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41366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本文由 248903925 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房地产营销的重心概念 一、物业管理概念 物业管理概念是我国房地产业较早开始“炒作”的一个概念。 作为房地产开发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某一个项目物业管理水准的高 低是影响业主作出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因为业主都希望生活在一个 安全、方便、体贴周到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常常见到稍大的楼盘和 高档楼盘,往往打出“引入香港顶尖物业管理”之类的旗号。 为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物业管理机构应该建立自 己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探索先进的物业管理服务

2、模式和崭新的物管 企业运营机制,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着眼于打造物业管理 品牌,才能在房地产营销中保持主动。 二、绿色生态概念 房地产业内绿色生态概念风行。绿色营销理论的核心是,企 业营销活动应该是以人类的绿色消费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 动,是实现公司赢利、消费者需求满足和社会长远利益三者动态平衡 的新型营销。绿色营销观念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要保护环境,有利于 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污染,避免资源浪费,提供亲近自然的、无害化 产品和消费。这股绿色生态概念之风自然很快吹向房地产业。企业在房产 营销中打出了环保、绿色、生态的口号,在营销全过程力图体现“绿 色”关怀。例如,地段选择尽可能远离污染

3、源,墙体和窗户采用新型 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拒绝使用粘土红砖(减少土地资源消耗) ,装修 装饰使用新型无污染、无刺激、无公害的材料,房屋建筑尽可能减少 光污染、降低噪音、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等。在生态营造方面, 则普遍强调小区景观的配套和环境的绿化,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和谐性。这些都成为楼盘中的 USP,成为吸 引顾客的“卖点” 。 三、欧式概念 欧式概念几乎是全国房地产市场上最普遍、最常见的概念模 式。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伊始的沿海和南方城市,到今天的内陆城 市,欧式概念之风一直在热吹之中,成为竞相模仿和攀比的焦点之 一。无论是建筑的外观造型,还是小区环境的布局,力图

4、体现欧式建 筑的古典美、现代美。在很多城市,稍有实力的开发商,稍大的楼盘, 就要请海外设计师担纲设计。外观设计则往往是欧式圆形拱门,欧式 窗户、罗马立柱,欧式门楼、檐口和墙面浮雕装饰;小区景观则城堡 式建筑、欧式雕塑小品、欧式风景树、欧式花园草坪等;还有实力雄 厚的开发商,甚至将整个小区“欧化” 。 四、品位概念追求品位,是现代社会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共同向往。 有一句几乎成为经典的广告语“我选择的是家,不是房 子” 。这句话似于把房子和家对立了起来。其实不然,如果换一个角 度看,它恰恰体现了房子之于家的重要性。房为家的载体,没有房, 何以为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房子是家的代名词。对普通百姓而言

5、, 房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大件商品” ,它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基本条件。 无房的人梦想有房,有了房的人则无不希望把“家”建设得温馨、高雅 和舒适。因此,在善于制造概念的房地产营销人士头脑里,品位概念 自然又是一个重要的“噱头” 。 五、人文概念 现代都市人,每天奔波于繁华闹市,车水马龙,喧嚣尘扬, 更希望能寻得幽雅高尚之所,置业安家,与高尚人士为邻,受文化环 境熏陶,修身养性,让自己和家人在享受生活的安逸、温馨的同时, 还能够浸润在一个文明、高尚的文化氛围里。对人文氛围的追求,是 都市人在满足了基本温饱之后,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上的更高要求。 于是,在房地产营销的概念演进中,人文概念的流行也就是 十

6、分自然的事了。开发商和企划人都希望借助人文概念来提升楼盘的 内涵和品质。什么“与高尚人士为邻” 、 “某某家园,墨香中的家” ,什 么“某某花园,书香门第”之类的广告,一个比一个喊得更响亮。 六、旅游休闲概念现代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希望获得休闲、旅游度假,调节 心情,放松精神。休闲将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因此,那些在 城郊结合部开发的项目,特别是别墅项目区,则着力营造旅游休闲概 念。如泳池、沙滩、戏水池之外,辟有野趣烧烤乐园,随物业赠送小 型花圃或农庄(可代为打理) ,还有的项目干脆建在远郊的旅游度假 区。转贴于 热点论文网 http:/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公开发表一种观点拥有两套

