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471571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 分值:120 分)一、一、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23 分)分) 1、默写题(16 分) 、郦道元三峡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 ;描写三峡 夏季景色的句子:;作者在文中最后引用渔者歌“ ”从侧面表现了三峡秋季的凄婉美。(2 分)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的句子: ;而文中直接抒发作者 感情的句子则是:。(2 分) 、 李白渡荆门送别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 ;运用比喻手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写景句子是: 。(2 分) 、我们常用陆游 中的诗句 来表现感到困惑、以为走投无路时,突然见到希望。 该诗中作

2、者还用了诗句 来赞美农家好客热情的纯朴民风。更用 一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2 分) 、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中描写塞上风光的诗: 。该诗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 。作者是 代诗人 。 (2 分)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体现农家劳作艰辛的句子是: ;而从诗句 可看出诗人即使劳作艰辛,也矢志不移,坚定自己的信念。诗人所在,是混 乱的 (朝代) 。 (2 分) 、在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诗歌中,除了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 送行舟”表达了思乡之情,还有哪些诗句是表达相同情感的?试写出两联:, 。, 。(2 分)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诗句 来表达心中有所抱负,却苦无实现

3、的途径。(2 分)。 2、解释词语:(3 分) 略无阙处( ) 虽乘奔御风( ) 相与步于中庭 ( ) 仅如银线( ) 乘骑弄旗( ) 随波而逝( ) 3、翻译句子:(4 分)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二、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47 分)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426 题 (一)(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 ,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元丰六年十月十

4、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解释加点的词语:(2 分)自康乐以来( ) 自非亭午夜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 ) 是日更定( )5、甲文写水的清澈用“清流见底”三峡则用 来写水的清澈。在甲文横线上填入原文。(2 分)6、选出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3 分) 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 A高峰入云 重岩叠嶂 B晓雾将歇 朝发白帝 C青林翠竹 清流见底 D夕日欲颓 不见曦月 7、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3 分

5、) 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 A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贤与能 B将:晓雾将歇 出郭相扶将 C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自:自康乐以来 自李唐来 8、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项( ) (1 分)A古来共谈(谈论) B五色交辉(交相辉映)C夕日欲颓(落下)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奇怪)9、翻译句子:(2 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0、甲文实在是一篇美文,试用自己的语言分析其美在何处。 (提示:可从语言、结构、意境或景色等方面入手) (4 分)11、乙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闲人”的含义是什么?本句包

6、含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1 分)12、两文章都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2分)甲 乙 13、文的作者都因景生情,你是如何看待他们表现出来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评价。(2 分)(二)(二)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

7、”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14、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3 分) 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1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3 分) 请将词义解释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写在横线上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

8、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16、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1 分)方其远出海门( ) 每岁京尹( )为火所焚( ) 四马塞途(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腾身百变 溯迎而上 略不相睹 随波而逝 18、简答(4 分)文中总共描绘了 4 幅画面,分别是:作者在写钱塘江潮时,按照从 到 的顺序,分别从 4 个方面来描写潮,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入下面的横线。( ) ( ) ( ) ( ) 19、请认真阅读下列问题,在文中用“”画出答案。 (2 分)总括全文的句子 第二段中表现教阅场面宏伟的句子侧面烘托江潮之盛的句子 体现吴中健儿“善泅”的句子(三)(三) 王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海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注解】如何:把怎么办 士师:古代的司法长官,其下有乡士、遂士等属官 已之:免掉他 四海之内不治:全国一片混乱(四)日攘一鸡(四)日攘一鸡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