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463865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 李国杰 一,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自明,但在中国、特别是在大家都在讲自主创 新的今天,要不要强调技术转移,特别是要不要强调大学/科研机构对企业的技 术转移(本文重点讨论创新价值链上不同环节之间的技术转移,不讨论企业之 间的技术转移) ,已成为一个必须澄清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现在强调企业是技术 创新的主体,就是纠正过去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错误,闭口不再谈技术 转移,以为这是全国科技大会的主要精神。最近中央电视台宣传企业的科研成 果,往往要突出企业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似乎用了一点别人转移的技术 就不那么自主了。在某

2、报的一篇文章中,把科研院所比喻成主力部队(企业) 的“侦察连”和“兵工厂” ,并称这是最佳组合。我认为这种比喻不十分恰当, 不能深刻地阐述技术转移的本质内涵。以上这些看法可能没有全面理解全国科 技大会的精神,也不符合自主创新的内在规律。 从宏观上讲,自主创新应包含知识创新(或者叫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 大部分。大学与科研单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的 企业过去对研发的投入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中央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 主体,一方面是激励企业重视研发,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其应有的主体 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学和科研单位选择好自己的定位,不要越俎代庖, 做一些自己并不很

3、擅长而企业更适合做的开发工作。中央明确要求国家科研机 构要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要求科学院成为科技事业的国家队和火车头,要求 大学发挥基础与生力军的作用。侦察连、兵工厂显然起不到骨干、引领、火车 头和生力军的作用。对技术创新而言,了解市场信息、确定主攻方向的所谓 “侦察连”的工作应该是企业的任务。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主要作 用之一是“技术转移” 。我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还需要若干年的发展过程, 目前大学和科研机构不但不能退出技术创新,而应要求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强核 心技术和竞争前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帮助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国家创新体系就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

4、者以及政 府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循环流转。科学技 术知识流动的效率和方向直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除了管理要素 之外,当代高技术企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是技术知识和资金,技术知识应当像资 金一样流动起来。实际上整个创新链本质上是实现资金和知识的转换。大学与 科研机构是“Make Knowledge”的地方,主要实现将资金变成新知识的科学 创新(知识创新) ;企业是“Make Money”的地方,主要实现把知识变成钱的 技术创新。如果割裂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或一个大学试图自给自 足包打天下,整个创新链就断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必定不会有很高的水平,大 学和政

5、府科研机构也不可能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分工与交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理解技术转移的必要性要从理解分工 和交换的意义开始,因为技术转移就是把知识当成一种商品进行交易和经营。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国人的思维至今还受小农经济 的束缚,习惯于自己从头做起和一竿子做到底,习惯于万事不求人。我们在宣 传贯彻自主创新精神时,一定要同时宣传贯彻开放合作的精神,宣传贯彻技术 知识要流动,创新才有活力的科学发展观。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到 2020 年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要从目前 的 50%降到 30%以下。请注意,这一要求不能反过来理解成企业的技术自给率 要达到 70%以上,

6、因为这里面还包含国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国内大学、科研 机构之间的技术转移。事实上,我国国内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规模已相当大。 2001 年,在国内技术市场上企业已超过科研院所,成为最大的技术供给者。 2003 年国内共签订技术合同 26.8 万项,成交额 1049 亿元,2004 年成交额 为 1334 亿元。如果此统计数据准确,我国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的支出已超过企 业自己研究开发的支出。但上述统计数据也表明,平均每一项技术合同只有 40 万元左右,远低于同年对外引进技术的合同平均值 1558 万元(2004 年共签引 进技术合同 7139 项,金额 134.5 亿美元,合人民币 1112 亿元)

7、 。这说明我 国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主要是一些价值不大的小技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 国企业技术知识的产出水平还不高。 强调企业之间、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之间要加强技术转移的一个重要理 由是,近几年来高技术产品(特别是信息、生物、纳米、航空航天等领域)的 技术复杂性明显增加,产品的技术突破需要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技术集成,一 个企业已很难独立完成。全球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变化,已迫使企业从内部的 垂直集成转变为横向集成,一方面要增强自身某一方面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 要加强外部资源的利用。以几家大的跨国公司为例,IBM 公司每年的技术转让 收入高达 11 亿美元,朗讯公司 5 亿美元,PHILIPS

8、公司 4 亿美元;相反,微 软公司每年购买技术支出 15 亿美元,惠普公司支出 4 亿美元,SONY 公司支出 3 亿美元。这说明各大公司都在做技术的大量买入和卖出。 比较美日两国的高技术企业发展,可以发现技术转移的巨大作用。由于二 战中日本大企业与军方联系密切,陷得很深,战后日本大学纷纷远离企业,大 学一般也不设技术转移办公室。因此,日本只能从美国大学和企业获取技术,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企业的发展。相反,美国企业和大学、政府科研机构之 间有密切合作,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几乎都设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大大提升了 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在促进国内技术转移方面,美国近几届政府都采取了旨在 促进国内技术转移

9、的技术政策。联邦政府设立了许多机构以促进科学技术知识 的流动,如联邦技术转移公司(FLC) 、全国制造科学中心 (NCMS)、半导体研 究组合(SEMATECH) 、以及 NSF 资助的工程研究中心 ERC 等。经济学家的研 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80 年代以来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不是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而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扩散和应用,因而国家创 新能力的加强主要是知识扩散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创造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是上游连接下游的简单线性关系。 创新活动有点像足球赛一样动态变化,每一个运动员都可能进球。企业的技术 创新活动也会提炼出科学问题

