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研修文章 (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3470410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PDF 页数:142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门研修文章 (1)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海门研修文章 (1)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海门研修文章 (1)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海门研修文章 (1)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海门研修文章 (1)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门研修文章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门研修文章 (1)(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门之行, 一路走下去!犍为一中谢平(1)不与草木同腐五通桥区蔡金镇初级中学谭晓峰(3)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 为学校注入灵魂马边中学刘亢英(5)走近新教育促进新发展犍为县岷东初级中学万顺成(6)让我们从心动变为行动赴海门新教育培训体会乐山市中区土主中学杨树清(9)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乐山市市中区童家学校敖良富 (11)为了教育, 我们再次扬帆起航犍为外国语实验学校吕国平 (13)“变” 则 “通” ,“通” 则 “达”峨眉山市普兴中学罗友强 (16)海门映象: 教育新家园井研县金峰初级中学邱武权 (18)海门新教育, 为我打开一扇窗四川省井研县研城中学汪伟 (20)海门市学习随笔犍为县罗城初级

2、中学岑良君 (22)浅谈学生思想工作海门学习启示井研镇阳学校李俊凯 (25)直面新教育的反思井研研城镇中胡建强 (27)“十二五” 第五期中学校长培训班江苏海门研修反思心得新教育, 想说不爱你也难乐山市市中区关庙中学潘联合 (3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打造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犍为县龙孔初级中学张先锋 (32)感悟名校理思路反思自省谋改进峨眉山市双福镇初级中学李天明 (35)与新教育一道享受教育的幸福峨边县新场乡中心小学李光品 (38)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江苏海门教育研修所见所悟沙湾区太平镇初级中学喻支贵 (40)教师不断学习创新, 教育引领时代发展乐山市沙湾绥山初级中学熊明平 (42)让理想课堂进入

3、我们的校园井研县周坡初中陈力 (44)教育风景美在路上海门新教育研修记犍为县清溪高级中学邹小东 (4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百闻不如一见海门研修启示录行走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研修路上峨眉山市第四中学校唐军 (48)海门 “心” 教育之旅海门之行所见、 所思、 所悟马边第一初级中学李容 (52)他山之石可攻玉海门归来话教学峨边彝族自治县平等乡中心小学王利强 (5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井研县马踏镇初级中学校李永红 (55)扬起新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帆峨眉山市大为中学蔡金伦 (58)目录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江苏海门研修有感普仁学校代志勇 (60)我心目中的新教育研修反思乐山市城南学校杨亚非 (62)

4、践行 “新教育” 、 践行 “新德育”峨眉山市龙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尧冰松 (63)新教育之旅乐山五中曹晓琴 (65)学习、 反思、 实践、 探索犍为县孝姑中学肖高勇 (67)漫话教师成长乐山沫若实验学校许蜀忠 (70)学校文化、 完美教室、 理想课堂 让教育成为一件美好的事乐山市市中区青平学校杨志刚 (72)沿着诗意的方向前行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吕毅 (74)让知识、 生活和师生的生命深刻共鸣的教育沐川县幸福学校阳晓云 (77)学校的味道悟江苏海门外研之行夹江中学薛利霞 (78)时间短暂收获无限海门新教育学习行之感悟延风中学杨超 (80)经验、 反思与成长有感于许卫国老师的教育

5、随笔犍为县榨鼓初中朱宗勋 (82)参观江苏名校内涵发展带给我的启示峨眉三中黄楠 (85)我们寻访新教育江苏省海门市研修启示沐川县永福学校喻洪平 (87)跨步走到新教育的路上赴海门研修的几点思考乐山市第五中学马海波 (90)缔造完美教室开启新教育沐川县凤村学校周立军 (9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德育教育沫若中学王宝安 (94)海门学习感悟峨眉山市教育技术装备站王小涛 (97)新教育带来的新思考峨眉山市龙池中学朱燕红 (99)江苏名校研修的感悟和反思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村乡中心小学赵明科 (101)浅行新教育, 引领学校发展共安中学杨玉兵 (103)海门新教育观感夹江县第二中学校王敬忠 (10

