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400430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柳剑平 谭本艳 内容提要: 本文依据我国大陆地区 29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藏、青海除外)19852005 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 Blundell 和 Bond(1998)提出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当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当期资本形成都有正效应,且这种正效应呈现出在西部最为明显、东部次之、中部相对较弱的地区差异,但滞后 1 期特别是滞后 2 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当期

2、的资本形成有负效应,其中对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负效应最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资本形成 地区差异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系统广义矩估计一、引言一个国家资本形成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对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劳动力、资本与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中,资本是最为稀缺的资源,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外商直接投资(FDI)能够弥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从而极大地提高东道国资本形成的数量和质量,并最终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国内资本形成关系的研究,

3、主要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上。从国外学术界来看,Noorzoy(1979)利用1957197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加拿大流出和流入的直接投资对加拿大国内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出的直接投资对加拿大国内资本形成有挤出效应,而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形成有挤入效应。Borensztein、Gregorio和Lee(1998)利用19601979年的69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估计了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后的投资需求方程,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内资本形成产生了挤入效应。Bosworth、Barry和Collins(1999)研究了19791

4、995年58个发展中国家包括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在内的资本流入对东道国国内投资和储蓄的影响,结果发现1单位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基本上对应1单位的总投资增加,表现呈中性,对国内投资没有显著的挤出或挤入效应。 柳剑平:湖北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本艳:湖北大学商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通信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学院路 11 号湖北大学商学院 430062 - 2 -Agosin、Manuel R.和Ricardo Mayer (2000)利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19701996年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各国的国内投资的影响,结

5、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亚洲各国的国内投资产生了很强的挤入效应,对拉丁美洲各国却产生了挤出效应,与非洲各国的国内投资则无显著的关联性。Ramrez, Miguel D. (2007)利用拉丁美洲1981200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和私人资本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先进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转让,提高了私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私人资本形成。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中,Agosin、Manuel R.和Ricardo Mayer (2000)建立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Dynamic Panel Data)在国内的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几乎都是利用A

6、gosin等(2000)的模型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挤入和挤出效应。杨柳勇和沈国良(2002)采用这一模型,利用19851999年我国的总投资、GDP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入(挤出)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从长期来看已经出现了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王志鹏(2004)也采用这一模型,利用19872001年我国内地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就全国总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或挤出证据不显著,但挤出或挤入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在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有着显著的挤出效应;在中部地区,外商直接

7、投资对国内投资有着显著的挤入效应;在西部地区,没有显著的挤入或挤出效应。万军(2007)同样采用这一模型,选择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该地区跨国公司投资资本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投资对该地区国内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薄文广(2006)、王滨(2006)、司言武和万军(2007)等人也分别采用这一模型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从以上国内学者的研究所采用的计量方法来看,几乎都是在采用Agosin等(2000)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Hausman检验来选择标准的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模型的参数,从而计算长期反应系数LT。但这种计量方法存在明

8、显的缺陷,因为标准的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要求解释变量是外生的,即解释变量与扰动项不相关。而Agosin等(2000)的模型中因变量Ii,t的滞后项Ii,t-1和Ii,t-2作为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右边,因为Ii,t和i,t相关,Ii,t-1和Ii,t-2必然和i,t相关,这违背了解释变量与扰动项不相关的假定。如果采用标准的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来估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1该模型的基本表述为:Ii,t = i + 1Fi,t + 2Fi,t-1 + 3Fi,t-2 + 4Ii,t-1 + 5Ii,t-2 + 6Gi,t-1 + 7Gi,t-2 + i,t,其中:I 为总投资占GDP 的比例

9、;F 为外商直接投资占 GDP 的比例;G 为 GDP 增长率;i为截距项;i,t为扰动项。使用 Wald 约束检验,如果接受的假设,则表明既无挤出效应也无挤入效应;如果拒绝 LT = 1 的假1)1 (5431 jj jjLT设,而接受 LT 1,则表明有挤入效应;如果拒绝 LT = 1 的假设,接受 LT 1,则表明有挤出效应。- 3 -参数,必然导致参数估计的有偏性和非一致性,进而基于参数估计结果进行的统计推断必定是扭曲的。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的研究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创新,同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

