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学术资料-国民经济理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462820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学术资料-国民经济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学术资料-国民经济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学术资料-国民经济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学术资料-国民经济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学术资料-国民经济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学术资料-国民经济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学术资料-国民经济理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刘伟/蔡志洲【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网络来源】/F10【学刊期数】2008年07期【论文经济学动态(京)2008年4期第1419页【作者简介】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蔡志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内容提要】 宏观经济的失衡的特殊性,对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长期而言, 我国经济潜在着通货紧缩的威胁,但就短期而言,却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中引起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需求和供给因素的现实分析和经 济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等特殊因素对我国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影响,指出治理通货 膨胀必须在需求和供给方面同时采取措施,既

2、要治理通货膨胀,也要防止通货紧缩, 尤其应该重视深化市场化改革,理顺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环境。在宏观调控 中,应注意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均衡。 【关 键 词】供求失衡/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就业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的失衡有其特殊性:(1)在需求方面结构性失衡突出,即固定资 产投资需求增长过快,但同时消费需求增长乏力;(2)在供求相互关系方面,总量上的 通货膨胀已经形成,但同时市场相对过剩及失业率上升的矛盾突出;(3)在内外经济 的相互协调方面,外需(出口)增加迅猛,严重加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同时内需 不足的矛盾仍有待缓解(刘伟,2007)。上述宏观失衡的特殊性

3、之所以存在,有其深刻 的体制原因和发展背景。这种宏观失衡的特殊性对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并对治理现阶段通货膨胀提出了特殊的体制和政策要求。一、我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通胀压力和通缩威胁就长期而言,我国经济潜在的通货紧缩威胁是巨大的。出现通缩的主要标准通常有 两个,一是价格指数持续负增长,考虑到统计误差,一般物价上涨率在2以下即为 负增长,或者说进入物价负增长的临界状态;另一是经济持续负增长,也就是持续地 衰退,考虑到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一般不会出现负增长,但会产生衰退现象 ,比如市场需求疲软及相应的相对产品过剩及产能过剩,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的失 业率的持续攀升,甚至显著地超出通

4、常所说的失业警戒线(7)等,对于这些,必须 予以足够的重视。一般而言,严格意义上的通缩是指上述两个负增长同时出现,但如 果出现其中一个负增长,如价格指数持续在2以下,即使GDP仍然保持正增长,但 失业率显著上升,或出现其他严重衰退现象,那么就可以认为是出现通缩的迹象了。表1 1996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年份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1996 108.31997 102.81998 99.21999 98.62000 100.42001 100.72002 99.22003 101.22004 103.92005 101.82006 101.52007 104.81998年以

5、来平均指数 101.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6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上,但到了1997年 就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从1998年开始我国出现了长期的通货紧缩。从1998年到2007 年这10年间,大部分年份(8年)我国物价上涨幅度是处于通货紧缩临界值(2)以下的 ,只有2004年(3.9)略有超出,2007年较为显著(4.8),但相对应于同期的经济增长 率(2004年为10.1,2007年为11.4),仍然可以说是高增长、低通胀。而从1998年以 来的年均消费价格指数(101.1)来看,明显看出10年来我国的消费价格的整体变动处 于通缩的临界状态以下。

6、而在这一期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9.42,在这么长 的时期里保持如此高的增长和这么低的通胀,在战后的各国经济发展中是罕见的。与这种临界以下的状态相对应,价格通缩还有一系列经济衰退的事实作为支撑:(1) 消费品市场长期低迷,消费需求疲软,总体上内需不足。整个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增 长拉动效应相对偏低的格局仍然存在,尽管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时期,各国投资需 求的增长速度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于其他发展时期也相对较高,但我国现 阶段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无论是与当代市场经济的约束下 ,相对迟缓的消费需求增长必然从根本上对投资需求产生约束,并由此形成过剩的 固定资产投资。(2

7、)失业率不断上升,而且是在经济增长上显著提高的条件下,失业 率不仅不下降反而几乎是成倍地增长。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例,在1998至2002年期 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2,同期的年失业率仅为2强,但2003年以来年均经济增 长率达到10.6,失业率却显著提高,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1.4,但城镇登 记失业率却达到了4.1。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工业化的深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 提高,资本排斥劳动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二是现代化的深入,科技服务业领域;三 是市场化的深入,竞争不断加剧,竞争性效率的提高对劳动的排斥,特别是使隐蔽性 失业迅速显性化的过程更加突出;四是城市化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

8、移;五 是社会经济的就业压力。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新带来的就业岗位 为240万左右,而进入21世纪,GDP每增长1则只能带来9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朱 之鑫,2004)。产品过剩及相应的产能过剩矛盾日益尖锐,消费品普遍过剩,特别是工 业消费品库存积压日益严重,投资品严重过剩,除了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过快直接相联系的煤、电、运、油等原材料、能源、动力外,相当部分的投资品过剩的局面在不 断加剧。而且特别要关注的是,我国制造业当中许多企业的设备存在着相当严重的 闲置,或者说是生产能力远未达到生产设计规模的条件下,其产出已经面临日益严 重的市场相对过剩,这本身表明,相对市场需求而言,生