6、5)思想引领文化导向夹江县马村中学刘建林 (107)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梦马边民主中学王辉 (112)东学西鉴, 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沙湾区踏水中学鄢光华 (114)海门之行的启示石麟中学魏永健 (119)卷入有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新生活四川省井研中学颜文 (122)重教学实践、 用生命叙事峨眉二中邱毅 (124)研修促成长反思保提高峨边西河中学黄云钱 (128)行走在教育追梦的路上五通金粟初中毛志其 (130)红尘 “净” 心一位校长眼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峨眉山市黄湾中学童劲松 (133)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乐山市第四中学曹树林 (135)“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探密海门研修启示四川省犍为第二中学虞迟

7、 (138)海门之行, 一路走下去!犍为一中谢平11 月 3 日8 日, 作为乐山市 “十二五” 第五期中学校长培训班一员, 有幸随班赴江苏省海门市开展了异地研修和考察学习。虽然时间较短, 但目之所见、 耳之所闻, 心之所感就像一道道精神大餐, 让我胃口大开, 享用不尽, 收获颇丰: 既聆听了新教育培训中心吴勇老师、 许卫国老师高屋建瓴的精彩的新教育主题报告,也听取了海门市几位具有较高声望的中学校长各有特色的学校专题报告和新教育实验模范教师乔永彪、 夏冬平老师躬耕一线的切身感悟; 既参观了海门市实验学校、 海门市证大中学、海门市海南小学等市区学校, 也考察了四甲中学、 包场中学等乡镇农村中学;

8、 既目睹了沿海城市学校美丽而独具特色的校园, 也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其间还参观了当地颇有名气的教育家、 实业家张謇纪念馆。“全国教育看江苏, 江苏教育看南通, 南通教育看海门” , 走进海门学校, 让人心旷神怡, 如沐春风,海门教育的大气、 严禁、 活力、 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课堂、 踏看校园、 聆听报告、 座谈会互动交流, 使我对海门新教育有了第一手鲜活而厚重的资料, 使我真正解读和理解了 “南通教育现象” ,也让我明白了南通教育在江苏省年年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海门之行串串印迹一、 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其崇高源于它是心与心的交流, 是生命

9、与生命的互动, 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 对每一份生命的尊严和质量的扶植, 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浇灌和浸润。在教育改革的慢慢征途中, 我们一直在探索追寻新教育, 可是什么是新教育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此次走进海门新教育, 认识了一群在新教育路上的追梦者, 他们且行且思, 且思且行; 他们通过新教育成全新生命, 在海门这块底蕴丰饶的乐土上, 为过着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不懈的追求。 新教育之路在他们坚实的步伐下不断延伸在他们眼中, 新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 一股教育激情, 一份教育诗意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 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

10、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 “精神家园” 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 在他们脚下, 新教育是一项教育改革, 一种教育追求, 一项教育实验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 以六大行动为途径, 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在他们校园, 新教育是一种教育行动, 一串脚印, 一个个鲜活的主题缔造完美教室, 聆听窗外声音,营造书香校园, 打造理想课堂, 师生共写随笔, 家校合作共建, 培养卓越口才二、 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环境!朱永新教授提出的 “为了一切的人” 的教育理念, 目标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想实现为了一切人发展的教育理想, 必

11、须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从海门教育来看, 他们积极创设1了一个民主、 和谐、 健康、 有序的社会教育大环境, 从上级行政领导到教育主管部门, 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 从校长到老师, 从家长到学生, 都高度重视优质教育环境的营造, 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真正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国家政策, 形成人人重视、 个个关注、 家校联合、 全社会为之倾情服务的局面。海门在创设育人环境, 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 力度很大, 成效有目共睹。走进海门学校, 你就会感觉到这里的办学条件之优越, 学校设施之先进, 校园环境之优雅、 整体布局之精致, 文化气息之浓厚, 真是无与伦比、 令人羡慕

