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教学大纲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466824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明清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元明清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元明清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元明清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元明清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明清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明清教学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课程教学大纲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art)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学时:75 学时课程学分:4 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期元明清文学尤其是元曲与明清小说的发展规律与经典之作有深入而系统的理解,并能训练其元明清文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与方法。同时,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提高精神文化素质,树立科学世界观,增强创新意识,成为合格人才。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一一 元代社

2、会和文学概况元代社会和文学概况第一节 社会概况(了解了解)元(12061368)之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政治:黑暗而低能,异族带来异质。经济:城市的畸型发展。文化:元中叶废科举六十余年。文化交融。第二节 文学概况(理解理解)元曲为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话本小说的兴盛。“俗文学”兴盛之余“雅文学”也有一定的成就。第二章第二章 元代元代杂剧杂剧概概说说 杂剧兴盛的内外部原因(理解理解)一、戏曲兴盛的基本前提1,城市2,观众二、元杂剧兴盛原因的几种说法。三、元杂剧兴盛的三大原因。1 艺术原因:各种戏曲因素的积累和发展。2 政治原因:元政府的文化政策3 经济原因:城市的畸型发展剧的体制特点(掌握掌握)

3、2 剧本结构 杂剧角色 杂剧演出杂剧作家作品(了解了解)一、作家作品统计钟嗣成录鬼簿等记载二、元杂剧的历史分期。1、第一期(12341276)。2、第二期(12771340)。3、第三期(13411367)。(介绍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三、元杂剧分类1 朱权太和正音谱的分类法。2 张庚中国戏曲通史的分类法。以题材分类。以角色分类。以风格分类。以语言分类。第三章第三章 关关汉汉卿与卿与 窦窦娥冤娥冤 (掌握)(掌握)关汉卿的生平事迹窦娥冤的演化过程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窦娥冤第三折在全剧中的重要作用中西悲剧观比较一一一 王王实实甫与甫与 西西厢记厢记 (掌握(掌握)王实甫的生平事迹西厢记的演化过程

4、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长亭送别”分析西厢记的艺术成就西厢记研究概况一一一 元代南元代南戏戏(理解)(理解)南戏的形成与发展3高明的琵琶记四大南戏(荆、刘、拜、杀)第六章第六章 明代文学明代文学第一节 明代社会与文学概况(了解了解) 明(13681644),历时 280 年。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与专制暴烈(以内阁制取代宰相制度)明中叶的经济繁荣与道德危机明后期的动荡不宁与思想激荡明代文学概况(了解了解)明前期文学(明初成化末年)的衰微期(台阁体)明中期文学(弘治到隆庆)的复兴期(吴中四才子、前后七子、唐宋派)明后期文学(万历到明末)的高潮与挫折(李贽“童心说”、袁宏道“性灵说”)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与

5、晚明小品第二节 中国章回小说概述(理解理解)第七章第七章 三国演三国演义义 (掌握)(掌握)作者(罗贯中)的生平事迹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赤壁之战”分析曹操形象分析一一一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与影响第八章第八章 水水浒传浒传 (掌握)(掌握)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与作者水浒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水浒传的主题梁山三勇士(武松、李逵、鲁达)形象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与影响第九章第九章 西游西游记记 (理解)(理解)西游记的成书与作者西游记与神话异同论“大闹天宫”与孙悟空形象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与影响第十章第十章 金瓶梅金瓶梅 (理解)(理解)金瓶梅的作者与版本4金瓶梅的故事情节西门庆形象分析(重点、难点)潘金莲形象

6、与性文化分析(重点)第五节 金瓶梅艺术成就与影响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明代明代传传奇与奇与汤显汤显祖之祖之 牡丹亭牡丹亭 (掌握)(掌握)第一节 明代传奇发展概况第二节 汤显祖生平第三节牡丹亭故事来源杜丽娘艺术形象分析“惊梦”艺术赏析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其他文学作品(了解)其他文学作品(了解)第一节 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两拍”)明代民歌晚明小品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清代文学清代文学第一节、清代社会和文学概况(了解了解)一、清代社会概况 清(16441911),历时 267 年。 清政治文化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自清人入关至雍正末年(16441735)为前期;自乾隆初年至道光十九年(17361839)为

7、中期;自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到宣统三年辛亥革命(18401911)为后期。前中期有“康乾盛世”之称,后期受外来文化冲击。 文学概况 文化大专制与文化大总结(古今图书集成、 金唐诗、 康熙字典、 四库全书等编修出版) 传统文论的兴盛与传统文学创作的式微。 古典小说的发展与小说界革命的兴起。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聊聊斋斋志异志异 (掌握)(掌握)蒲松龄的生平事迹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聊斋志异与人鬼狐妖的艺术世界(重点)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掌握)(掌握)5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事迹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讽刺小说的艺术构成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8、红红楼梦楼梦 (掌握)(掌握)曹雪芹的生平事迹红楼梦打破传统的小说艺术“宝玉挨打”分析一、 “宝玉挨打”在全书中的地位二、如何组织小说情节高潮三、 “宝玉挨打”所展示的思想内容第四节 王熙凤悲剧形象分析“黛玉葬花”的艺术价值薛宝钗的“冷香丸”红学略述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清代清代戏剧戏剧(了解)(了解)洪昇与长生殿第二节 孔尚任与桃花扇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清代清代诗诗文(了解)文(了解)散文流派与创作诗词理论与创作民间文学三、学时分配课程时数分配 章节教学内容 讲授学时实验学时第一章 元代社会概况与元代文学2 课时第二章元代杂剧概说6 课时第三章 关汉卿与窦娥冤4 课时第四章王实甫与西厢记6 课时第

9、五章元代南戏2 课时第六章明代社会与文学概况2 课时第七章三国演义6 课时6第八章水浒传4 课时第九章西游记4 课时第十章金瓶梅4 课时第十一章明代传奇与汤显祖之牡丹亭6 课时第十二章其他文学作品4 课时第十三章清代社会和文学概况2 课时第十四章 聊斋志异4 课时第十五章儒林外史4 课时第十六章红楼梦10 课时第十七章 清代戏剧自学第十八章清代诗文5 课时四、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讲授为主,兼之课堂讨论,辅之以音像教学手段,有条件时多搞多媒体教学。五、考核方式:元明清文学为本科四年级之课程,为期一学年,第一学期末考查,第二学期末考试,出 AB 卷,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校出版社,1999 年 8 月。2、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 7 月版。3、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3 月版。4、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 11 月版。参考文献: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2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3 朱一玄中国小说史料丛刊4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5 张庚主编中国戏曲通史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7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