9、产能力过剩的矛盾日益显露 。甚至前些年紧张的电力都有可能出现相对过剩。在2003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 经达到4.4亿千瓦,超过同期日本2.8亿千瓦约1.6亿千瓦,截止2007年底,更是突破7 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伴随着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固定资产投 资规模的调控、单位能耗水平的降低等,相对于我国的GDP规模,如此巨大的发电装 机容量,很可能表现出相对过剩。(3)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 长越来越快,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而高收入群体的特点是消费倾向 低。本来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是高的,财富增加后用于现值消费的比例应该是较 大的,但由于对未来的担心,

10、越是没有钱的群体越不敢花钱。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 面: 上述三个方面的客观事实表明,我国自1997年底以来大多数年份的价格指数低迷, 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价格现象,它反映出我国经济蕴藏着进入通缩甚至衰退的危险和 压力,只要上述经济事实的客观存在是长期的,特别是失业率升高的长期压力和产 品及产能过剩的普遍性客观存在,通缩的可能就不可低估。与通货紧缩威胁的长期性相对应,从经济周期性特征上看,2008年可能是我国进入 通胀周期性压力最大的年份。如果说从2003年以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住宅和房地产价格已经先后开始上涨,那么进入2007年以后,这种价格波动开始延 伸到其他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2

11、007年,按我国初步核算的GDP计算的平减指数,物 价总水平的上涨达到4.98,而消费价格指数(CPI)已经达到了104.8,按照一般国际 标准(超过3),这已经是形成了值得关注的通货膨胀,或者说,通货膨胀已经从结 构性转化为总量性了,只是尚未达到极为严重的地步。2004年我国的CPI也达到了10 3.9,但通过宏观调控,特别是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很快便降了下来。2005年和2006 年CPI的涨幅都落到了2左右。2007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则难以在短期里迅 速降低,因为目前的通胀更具周期性特征,而这种周期性特征既受经济发展因素的 影响,又受体制性因素影响;既有长期因素作用,又有短期因素作

12、用;既有需求方面 的因素,又有供给方面的原因;既有其一般周期性的特征,又有其特殊阶段性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大体上经历过三次较大的通货膨胀,而每一次又都 有其不同的体制和增长性的原因。第一次通货膨胀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1979- 1985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体制下,中国对商品价格实施着严格的管制,物价 的变动只服从于政府指令,与市场供求无关。历史数据表明,1951年到1979年,我国 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幅度不到20,年均上涨幅度不到0.7。在这一期间,除1961年因商品极度紧缺使物价上涨了20以上外,其余年份价格水平与价格关系是长 期固定的。虽然商品供应十分短缺,但由

13、于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供给不足形成的 供需失衡不能表现为价格上涨,而是表现为票证经济和排队经济。从1980至1984年, 政府采取以调为主,调放结合的方法,由农村到城市,由农产品价格到工业品价格, 由消费品价格到服务品价格,先调后放,层层推进,实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价格体制 的第一次革命。这一阶段出台的价格改革项目主要有:逐步提高和放开农产品收购 价格;提高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逐步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零售价格;逐步放开 日用工业小商品价格等。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还没有开始编制消费价格指数,价格 总水平的变动是用零售价格指数反映的,从1980年至1985年,中国的零售价格指数 为102.0、

14、106.0、102.4、101.9、101.5、102.8、108.8;而到了1985年,中国开始公布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当年的指数为109.3。从这一时期序列可以看出,在这一期间,价格总 水平变动幅度较大的年份有两个,一是1982年,一是1985年,零售价格的变动分别达 到了6.0和108.8。第二次通货膨胀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 1989年)。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价 格改革也逐渐由生产资料的价格改革扩展到生产资料的价格改革,价格改革的方针 也开始以由以调为主逐渐变为以放为主,放调结合。经过1985年的通货膨胀后,我国 的价格指数

15、有所回落,CPI由1985年的109.3下调到1986年的106.5和1987年的107.3。 这时候,我国进行了一次价格闯关,其主要特征是继续提高计划内生产资料价格,放 开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全面实行双轨制。与此同时,放开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消费 价格、改革粮食统购电视机、电冰箱等大件耐用品价格;放开名烟名酒价格等等。198 6年至1989年,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6.5、107.3、118.8和118.0,出现了改革 开放后第二次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第三次通货膨胀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1992- 1996年)。1992年,我国进入一轮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固定资产投资迅速上升。1992

16、年 到199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分别为44.43、61.78、30.37、17.47 、8.85。而对应年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为106.4、114.7、124.1、117.1、108.3。 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带动了后续年份的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这一现象 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再一次得到了反映。从这三次较大的通货膨胀的长期效果来看,它们推进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为理顺 各种价格关系、促进中国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上世纪80年代 的价格体制改革,我们就不可能在进入90年代的时候,摆脱由于短缺为我们带来的 票证经济,同样地,如果没有90年代初的价格波动,我们就无法完成始于80年代中期 的生产资料的价格闯关,也很难更进一步地开展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 造。但是应该看到,剧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