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教学大纲(财政专业)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463037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21 大小: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教学大纲(财政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财政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财政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财政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财政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教学大纲(财政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教学大纲(财政专业)(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财财 政政 学学 教教 学学 大大 纲纲开设系(部):财政系开设系(部):财政系教学对象:财政学本科专业2003 年 7 月修订2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财政学是财税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专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对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初步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类财政现象,了解财政体制及管理,掌握财政运行规律,理解政府的财政政策,了解国内外财政理论的前沿问题和学术动态。能够运用财政理论分析现实经济及财政问题为经济管理决策、经营和核算服务,为进一步学习财政、税收方面的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让学生了解

2、和把握如下几个问题:(1)财政与公共财政的特征;(2)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必要性;(3)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4)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5)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具体分类、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和支出分析方法等;(6)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具体分类、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等;(7)税收原则,税制结构以及税收体系;(8)国债理论、国债的功能、国债的负担与限度和国债制度;(9)国有资产管理与财政投融资管理; (10)财政管理体制的本质和主要内容(11)财政政策设计的基本原则、具体思路和具体手段;(1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搭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3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教学内容组织方式(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

3、重对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介绍与分析;(2)学生在学习(预习、听课和复习)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尽可能使用案例教学;(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并将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之中;(5)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不同观点的介绍,方法上注重启发式;同时,应注意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方式;(5)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到实际部门或在模拟实验室亲身体验财政实践活动。4教学课时及其分配教学课时及其分配本门课的教学课时及其分配如下表所示:财政学财政学教学课时安排表教学课时安

4、排表财政专业财政专业章章 节节 名名 称称授课授课学时学时讨论讨论学时学时实践实践学时学时第一章 导论3第二章 公共需求、公共品与公共选择42第三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职能42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3第五章 政府购买性支出22第六章 政府转移性支出42第七章 财政收入概论2第八章 税收原理3第九章 税收制度613第十章 国债原理31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413第十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2第十三章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预算管理体制52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3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41合计合计52128总计总计725考核形式考核形式财政学作为财政专业的核心课,其考核形式一般采用考试形式,考试可

5、采用闭卷或口试形式,试卷采用统一命题,其试题类型有: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判断分析、计算、问答、论述、案例分析等八类题型,在五套试卷库中予以体现,题量以两个小时为准,分值分配如下:名词解释:1012 分;填空:810 分;简答:1012 分;判断分析:810 分;计算:810 分;问答:1216 分;论述:1624 分;案例分析:1015 分。口试由任课教师负责命题,教研室主任审查,系分管主任批准。教材教材本门课指定教材为:财政学 阮宜胜 主编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3)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1 财政学 陈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2 财政学 将洪 上海三联书店(1998.3

6、)3 财政学 储敏伟 杨君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4 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 彼德.M.杰克逊 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1)5 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 詹姆斯.M.布坎南 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0)6 公共支出管理 A.普雷姆詹德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6.)7 公共支出 冯秀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8)8 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 桑贾伊.普拉丹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4)9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 何振一 阎坤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0)10 西方财政 刘友法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6.)11

7、公共经济学 (第二版) (美)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 (英)安东尼B阿特金森 上海三联书店(1992.2.)612 公共部门经济学 (美)鲍德威 威迪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13 公共部门经济学 (英)布朗 杰克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14 财政学 (美)罗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7第一章第一章导导 论论本章共有三个问题:财政的概念、财政理论的发展、财政学学科体系。第一节第一节财财 政政 的的 概概 念念本节主要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一、一、 观实中的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观实中的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1、财政现象、财政现象2、财政问题、财政问题积极财政政策问题、分税

8、制财政管理体制完善问题、农村财政分配关系调整问题、税制改革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收入调节问题。3、财政是什么、财政是什么财政是分配。财政不是生产、交换和消费。财政不同于一般性分配。一般性分配有两大特点:一是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二是遵循自愿性原则。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一般性分配是在生产、流通领域进行的分配,因此属于初次分配的范围。财政是一种特殊的分配。以国家为主体。非等价交换,即无偿分配。非自愿分配,即带有强制性。财政分配属于再分配范畴。4、财政分配的活动范围、财政分配的活动范围财政主要有三大类分配和管理活动:第一,筹集财政收入。 第二,安排财政支出、提供公共商品 第三,对国民经济的监督、管理和宏