10、起”战略,旨在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资本形成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有无促进作用?促进作用有没有差异?差异有多大?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基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本文不同于国内大量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入和挤出效应的研究,将研究视角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地区差异上。在计量方法上,本文采用Blundell和Bond(1998)提出的系统广义矩(System GMM)估计法,从而可以避免使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估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带来的偏误和非一致性。二、我国各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资本形成的现状我国3

1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市)可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市;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2个省市。1.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各地区的增长速度及分布东部地区在19851991年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增长较慢,每年引进的外资总量都在100亿美元以下,外资引进处在低水平阶段。1992年以后,东部地区的外资引进数量有了跳跃式的增长,从1992年的107亿美元增长到1998年的近400美

12、元。虽然在1999年和2000年略有下降,但之后又迅速增长,2001年突破400亿美元,2002年突破500亿美元,2004年和2005年更是均突破了600亿美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引进的外资数量都增长较慢,1985年分别为0.6亿美元左右,经过20年的发展,到2005年分别达到109亿美元和44亿美元,相对于东部而言增长明显较慢。从外商直接投资在各地区的分布来看,外资在各地区的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吸收的外资数量明显比中、西部地区多,除了1987年和1988年,东部地区的外资数量分别只占总外资数量的73.7%和78.6%,其他年份东部地区的比重都在80%以上。相应地,中、西部地区的外资数量比东部

13、地区要少得多,2005年的总量水平分别仅相当于东部地区1992年和1991年的水平(见图1)。2.资本形成在我国各地区的增长速度及分布东部地区资本形成数量19851993年平稳增长,1985年为1721亿元,到1993年增长为9300亿元。1994年至2002年快速增长,1994年为12345亿元,到2002年增长到约3万亿元。2003年至2005年跨越式增长,每年增长1万亿元,2003年突破3万亿元,2004年突破4万亿元,2005年突破5.5万亿元。而- 4 -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数量都增长较慢, 1985年分别为909亿元和600亿元,经过20年的发展,到2005年分别达到2万亿元和

14、1.8亿美元,相对于东部而言增长明显较慢。从各地区的资本形成数量占总数量的比例来看,东部地区资本形成的数量也明显比中、西部地区多,从1985年至2005年,东部地区资本形成数量占全国资本形成总数量的比例都在50%以上,个别年份在60%以上。相应地,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数量比东部地区要少得多, 2005年的总量水平分别仅相当于东部地区1998年和1996年的水平(见图2)1。图1 中东西部FDI各年数量(19852005) 图2 中东西部资本形成各年数量(19852005)三、模型的建立1.数据说明我们从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及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选取了我国各省市19852005年国内生产

15、总值(GDP)、资本形成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2以及GDP指数的数据。由于西藏和青海实际利用外资数据缺失较多,本文没有选取西藏和青海的数据。而重庆市成立较晚,为了计量分析的方便,将重庆市的数据归入了四川省。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对各省市的GDP数据和资本形成总额数据以1985年为基期用消费价格指数(CPI)进行了调整。为了消除汇率及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用当年的美元价格统计的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数据用当年的平均汇率转化成为人民币数据,并以1985年为基期用消费价格指数(CPI)进行调整。同时,把以上年为100进行统计的GDP指数转化为了以1985年为100的GDP指数。2.模型说明借鉴 Agosin、

16、Manuel R.和 Ricardo Mayer (2000)的模型,我们建立如下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i = 1,N;t = 2,T tipnntinpmmtimplltilitivGIFI, 1, 1, 0,321 1 文中数据和图表,没有标明来源的,均由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省市相关年份的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计算和绘制。 2 2005 年各省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数据,来自各省市 2006 年的统计公报 。0100200300400500600700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亿美元东部中部西部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亿元东部 中部 西部- 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