7、住房才算小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所说的另一套房主要被用作周 末和节假日度假之用。可见,学者分析的和身体力行者们“想到一块 儿去了” 。这说明旅游度假概念反映了房地产开发的一种重要趋势, 难怪开发商和企划人们开始热衷于营造这一概念。 七、会所概念 从字面意思上讲,会所就是项目业主或小区内居民聚会之 所。顾客在接受房地产广告信息和作出购房选择时,面对的大多数是 期房或半期房,所以尽管很多发展商在楼书和规划图中展示了漂亮的 会所“效果图” ,但更多的发展商主要是把它作为一个销售卖点而已, 至于会所何时能真正建成,提供哪些服务,由谁经营和如何经营等细 节问题,并没有确定,所以顾客得到的仅仅是一个美丽

8、含混的承诺。 然而,深入考察一下,可以发现,会所概念在实际中存在着 这样的问题:一是会所的功能定位问题。一般大型社区或比较成熟的物 业,均配备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那么,会所为入住的业主提供的 服务如何同物业管理区别开来,避免重复或空白呢?这就需要对会所 作功能定位。我认为,会所应该定位于人际沟通和社区文化交流,应 该成为社区居民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渠道。让小区居民从家 庭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多作人际沟通,开展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活动, 如文化沙龙、小型图书馆、游艺活动、健身、聚会、社区教育等,面 向社区大家庭,敞开心扉,亲善友好,至于洗衣送餐、孩童托管之类 的家政服务,则应该由物业管理部门承

9、担。 二是会所经营权和经营方式问题。即会所应该由谁经营,如 何经营的问题。也许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缘故,我们看到会所普遍 由开发商经营。由于开发商的主业不在于此,如果开发商经营上出现 问题,这就容易造成与业主的矛盾。因此,我们提倡会所可以引入社 会的专业机构来经营,以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准。在如何经营的问 题,有开放式经营、封闭式经营和半开放式经营三种观点。因服务的 对象范围大小不同,经营方式和对业主的影响也就有不同。更多的业 主希望会所实行封闭式经营,以享受优越的服务,但这也会增加经营 成本,提高会所消费代价。 八、亲水概念 水也是 21 世纪最珍贵的资源。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 乏的国

10、家。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缺水严重,水就更显珍贵。因此,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如果能选择亲水居住,是一种亲近大自然 的惬意人生。在这种追求下,亲水概念不知不觉风行房地产界。不少 开发商把项目用地由原来首选地段因素转向临水因素。于是乎,那些 临湖、临江、临河的项目开发一下子热了起来。只要看看如今楼盘项 目的名称,便可以看到与水的关系:蓝湾俊园、金色港湾、银河湾、 秀水公寓、海岸花园、恋湖公寓、玫瑰湖畔、碧水湾、锦绣香江、星 河湾、山水庭苑、临溪居。 九、智能 E 化概念 智能 E 化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近几年的房地 产文章和大量的房地产广告中, “智能” 、 化”概念的热炒,似乎标志

11、着入住的业主能一夜跨入智能社会、数 字时代。然而,对大多数市民和购房者来说, “智能化”仍然是雾里看 花。不少人认为,上网、宽带、可视对讲、红外线监控、远程抄表就 是“智能 E 化” ,也有些开发商出于“炒”概念的目的,不管够格不够格, 故意朝这个概念上套,以时髦的词汇“蒙”人。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应该由下列体系构成:一是安 全防范系统:包括防盗报警、周界报警、出入口管理、火灾和天然气 报警、求助呼叫、访客对讲、指纹识别等;二是信息管理系统:这包 括三表(电表、水表、气表)甚至多表远抄、设备监控、车辆管理、 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有线电视和电话等;三是信息网络系统:要求宽带接入,建立起

12、小区共享的现代信息网络系统,具体包括构建小区 信息服务平台,小区电子商务系统(网上超市、商品报价系统、电子 付款) ,和小区综合信息管理(安全管理、人口管理、车辆管理等) 。 房地产营销的概念之战,有其必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对住房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房地产营销中,差异化营 销也就成为必然。而实施差异化,就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细分。概念 营造是成功的市场细分的表现,一方面有利于引领行业发展,另一方 面也便于顾客作出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为开发商服务的 企划人,均需要在细分中寻找自己项目的相对优势,并在广告宣传中 借助于某一个简洁的概念加以归纳,并据以广泛传播。所以,房地产 营销中,概念之战对于推动房地产业进步,对于提升房地产营销水 准,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而我们应该反对的是那些不切实际地生造 概念,夸大其辞,甚至用虚假概念来哄人的做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