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用法指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42914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用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语用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语用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语用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语用法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语用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用法指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语用法指导例四: 他俩 50 年前是好朋友, 没想到半个世纪以后在他乡萍水相逢。修改:删除前面的“全身”例二: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分析:成语“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例三:想不到祖父变化这么大,满头白发,老气横秋,连走路都很困难了。”分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用作谦词,只能对己。“逃之夭夭” 是逃跑的诙谐说法, 最早见于诗经 周南 桃夭一诗中“桃之夭夭(意思是桃树长得枝叶茂盛) ”一句,后以“桃”谐音为“逃”。 “师心自用”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用在该句和语境不合。例一:张成同

2、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分析:“摊前若市”是模仿成语“门庭若市”活用而来。“旗开得胜”指一出兵就取得胜利,与“三天三夜”矛盾。其中有一些或只能用于男性,或只能用于女性,或共用于两性;还有一些,只用于形容年经人的,也有一些只用于修饰限制中老年人。高考考查过的这类成语有灯红酒绿(1992 年) 、想入非非(1995 年) 、左右逢源( 2000 年) ,其它的还有粉墨登场、按部就班、 顾影自怜、 暗送秋波、冷若冰霜、冷眼旁观、难分难解、谦谦君子、沙里淘金、四平八稳、滥竽充数、一波三折、标新立异、八面玲珑、安之若素等。例四:王明见到李老师,说: “李老师,我不耻下问,

3、请教你一个问题,好吗?”分析:“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用于人, 不用于己。 照此看来, 作者仿照的 “唯你是问”只能翻译成“拿问你”,这从语法上无论无何是讲不通的。如: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1995 年全国卷)这类成语还有很多,如果不加以辨别,就会误用。成语的感情色彩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十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分析: “数不胜数”是数量太多无法计算之意,而一个班级人数是很有限的。例三:“我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

4、只能对人。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再举一例:“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成语“青梅竹马”的意思是男女双方在孩童时代就曾天真地在一起玩耍。“功成身退”指功业建成后引身而退,是褒义词,不能用在贪官身上。成语的时态色彩辨析在表时态的成语中,有的表示已经发生或过去的某种情况,有的表示未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情况,要认真区分。例五:他虽然是第一次,但由于写的都是那天耳濡目染的事情,因此写的生动新鲜,现实感强。分析:“生灵涂炭”意为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例四:东方学校和南方学校确系该国之首屈一指

5、分析:首屈一指(sh uq y zh)表示第一。“生灵”与前面的“人民”意思重复。班里出现了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等到蔚然成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用于单数时。分析:“难言之隐”意为藏在内心深处的难以说出口的事情。类似的常见成语还有始作俑者、煊赫一时、舞文弄墨、党同伐异、急功近利、虎视眈眈、死心塌地、罄竹难书、移天易日、翻云覆雨、一团和气、顶礼膜拜、长篇大论、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彻头彻尾、推波助澜等。 30 条趣味成语广告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修改广告中篡改的词语,还原成语本来面目;还有一类会析广告成语用法特点。仿照的“躲之夭夭” 中“之夭夭” 既无来历, 又无意义,更谈不上文学性了,可谓东施

6、效颦、弄巧成拙了。”分析: “莘莘学子”指很多学生,表示多数,不能和表单数的数量词连用。例三:老师让我代表我们班的同学来作这个报告,其实,在我们班里比我优秀的同学数不胜数。如果把握不准,也会造成误用。成语的谦敬色彩辨析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这和人物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说是相同的。如:秦晋之好、 两小无猜、 竹马之交、 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结为连理、破镜重圆、比翼双飞、琴瑟和谐等。现用于贬义, 指坏人得势而庆贺, 用在该句明显不妥。“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含糊、 吞吞吐吐, 用在该句显然有误。 “隐”与后面的“苦衷”意思重复。引申为最好的。 “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试题:“您刚刚乔迁新居