9、观调控。 二、财政的产生二、财政的产生财政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存在财政分配的对象、财政分配的主体和财政分配的目的。1、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没有剩余产品就不会有财政。这是因为:第一如果没有剩余产品就不可能有独立于直接生产过程的财政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第二,如果没有剩余产品,就没有可供财政分配8的对象。2、国家的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国家的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和政治前提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如果没有国家,就没有财政分配的主体,也就没有财政。3、财政产生的根源是公共需求、财政产生的根源是公共需求财政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公共需求

10、。人类社会有两大需求: 即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私人需求主要由私人商品予以满足,公共需求则由公共商品予以满足。三、三、 财政的概念和特征财政的概念和特征1、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观象。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观象。财政的这一定义包含有三大要素:(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求。满足公共需求是国家和财政产生的根源。 (3)、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价值。尽管在形式上财政分配的对象,可能包括全部社会产品价值,但实际上都是对剩余产品价值分配的转化。2、财政的特

11、征、财政的特征与一般性分配相比,财政分配有三大特征:一是强制性。财政分配不遵循自愿性原则,它是依据国家政治权利进行的强制性分配;政府行为一旦发生:参加者都要接受,无法选择。 二是无偿性。财政分配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国家不需要有等价物也可以参与分配。 三是国家主体性。一般性分配的主体可以不是国家,但不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分配不是财政分配。财政分配必然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分配。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理论的发展(略)财政理论的发展(略)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学学科体系财政学学科体系本节主要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一、一、 经济学体系中的财政学经济学体系中的财政学9财政学与经济学有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分支

12、,后者则是前者的理论基础。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效率的学科。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l、经济学的层次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层次及研究对象(1)宏观经济学: 以社会的总体经济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运行及其内在联系。(2)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微观主体(如个人、企业等)的经济活动和内在规律。(3)部门经济学: 以特定部门的经济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如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财政学属于部门经济学的一种,但它是关于一个特殊部门-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学科。二、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二、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财政学主要研究以

13、下四个方面的问题l、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支出范围2、政府行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3、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和现实依据4、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三、三、 财政学理论体系财政学理论体系第,财政的基础理论。主要介绍财政学的基础理论,其中包括公共商品理论、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理论、政府与市场理论、财政职能、公共选择等。第二、财政支出理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主要分析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效益。分别介绍财政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第三,财政收入理论。财政收入是财政的又一基本分配活动。主要分析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介绍税收原理和制度、分别对公共收费和国有资产收益进行了论述。第四,财

14、政宏观管理理论。这主要从宏观角度论述财政管理的丁具、制度和政策等内容。主要介绍政府预算及管理、论述公债制度和管理、论述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介绍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一般理论。10第二章第二章公共需求、公共品与公共选择公共需求、公共品与公共选择本章共有四个问题:公共需求,公共品及特征,公共品的提供和生产,公共选择理论。第一节第一节公共需求公共需求本节主要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人类社会的需求总体上可以分成两种,即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一、私人需求一、私人需求(一一)私人需求的分类私人需求的分类私人需求,是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私人需求,是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

15、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私人需求是人类社会所存在的最普遍的现象。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求,需求是人们的本性。私人需求多种多样又有多个层次。需求的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志或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划分:l、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把人的需要分为四种:物质需要(即对物质使用价值的需要),运动和活动的需要(对劳动、体育、娱乐等方面的需要),与别人关系的需要(对爱情、社交、友谊等方面的需要)和文化需要(对知识、艺术、思想、健康等方面的需要)。2、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分为对生存资料的需要、对发展资料的需要和对享受资料的需要。3、斯大林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两大类,即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4、美国心理学

16、家 A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要按照发生的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成就需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成就需要。要。(二二)私人需求的特点私人需求的特点私人需求有三个基本特点:一个是受益的内在性一个是受益的内在性。一方面,一个人需求的满足不会使他人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当用于满足需求的物品有限时,一个人需求的满足则同时排斥其他人需求的满足。二是需求的分散性,即需求的主体不具整体性,二是需求的分散性,即需求的主体不具整体性,即使多个主体都具有某种需求,但其中一个主体需求的满足并不意味着其他主体也能得到满足。三是私人需求三是私人需求主要是依据个人偏好,通过市场购买来实现。主要是依据个人偏好,通过市场购买来实现。11二、公共需求二、公共需求(一一)公共需求的定义公共需求的定义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