12、。几天的交流与观察, 我发现海门人为具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而感到格外自豪且倍感动力十足。三、 彰显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步入海门学校校园, 犹如游览风景名胜。学校建筑风格迥异, 外观气派、 假山小桥湖泊, 鲜花绿草碧水, 花木相映成趣, 江南水乡之特点尽显于学校的角角落落。 实验学校中心那一汪碧绿的湖水, 犹如一颗蓝宝石镶嵌于校园中, 湖中波光粼粼, 游鱼嬉戏, 湖畔翠柳婆娑, 花影摇曳, 处处蓬发着生命的气息。 海门的每一所学校又都在努力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打造自己的品牌。 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继承发扬学校的历史传统, 在 “创特” 中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形成学校品牌。 海门学校文化达到

13、了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的境界, 海门的校园已经成为学生发展个性, 锻炼特长的乐园。四、 精彩纷呈的理想课堂!此次考察学习, 我们主要深入的是高中学校, 新教育如可应对高考, 这是我们每一位前去学习的高中校长 (副校长) 尤为关心的一个方面, 也是我们在抓教改和提升质量这对矛盾中面临的一大困惑,我们不敢轻言课改, 甚至在教学改革, 课堂改革等具体环节和细节上都缩手缩脚, 担心改革不成, 适得其反。 于是以教为主, 满堂灌、 题海战术、 时间轰炸, 师生没日没夜, 刀耕火种, 仍乐此不疲。 其实这次我们考察的三所高中, 都是地处集镇的农村高中, 其生源质量并不比我们好, 可他们

14、的本二升学率能达70%以上。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 他们在新教育引领下, 不断的践行高效课堂、 理想课堂, 而且已经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人是他们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课堂是师生生命在场的地方。他们构建了以 “先学、 顺导、 实练、 精讲” 为核心的 “学导式” 课堂教学模式, 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理想中 “简约、 高效、 有趣” 的课堂教学; 他们强调课堂要有 “六度 “: 亲合度、 整合度、 参与度、 练习度、 自由度、 延展度, 这是对课堂最直接、 有效的指导方法, 也是备课上课的执行思想和观课议课的评价标准; 他们在课堂上有意识的隐藏自己, 给学生机会, 给学生时间, 给学生展示

15、的舞台, 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师生互动、 小组交流、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已经成为了课堂常态。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自觉踊跃展示, 找到了自信, 收获了成功; 教师适时引导、 点拨, 既轻松, 又高效。 “要看就看高三, 高三不敢作秀” , 包场中学校长如是说。敢于将高三课堂开放,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底气。海门之行路在脚下一、 激活生命力, 走内涵发展之路。走内涵发展之路是海门人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出的现实而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应和了知识经济时代集约化、 内在化的特点。 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流的现代化的设施, 但这不是一所学校上台阶上档次的核心标志。学校内涵才是最具生命力,

16、最具吸引力的元素。学校核心竞争力不在硬件上, 规模上, 而在内涵上, 管理上。 唯有如此, 学校才能保持有强大的永不枯竭的生命力, 才能真正创造出品牌, 才能不断地把学生、 教师、 学校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二、 积淀学校文化, 发展学校特色。对于办学质量,我们过多强调的管理、师资、生源等显性要素,却忽略一个及其重要的隐性因素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不仅仅指物态文化, 还包括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 深层精神文化, 而精神文2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它包括办学理念、 学校精神, 团队风貌等核心元素。一所学校要创特色, 走出品牌之路, 就是要立足实际, 充分挖掘提炼出自己的学校文化精神内核, 发展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 聚结成学校最重要的财富。 一所学校要有竞争力, 要不断发展, 就是要让学校的特色文化、 精神存乎师生的心灵与骨髓, 让师生找到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并激发出自豪感; 就是要让这种文化、 这种精神融进学校的一草一木, 渗透于管理的每个环节和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