7、, 房间宽敞明亮, 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分析:“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 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只能出自自己之口。如:例一:我们都喜欢看武侠小说,有时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开始退步了。“在劫难逃”指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发生的灾难,不能与“将”搭配。修改:删除”的苦衷”例三: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门庭”与“市”是不同类的地方,可以相似。同类用于年轻人身上的还有:少年老成,天真烂漫,血气方纲,年经有为等。例二:我市城建和交通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在10

8、7 国道上再建三座大型立交桥。类似的成语还有殚精竭虑、不刊之论、文不加点、叹为观止、破釜沉舟、屡试不爽、 光怪陆离、 苦心孤诣、 口若悬河、 细大不捐、惨淡经营、目无全牛等。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与“五十年前是好朋友”矛盾。用于褒义。“门庭若市”是“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的意思。胡荼任身居高位,不思进取,反而贪污受贿,最终撤职罢官,落得个功成身退的下场。在复习时,还要注意双性成语的辨析,这类成语既有褒义,又有贬义, 尤其要引起重视。 例一:高考成语试题中 “蓬荜生辉”就是从这个角度测试的。(1999 年全国卷)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9、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常用成语误用之画蛇添足这也是成语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错误,因为对成语内涵了解得不透彻, 在句中再次使用了与成语意义雷同的词语,致使语义重复。成语的性别色彩辨析成语在形成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有特定的使用对象。用在老人身上明显不合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例二:今天镇上恰逢集日,只见人流涌动,摊前若市。成语“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当然不能用于同性之间。例一:先看一个高考题“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最早见于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类用于女性的成语还有:巾帼不

10、让须眉、河东狮吼、及笈之年、秀外惠中、倾城倾国、国色天香等。 ”分析:“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人的敬意,只能对人。 (2000 年北京春招卷)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处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分析:“色彩缤纷”形容颜色繁多,而“殷红”是单色,前后矛盾。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例六:目前,又有一名同案犯被抓获,其余亦将在劫难逃。下面是收集了30 条广告用语,请你试分析一下。在成语运用中,褒词贬用的情况也是有的。“唯你是问”是”唯问你”即“只问你”的意思。而“摊前”即是“市”的一部分,又谈

11、何“若(像)”不“若(像)”呢?例三:有的人事前信誓旦旦,拍胸脯打保票,但一出了问题就躲之夭夭。在学习上也是这样,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这一类型在高考题中还没有出现过,要当作重点复习。小结: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出,活用成语一定要弄清原意、遵循语法规律、并符合切实的语境。其中的“是”是一个文言助词,只起提前宾语“你”的作用,并无实义。“老气横秋”形容暮气沉沉,缺乏朝气,多用于年轻人身上。这类用于男女之间的成语还有很多。辨析成语的数量色彩成语中能表示数量的很多,其中有的只能用于单数,有的则只能用于复数,不分辨清楚也容易误用。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

12、庆。例二:深秋的翠屏山景色迷人,那色彩缤纷的枫林,呈现出无边无际的殷红世界,真是“寥廓江山万里霜” 。分析:“拿你是问”是模仿成语“唯你是问”而造的一个短语。“从长计议” 指不急于做决定, 与“确定” 矛盾。 例二:222 宿舍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年纪,正当豆蔻年华。“侃侃而谈”意思是说话有根有据,从容不迫。如果辨析不清,就会犯谦敬色彩混淆的错误。分析:“躲之夭夭”是模仿成语“逃之夭夭”而造的一个短语。“弹冠相庆”原意指弹掉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指居第一位。句中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显然错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杜绝正事不干,见人就侃侃而谈的工作作风。这样的结果不但不能增强句子的生动性,而且让人感到生硬别扭。修改:删除“人民的”小结: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使用过程中加以注意。常用成语误用之胡乱模仿在成语活用过程中,模仿成语仿造新词出现失误,或语义不通,或语法错误,或弄巧成拙。例三:这场战斗打得异常艰苦,经过三天三夜的顽强拼搏,我军终于旗开得胜。 “长此以往”指长期这样下去,将来会出现某种情况,不能用于表过去时态的句子。“蔚然成风”形容美好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耳濡目染”指经常接触,自然受到影响,与“那天”矛盾。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不能用于犯罪分子。 例一:这个工程如果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例一:这个工程如果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