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饲养管理技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471533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饲养管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鸭饲养管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鸭饲养管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鸭饲养管理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鸭饲养管理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鸭饲养管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饲养管理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鸭饲养管理技术鸭饲养管理技术本章教学要求: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肉鸭和肉种鸭的生产性能和饲养管理方法,了解填鸭的过程和主要的鸭病防治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肉鸭生产肉鸭生产一、肉用仔鸭生产一、肉用仔鸭生产(一)肉用仔鸭生产的特点(一)肉用仔鸭生产的特点1、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2、体重大,出肉多,肉质好。3、生产周期短,可全年批量生产。4、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二)肉鸭营养需要(二)肉鸭营养需要当前对水禽营养需要的研究与鸡比较起来还很不深入,很多指标是借用肉鸡等测定结果。(三)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三)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1、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肉用仔鸭大部分采用舍饲。主要有地面散养和网上平

2、养。(1)地面散养:在水泥或砖铺地面上撒上垫料,厚度在 10 厘米左右,若出现垫料潮湿板结等,则需要更换垫料或重新添加垫料。这种饲养方式主要需要注意防止垫料潮湿、氨气浓度问题。饲养密度保持 1 平方米 25 公斤体重。(2)网上平养在地面以上 60 厘米左右铺设金属网或竹条、木栅条。金属网网眼直径 3 周龄前为 10 毫米,4 周龄以上为 15 毫米。采用竹条或栅条时,竹条或栅条宽 2.5厘米,间距 1.5 厘米。这种饲养方式优点是减少日常清洁工作,能有效地减少疾病传播机会,而且饲养密度比较大。饲养密度可以比地面平养高一些,但是如果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会造成啄羽。2、育雏期(03 周龄)的饲养管

3、理(1)育雏前的准备(2)环境条件的控制温度:采用保温伞育雏,1 日龄伞下温度控制在 3032即可,育雏室内温度为 24左右。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保持室温在 1821比较好。在生产实践中,育雏温度的控制还应该根据雏鸭的活动表现来调节。相对湿度:舍内相对湿度第一周以 60为宜,以后随日龄的增加应该逐步降低舍内湿度,3 周以后相对湿度保持在 50左右即可。光照:育雏的前 3 天,保持光照时间在 23 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到 14 日龄以后过渡到自然光照,但最少保证 14 小时的光照时间。通风: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并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人进入育

4、雏室不感到臭味和无刺眼的感觉,就可以。(3)雏鸭的选择和分群饲养将健雏和弱雏分开饲养,能保证出栏的整齐度。雏鸭群也不能过大,否则管理不方便。一般每群 300500 只。(4)饮水和开食雏鸭进入育雏舍,应该尽快饮水,然后再提高雏鸭料,促进雏鸭开食。(5)搞好清洁卫生(6)搞好免疫工作3、肥育期(4 周龄上市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1)营养需要:从 4 周龄开始,换用肥育期饲粮,蛋白质水平低于育雏期,而能量水平与育雏期的相同或略微提高,而肉鸭分句能量水平确定采食量。(2)饲养方式:一般肥育期多采用地面平养。(3)光照强度:肥育期光照不宜过强,采用 5 勒克司的低光照(46W/m2,灯距鸭背 2.4m

5、)对增重和避免啄羽均有利,白天利用自然光,整个夜间照明。育肥期尽量减少鸭子运动量。(4)啄羽问题:当圈舍过于潮湿,饲养密度过大,光照过强或日粮中某些营养成分不足(如蛋氨酸和胱氨酸),生长鸭可能会出现啄羽现象。当出现个别啄羽时,就应该查明原因,马上采取措施解决,并被啄个体隔离单独饲养。(5)饲养密度:4 周龄每平方米 78 只,5 周龄 67 只,6 周龄 56 只,78 周龄 45 只。(6)上市日龄:理想上市日龄为 4245 日龄。如果用于分割肉生产,则以 89 周龄上市最为理想。二、放牧肉用仔鸭生产二、放牧肉用仔鸭生产(一)肉用仔鸭放牧生产意义(一)肉用仔鸭放牧生产意义1、节约粮食2、节约

