作业。 12为什么要开展合作性学习 121现行教育弊端阻碍人的交往与发展 传统的教学是“你听我讲”的单向灌输教学,合作仅限于师生之间。教学过程以“告诉”为主,剥夺了学生的思维选择和尝试权利,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形式难以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易造成两极分化,造成许多“陪读生”、“掉队生”。教学评价强调常模参考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地位,热衷于分数排队。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数人能取得成功,大多数人则注定成为学习的失败者。残酷竞争除了造成学生个体紧张和焦虑等病态心理之外还会导致学生之间紧张冷漠甚至敌对的集体氛围。在课堂

9、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气氛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有效途径。 122时代呼唤合作 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合作是时代对人的素质的最根本的要求,不难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是难以成功的。现代教育观念认为,一个人今天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相适应,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适应性的切入点之一。如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培养青少年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在颁布的中小学课

10、程标准中也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加强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通过学习中的互动因素促进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2 2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21实施合作性学习的先决条件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必须首先要十分明确合作学习内容、目的和主题。而且主题要鲜明,要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一。二是任务必须可以分解。由于小组任务是由各个成员分担负责的,不能分解的总任务就很难进行合作。三是小组或团队成员要相对稳

11、定,而且学要有较强的凝聚力,其中要有骨干分子。四是教师要学会运用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方法,对每一个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要给予公允、中肯的评价。五是合作性学习经常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需要课与课之间的连续性,课内与课外不再有明显的界限。 22合作学习的形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它的外显形式经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但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每组约为45名学生,组内的学生可取长补短,互相帮

12、助、互相启发,可以各抒己见、质疑、探究创新,从而营造学生自主表达,共同学习的活动氛围。在学习评价中以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其目的是使小组内共享学习资源,将个体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提高2。 23合作学习的分组 如何选择活动小组取决于活动内容。通常来说,应该选择具有不同特长和能力的学生共同组成活动小组。每个小组里尽量安排至少一个成绩好的,中等和和比较差的。此外,还要确保每个小组既有男生也有女生。通过这样方法建立的小组可以鼓励学生们互相学习,并发展男女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们可以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意愿创建小组。例如:老师选择一个成

13、绩优秀的学生负责领导每个小组。然后给学生们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建立小组,教师可以检查一下,看看学生们自己建立的小组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可以适当的调整。 24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担当的角色 一个合作学习小组最好是由四五个学生组成。每个学生都应该扮演一个相应的角色,并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这些角色可以是:一个组长,即活动的负责人。他可以组织讨论,领导小组展开活动,或者给其他人部署工作。每个小组需要一名记录员,他负责记录问题的答案或内容。通常小组里还有一个管理员,确保所有小组成员都能得到完成任务所必须的资料。一个监督员,负责检查工作,以确保工作内容正确无误,真实反映小组的意愿。一个宣传督导员,负责确保所有

14、小组成员都积极的参加活动。一个通讯员,负责把小组的成果、发现向全班通报。一个学生可以担当多个角色。 25教师在小组合作性学习中担当的角色 教师应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引导,积极调控,承担好学习促进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 实现合作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和新知识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总体方案,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合作学习。如在电热器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在引起学生对电热器与其他发热设备的优劣辩论时,老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

15、从收集的材料中选取有价值的数据,并对辩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性的启示,给他们“航标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学生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及时表扬有创新的学生,并通过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把游离在小组之外或长时间沉默的成员“拉进”小组的讨论中,促进小组合作有效进行。同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除了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以外,还要和学生一起平等讨论交流,是他们讨论小组中的一分子,比如在排除电路故障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参加小组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学生能完成的任务,教师决不代

16、劳。 无论教师的角色如何变化,始终是“平等中的首席”,都要始终坚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机会,以及解释评价自己思维结论的权利。 26合作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末,它常常和其它的教学组织形式:诸如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基于这点,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必须要十分注重实效性。 261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开展合作学习 物理是生活的学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寻找实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物理教学如果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的话,学生会觉得太理论化、很枯燥,获取知识的面有限,在针对具体生活应用时还是一知半解。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内化”,拓展知识面和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前,教师让学生带着设计好的问题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由于要通过多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