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最佳颗粒分布及评价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471620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最佳颗粒分布及评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泥最佳颗粒分布及评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泥最佳颗粒分布及评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泥最佳颗粒分布及评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最佳颗粒分布及评价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泥的最佳颗粒分布及其评价方法水泥的最佳颗粒分布及其评价方法 江门海螺:曹西强水泥的粉体状态一般表达为磨细程度(细度和比表面积)、颗粒分布和颗粒形貌。水泥产品必须磨制到一定细度状态时,才具有胶凝性。水泥细度直接影响着水泥的凝结、水化、硬化和强度等一系列物理性能。细度状态可用以下方式表达细度状态可用以下方式表达:平均粒径法、筛析法、比表面积法、颗粒级配法。如细度指标(80m 和 45m 筛筛余),主要反映水泥中粗颗粒含量(%);再如比表面积指标(m2/kg ),主要反映水泥中细颗粒含量;而颗粒级配分析可以全面反映水泥中粗细颗粒分布状态,是当前水泥企业调整、控制水泥性能的先进手段。 在水泥粉磨过程

2、中得到的水泥颗粒不是均匀的单颗粒,而是包含不同粒径的颗粒群体。水泥颗粒的平均粒径是表现水泥颗粒体系的重要几何参数,但其所能提供的粒度特性信息则非常有限,因为两个平均粒径相同的粒群,完全可能有不一样的粒度组成(颗粒级配)。 我国水泥标准规定,水泥产品的细度 0.08mm 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 10%。控制细度的方法简单易行,在一定的粉磨工艺条件下,水泥强度与其细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细度值是指 0.08mm 筛的筛余量,即水泥中80m 的颗粒含量(%)。众所周知,64m 的水泥颗粒的水化活性已经很低了,所以用80m 颗粒含量多少进行水泥质量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水泥的真实活性。现在,水泥普遍磨得很细,所

3、以这条标准规定就失去了控制意义。 国外水泥标准大多规定比表面积指标,采用勃氏比表面积仪测定水泥比表面积。我国的硅酸盐水泥和熟料的国家标准已与国外标准相一致。一般情况下,水泥比表面积与水泥性能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但用比表面积控制水泥质量时,却有以下不足不足: (1)比表面积数值主要反映 5m 以下的颗粒含量,数值比较单一。在固定的工艺条件下,控制水泥的 45m 筛余量和比表面积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限制 3m 以下和 45m 以上的颗粒,能够获得良好的水泥性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 (2)比表面积对水泥中细颗粒含量的多少反应很敏捷。有时比表面积并不是很高,但由于水泥颗粒级配合理,水泥强度却很高。 (3

4、)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比表面积不能真实反映水泥的总比表面积。如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水泥比表面积往往会产生偏高现象。 (4)大量的实践证明,掺助磨剂的水泥如果细度下降了,比表面积往往也下降。这可能与水泥的颗粒形貌有关。 平均粒径法、筛析法及比表面积法单一地表示水泥颗粒细度状态,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水泥性能。人们有时采取两种优化组合的方式来控制水泥细度状态,操作简便,控制有效。而颗粒级配对水泥颗粒群体用连续、分区间的尺寸范围来表示大小颗粒的百分含量,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水泥细度状态,是水泥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水泥最佳性能的颗粒级配为 332m 颗粒总量不能65m 和65m 的颗粒则水化很慢,对水泥 28 天强度贡献很小。 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加入助磨剂,可以改善水泥产品的颗粒组成。使用水泥助磨剂后,磨机中的过粉磨现象会减少或消失,因此水泥中3m 的颗粒含量会有所减少,大颗粒的比例也会因粉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水泥企业要组合水泥的颗粒级配则需要结合其他工艺措施才能实现。不同厂家的水泥助磨剂,其配方、选料、生产工艺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厂家的助磨剂,也会因其目的不同,在粉磨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效果。由于不同的助磨剂其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水泥企业在使用时应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