6、能源3、投资少、成本低4、农牧结合,季节性生产(二)放牧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与放牧技术(二)放牧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与放牧技术1、育雏营地的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选择在溪渠的弯道处;溪渠岸边的坡度愈平坦愈好;营地附近的水稻田中的天然动植物饲料要丰富。2、雏鸭的饲养管理(1)雏鸭的饲料:传统的雏鸭饲料以半生熟的米饭为好,也可用蒸熟的玉米碎粒。放牧饲养的雏鸭普遍使用颗粒饲料饲喂。(2)雏鸭的过夜管理:过夜管理不当常发生挤压,引起雏鸭窒息,出现“烧棚”现象。(3)勤晒垫草,保持干燥。(三)肉用仔鸭生长肥育期的放牧(三)肉用仔鸭生长肥育期的放牧1、选择好放牧路线。2、保持适当的放牧节奏。3、放牧群的训练与

7、控制。三、半番鸭的生产三、半番鸭的生产(一)制种方式(一)制种方式1、杂交方式。公瘤头鸭与母家鸭为正交,公家鸭与母瘤头鸭为反交,正交效果好。2、配种。可以采用自然交配与人工交配两种形式。公鸭的适宜采精时间为2767 周龄。如果采用自然交配,母家鸭 2530 小群饲养,每小群放入 68只瘤头鸭,公母比例为 14。公瘤头鸭应 20 周龄前在母家鸭产蛋之前一个月左右放入母鸭群中,便于公母鸭相互熟识。(二)骡鸭的营养需要(二)骡鸭的营养需要1、能量。生长前期的能量需要量以每公斤日粮含 2750 千卡,生长后期以2900 千卡的代谢能水平为宜。2、蛋白质。生长前期(03 周龄)日粮中粗蛋白质最低需 17

8、,后期(410 周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 14.515。可添加色氨酸,有助于获得最佳生长,并防止弓形腿的发生。第二节第二节 肉用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肉用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肉用型种鸭生产分为三个阶段:育雏期(04 周龄)、育成期(525 周龄)、产蛋期(26 周龄至淘汰)。一、营养水平与饲养标准一、营养水平与饲养标准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一)饲喂量(一)饲喂量一般在 17 日龄自由采食,814 日龄逐渐减少夜间喂料时间,到 14 日龄晚间不喂料,1521 日龄每日饲喂 3 次,2228 日龄每日饲喂 2 次。(二)饲养密度(二)饲养密度1 周龄至少每平方米 25 只,2 周龄为 1

9、0 只,3 周龄 5 只,4 周龄 2 只。(三)光照制度(三)光照制度07 日龄每天提供 24 小时光照或 23 小时光照,有 1 小时黑暗;814 日龄光照时间由 24 小时或 23 小时逐渐过渡到利用自然光照;14 日龄到育雏结束均利用自然光照。(四)称重(四)称重育雏期结束后,体重与规定标准相差不能超过2为最好。如果体重相差较大,必须在育成期进行适当调整。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一)育成期的管理要点是控制体重和均匀度(一)育成期的管理要点是控制体重和均匀度(二)限饲方法(二)限饲方法一种是按限饲量将一天的全部饲料一次投入,早上加料 70,下午加料30;另一种是隔日限饲

10、,把两天的饲喂量在一天饲喂,然后停止一天饲喂。在执行限饲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每一次称重,需要把弱鸭以及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鸭挑出进行单独饲养,等体重达到标准体重,再放到正常的鸭群中;保证同一群的鸭能在同一时间吃到饲料。(三)光照(三)光照原则是不要延长光照时间或增加光照强度,以防止过早性成熟。520 周龄,每日固定 910 小时的自然光照。21 周龄以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直到 26周龄时每天总光照时间达 1617 小时。(四)开产前饲喂量的调整(四)开产前饲喂量的调整从 25 周龄开始改为蛋种鸭饲料,并逐步增加喂料量,可每周增加日喂料量25 克饲料,约用 4 周时间过渡到自由采食,不再

11、限饲。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光照管理(一)光照管理26 周龄到产蛋结束,保持总光照时间 1617 小时。(二)设置产蛋箱(二)设置产蛋箱产蛋箱底部铺上干燥柔软的垫料,垫料至少每周更换两次。产蛋箱于种鸭24 周龄放入鸭舍,在舍内四周摆放均匀。(三)种蛋收集(三)种蛋收集种鸭凌晨 34 点钟为产蛋高峰,早晨要及时收集鸭蛋。(四)提高种蛋受精率(四)提高种蛋受精率公母鸭的配种比例为 14,有条件的可以按照 15 或 16 的比例混养。(五)加强日常生产统计管理(五)加强日常生产统计管理(六)减少窝外蛋的措施(六)减少窝外蛋的措施1、开产前尽早在舍内放好产蛋箱,最迟不得

