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教案1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410764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生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教案1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学生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教案1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学生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教案1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教案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生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教案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周第十四课题:中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三、三、 知识技能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教学重点四、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

2、生的法制观念.五五: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五,六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 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 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二:新课(一) 、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 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

3、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 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 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 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 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 现偏差. 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 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

4、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 (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 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 21 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 给了小陈的母亲 1960 元礼金.小陈 13 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 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 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 1960 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

5、样,小陈依 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四)学会断案 例 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 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 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案例 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 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 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 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

6、,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 年.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 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五)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原则: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指出:“教育孩子们从小学法,守法,用法.“未成年人保护 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 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中小学生要明确,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 是自我保护的必备武器. 依靠法律,必须学法,知法

7、.要学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 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要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无罪,什么 是犯罪;什么是自己的义务,权利和合法权益,什么是受到侵害.还要弄清家庭,学校,社会,司法 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和法律责任. 依靠法律,必须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 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要做到:一克服“害怕对方报复,干脆自认倒霉“的错 误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报复“的错误做法.总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 围内自我保护,而不能用个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

8、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这里所说的组织,一般是指侵害发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 学校等部门.其中有的街道,区县还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对侵犯未 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加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 控告.“由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社会治安和人员活动等情况熟悉,这些组织就会依据法律,在自 己的权限范围内及时妥善地处理解决未成年人受侵害的问题.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包括中小学生家长在内的广大群众,对破坏社会治安,危及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合法权益的 违法犯罪活动深恶痛绝,盼望通过综合治理和“严打“使社会稳定

9、,中小学生受到保护而健康成长.群众的眼睛雪亮,智慧丰富,威力无穷,不断涌现出保护少年儿童,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 干部.所以当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时,要千方百计地求助身边的群众,共同来对 付坏人.当群众勇敢而义无反顾地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违法犯罪分子将成为过街老鼠, 无藏身之地,遭灭顶之灾.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勇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毙,不能让坏人为所欲为,这是 中小学生预防侵害的必要前提. 基本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 大喝一声:

10、住手!想干什么 “,“耍什么流氓 “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 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解放军,老师,家长及群众前来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故意张扬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 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 全的地带.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受到严重的侵害,

11、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是严重的,家长和校方无法解决.应果断地 报告公安部门,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 委员会,治保委员会等单位或部门举报.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 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 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 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和国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学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给 坏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机会,不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如已经结交坏人做朋友或发现 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摆脱同他们的联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