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页1技术交底内容技术交底内容交底部位:火风山隧道明洞钢筋本隧道明洞纵向钢筋间距为 15cm,箍筋均按内层环筋中心线间距弧长 30cm布置,环向钢筋按 15cm 纵向间距布置详见设计图 S02S021-022一、明洞钢筋施工工艺1、每批钢筋必须具有生产厂家的质保单,并由试验室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入使用2、为保证洞身钢筋位置准确,上下垂直,间隔均匀,在平台上按洞身截面尺寸设五道纵向钢管做托架,架起洞身主筋,并固定钢筋位置,下部与仰拱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直径≥22mm 主筋采用机械连接,其余采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 10d,且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 50%,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错开长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为保证直径小于 22mm 钢筋焊接接整齐,间距符合规范要求,焊接前钢筋上用卷尺量出控制点并划线钢筋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并在搭接焊周围用石棉水泥板进行遮挡,以免溅出火花烧坏防水层4、衬砌钢筋施工4.1 钢筋加工4.1.1 钢筋不应存在有害的缺陷,如裂纹及叠层。
经用钢丝刷或其他方法除锈及去污后的钢筋,其尺寸、横截面和拉伸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1.2 钢筋的截断与弯折由合格工人用专门设备在工地加工车间进行4.1.3 钢筋按图纸所示形状弯折,预埋钢筋不得在浇筑混凝土现场临时弯折,所有钢筋都应冷弯共 3 页24.1.4 弯曲半径必须按图纸所示要求进行4.2 钢筋安装4.2.1 钢筋应按图纸所示的位置准确的安装,并用批准的支撑将钢筋牢靠的固定好,使其在浇注过程中不致移位,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40mm4.2.2 如构件有数层钢筋,且上层重量较大,在安装就位时,可使用特制的钢筋支架支架应支承在下层钢筋上、不得直接支承在模板上4.2.3 应避免在最大应力处设置接头,并尽可能使接头交替排列,接头间距相互错开的距离应不小于 35d(d 为钢筋直径),且不小于 500mm如在装配式构件的连接处,不论受压或受拉均不受限制4.2.4 热轧钢筋可按图纸所示或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而采取搭接4.3 钢筋连接4.3.1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焊接,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书4.3.2 钢筋连接采用电弧焊大直径钢筋应根据要求采用机械接头 焊接点和钢筋弯曲处的间距应大于 10d(d 为焊接钢筋的直径),接头不应布置在最大应力处。
4.3.3 焊接钢筋的质量验收内容和标准应按 JGJ18-2012 执行4.3.4 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机械连接、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由变形、松脱和开焊4.3.5 钢筋表面骨架要有足够的钢筋支撑,以保证其施工强度4.3.6 直径小于 22mm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绑条电弧焊时,按设计图要求采用单面焊缝共 3 页3二、衬砌钢筋质量要求:衬砌钢筋的检查项目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和数量1双层钢筋上下层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 1 处2受力主筋间距±10尺量:连续 3 处以上HPB 级钢30d受拉HRB 级钢35dHPB 级钢20d3绑扎搭接长度受压 HRB 级钢25d尺量:每 20m 检查 3 个接头4拉接筋、箍筋间距±20尺量:连续 3 处以上5保护层厚度-10, +5尺量:两端、中间各 1 处外观检查: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三、安全保护措施6.1 施工机械定机、定人、定岗,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坚持交接班,并作好记录6.2 各种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有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修、调整等工作所有的动力线和设置并保持在最佳的绝缘和安全状态。
电器(气)设备外露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遮拦或防护罩6.3 机械转动部分应设置防护罩,电动机必须有接地装置,移动或修理机共 3 页4器及管线路时,应先停电,并切断电源、风源6.4 钢筋施工场地应满足作业需要,机械设备的安装要牢固、稳定,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6.5 钢筋切断机作业前,应先进行试运转,检查刃口是否松动,运转正常后,方能进行切断作业切长料时应有专人把扶,切短料时要用钳子或套管夹牢不得因钢筋直径小而集束切割6.6 电焊机应安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在潮湿地点工作,电焊机应放在木板上,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操作更换场地,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现场,清除焊渣在高空焊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应备有消防设备焊接模板中的钢筋、钢板时,施焊部位下面应垫石棉板或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