12、晚于 24 周龄,每 4 只母鸭配备一个产蛋箱。2、随时保持产蛋箱内的垫料新鲜、干燥、松软。3、放好的产蛋箱要固定,不能随意搬动。4、初产时,可在产蛋箱内设置两个“引蛋”。5、及时把舍内和运动场的窝外蛋捡走。6、严格按照作息程序规定的时间开关灯。五、种鸭的选择和淘汰五、种鸭的选择和淘汰(一)育雏期的选择(一)育雏期的选择健雏的选留标准为:大小均匀,体重符合品种要求,绒毛整齐,富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部收缩良好,眼大有神,行动灵活。(二)育成期的选择(二)育成期的选择在 2224 周龄之间对种鸭进行第二次选择,这次选择的重点是配种公鸭的选择,而母鸭主要是淘汰体质特别弱的个体。(三)产蛋期的选择

13、(三)产蛋期的选择母鸭一般在产蛋 10 个月左右,开始出现陆续换羽停产,进入产蛋末期。种鸭的淘汰方式有以下两种。1、全群淘汰。种鸭大约在 70 周龄左右可全群淘汰,以便于管理。2、逐渐淘汰制。在产蛋 10 个月左右根据羽毛脱换情况及生理形状进行选择淘汰。第三节第三节 蛋鸭生产蛋鸭生产一、蛋鸭生产的特点一、蛋鸭生产的特点(一)生产周期长(一)生产周期长(二)饲料营养水平要求较高(二)饲料营养水平要求较高(三)饲养地点相对集中(三)饲养地点相对集中二、商品蛋鸭的饲养管理二、商品蛋鸭的饲养管理(一)育雏阶段饲养管理(一)育雏阶段饲养管理1、品种与饲养方式的选择2、育雏季节的选择。采用圈养方式,依靠人

14、工饲养管理的,原则上可以全年饲养,只是产蛋高峰期,最好避开盛夏与严冬季节。3、育雏的环境条件控制。蛋鸭育雏期温度可较肉鸭略低。蛋用型雏鸭饲养密度可高于肉用仔鸭。蛋用型雏鸭光照控制的目的是控制蛋鸭的性成熟,提高产蛋量。光照时间与肉用种鸭相似。(二)育成阶段饲养管理(二)育成阶段饲养管理蛋鸭育成阶段一般指 516 周龄或 18 周龄开产的青年鸭。1、育成阶段特点。体重增重很快,羽毛生长迅速,并且性器官发育快。这个时期的青年鸭表现出杂食性强,可以充分利用天然动植物饲料。2、限制饲喂。限制饲喂一般从 8 周龄开始,到 1618 周龄结束。当鸭的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时,可以不限饲。(三)产蛋阶段饲养管理(

15、三)产蛋阶段饲养管理1、产蛋阶段特点。在这个阶段,蛋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2、环境控制需求。(1)温度。产蛋鸭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是 1320。(2)光照。进入产蛋高峰以后,要稳定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从1719 周龄开始逐步加长,直至到 22 周龄后,达到 1617 小时为止,以后维持在这个水平上。第四节第四节 填肥鸭的生产填肥鸭的生产一、填肥鸭生产的特点一、填肥鸭生产的特点填鸭是一种快速肥育的方法,主要用于制作烤鸭。二、填肥鸭的营养水平与日粮配合技术二、填肥鸭的营养水平与日粮配合技术填肥鸭的营养水平以代谢能 29003000kcal/kg、粗蛋白质 1415为宜,并要注意矿物质,特别

16、是钙和磷的含量及适当比例。三、填饲技术三、填饲技术(一)填肥鸭的分群(一)填肥鸭的分群(二)填料的调制(二)填料的调制现在的填料主要用水稀释,将混合料加水调成稀粥状,饮水占一半左右。填饲初期可稀一些,后期应调整。为了有利于填鸭的消化,填饲前 4 小时先用水充分地浸泡饲料,用填饲机搅拌均匀以后再进行填饲。当温度较高时,填饲前可不必浸泡或者稍微短时间浸泡即可。(三)填饲量和填饲操作(三)填饲量和填饲操作开始填饲量以每次 150 克水料(水料比为 6238 或者 5644)为宜,一般填饲 8 天以后每次水料增至 350400 克。填饲时间为每昼夜 4 次,填饲时间间隔均匀分配。采用填饲机操作的技术要点是:使鸭体平,开嘴要快,压舌要准,进食要慢,撒鸭要快。第五节第五节 常见鸭病的诊断及防治常见鸭病的诊断及防治一、鸭的病毒性肝炎一、鸭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在 3 周龄以内的雏鸭群。防治措施为疫苗接种和抗体疗法。二、鸭瘟二、鸭瘟不同日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