10、,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科学有时就在技术旁边。 从统计上看,科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周期在缩短,但就信息领域而言,真正对 一个行业有重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一般需要 10 年以上的研究,只做短平快的 开发研究很难成为行业的领头羊。由于 30 多年的计划经济影响,我国数十万 高素质的研究人员主要分布在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这是我国的一笔宝贵财富, 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核心技术,通过高效率的 技术转移机制,使企业尽快具有领导技术潮流的竞争力。二,技术转移是我国创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创新体系包括许多方面的工作,从科技发展战略到政策法规等等,但 核心是三件事: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1、,二是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 创新能力(若干年内还要加强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 ,三是有效的 技术转移。尽管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都很弱,但我国创新体 系最薄弱的环节是技术转移。下这样的结论不是主观臆断,多少有一些根据。 根据之一是国外对中国的评价。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排名,我国企业 获得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的机会与能力,在所评国家中一直排在最后几名。根 据之二是我国至今没有一部技术转移法,从事技术转移的专利分析师极少,事 业单位成立非营利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还受到现行法律的限制,国家预算也几 乎没有考虑技术转移的大量开支。根据之三是我自己做曙光计算机和龙芯 CPU

12、产业化的深刻体会。不管曙光机还是龙芯芯片,要把一项核心技术变成占有较 大市场份额的产品,除了科研单位自己去实现产业化外,似乎找不到别的技术 转移途径,而且产业化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十分艰难。相对于大家公认十分困难 的龙芯 CPU 研制,我们感到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更加困难。通过 20 年的科 研与产业化探索,我深深感受到我国的技术转移确实是最 薄弱的环节。 所谓加强自主创新是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样,所谓技术转移本质上 是转移掌握某种过去未知技术的能力,使企业能自主地实现其商品化。这里特 别要强调能力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我国过去引进过不少技 术,但引进生产线的企业往往知其然而不知

13、其所以然,实际上掌握该技术的能 力没有转移。真正的技术转移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我国吉利汽车 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就是得益于与国外公司合作中自觉学习获得的技 术转移。我们不能指望仅仅通过国家多拨科研经费给企业自己做开发,原来不 重视研发的企业就会很快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讲到自主创新和技术转移,人们首先就想到大型骨干企业,似乎只有大 企业才有能力有动力做成技术转移。而事实上,国际上技术转移的惯用模式是 先将技术转移到创新型的小企业或中型企业。据统计,我国 65%的专利、80% 的新产品来自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风险投资支持下,一小部分 start up 企 业可能通过 IPO 上

14、市,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更多的小企业可能被大企业兼并, 大企业往往是技术转移的最后归宿。大企业对初始的技术转移兴趣不大,一方 面是因为营业额几百亿的企业犯不着为几千万元以下的小业务操心,另一方面 是因为大企业是现有技术的既得利益者,如果创新的技术可能影响甚至颠覆其 主营业务,大企业一般会首先维持其现有业务。所以大学和科研机构要转移技 术,start up 公司要发展,只能寄希望于风险投资。但我国的 863 等科研计 划产出的技术绝大多数还不在风险投资公司的视线之内,因为风险超过他们的 预期。这就造成所谓科研成果和投资者支持之间的死亡之谷(Valley of Death) 。为了躲开死亡之谷,有些

15、人建议大学与科研机构做更靠近市场的研究 开发,这种急功近利的思路已对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正确的途径 应该是在国家的引导与支持下,加大对技术转移的投入。政府应承担比风险投 资商更大的风险,加大种子基金和证明基金的投入,为风险投资培育和提供更 多的可选“项目” ,这正是技术转移的关键和难点,也是它的魅力 和威力。三,技术转移的关键是人的合作交流 由于技术知识存于人的脑子里,特别是一些隐性知识(know how),不能 用文字或编码表达,只能通过人的交流才能转移。因此,技术转移的核心是科技人员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也包括按合理程序进行的人才转移。英国知识产权 协会主席、以技术转移为主业的国际知

16、名企业英国技术集团(BTG)前 CEO Lan Harvey 最近来华访问时,我曾当面问过他做技术转移的主要经验,他强 调了两个 95:95的技术转移发生在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直接合作研究 开发过程中, 只有 5的技术转移通过技术许可或创办新企业实现;更进一步, 在这后一种 5%的技术转移中,其中 95是技术许可(主要是专利许可,即 License) ,只有 5是创办新企业(start up company)。也就是说,通过 创办新企业实现技术转移只占 0.25。由此可见,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 办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或其他形式的技术转移模式是多么重要。 最近媒体上有一种观点:产学研合作会导致学科堕落,只有远离市场才能 使学术独立发展。这可能是对前一段时期国内科研工作急功近利的矫枉过正的 看法。对纯数学、理论物理等基础研究,也许不要强调产学研合作,应更多强 调发现本学科的新知识和科研人员的好奇心,但对于应用研究和工程型较强的 学科,应当重视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不等于急功近利,而是技术转移的主 要形式。 我国技术转移十分薄弱还表现在缺乏促进技术转移良性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