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3386977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一、研习“陶理”,教师观念生活化正如陶先生的名字所示,陶先生要告诉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一定要改变教学分离的现象。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呈现出的状态是老师按着自己的教案走,不管不顾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学习十分低效,这种教学分离的状态让学生的学习十分的死板。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简短的三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本原。一直以来,每位教师都在工作中努力的学习着,积累着,而这种经历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并领悟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2、生活教育的内涵是将生活纳入教育,以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我明白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更要让自己变成一本活教材,只有自己走进生活,与生活有更深的接触,感悟生活,自己有了生活的灵感,才能让自己的学生也能热爱生活,从这本取之不尽的书本中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透过我们的眼睛,探索世界万物的奥妙;通过我们栩栩如生的讲述,感悟世间万物的真情。语文教师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都给学生以启发、以灵性。二、钻研教材,教学设计生活化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针对现在的教材要进行组织取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很难用有限的知识、生活储备理解文本内容中那些深奥的道理。因此,我们老

3、师要进行大胆的取舍。1.课堂教学生活化低年级的孩子要以识字为主,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失去了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会利用学生资源,引导大家交流一下“哪些小朋友已经认识这些字了?你在哪认识的?”有一位小朋友交流道“我最喜欢喝饮料,我爸妈又不经常给我买,我认识的才帮我买,所以我认识很多饮料的字哦”,一次不经意的课堂教学交流,让我也有了想法,对啊,社会就是大课堂,是识字的好课堂。我的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孩子与社会与生活发生关联,给孩子启示。这样的课堂调动了大家的经验,课堂也更加有效了。在教学口语交际买菜一课时。我改变了以往“看图说图意交流程序总结演练点评”的陈旧的模

4、式。 “买菜”本来就是生活中每天都要发生的事,总有孩子经历过。因此,事先我就让家长带孩子去买一次菜,让孩子有体验。在课堂上,我也改变了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我把课堂变成了菜场,事先准备好了一些教具。课堂伊始,我们就交流了自己的体验。随之演一演。我们的孩子演绎的十分鲜活,有讨价还价的,也认识了许多的蔬菜瓜果。然后引导孩子将自己的经历口述,此时句式的练习已经不用去练习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会运用了。后来,我们进行了迁移,买菜延伸到买文具,买体育用品等。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这样的课堂学生有了活力,教学也鲜活起来。2.丰富课外活动,走进生活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但要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

5、力,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那才是会学习。孩子还小,缺乏观察的能力,更缺的是意识。因此,我们老师要善于引导,通过课外活动这一契机,让孩子意识到社会就是我们学习的大课堂。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认一些字,我每周开展一次集体交流识字课。 “我来教你认一认”,低年级的孩子对识字还是充满好奇的,在逛街,进饭店吃饭,买菜等很多时候都能识字。让孩子知道走在小区里,走在校园里看到的指示牌,广告牌读一读,认一认。于是,我要求小朋友在周末出去时记下自己新认识的字,然后回来做一回小老师。一年级的孩子刚开始学习写字,良好的书写态度是写好字的关键之一。因此,我也开展了“书法大比拼”,让学生在学习书法,彼此良性竞争的过程中去

6、体验生活。这项活动的开展既达到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目的,同时又为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上了一堂生动的演练课。让学生们通过比赛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含义,意识到“骄兵必败”、 “一招不慎,盘盘皆输”的内涵。若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试想学生能体会的这么深刻吗?3.精心作业设计,提高应用实践力生活化的教学,要有生活化的作业配合,让语文的教学真正的延伸,真正的回归。建立起大语文的观念。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关注教学模式的灵活、多样性,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发了他们实践的需求,让他们

7、不再局限在听从安排的教室里,带领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公。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减少那些反复无休止的抄写,要多让他们有时间去体验生活,接触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改变他们“被动”的现象。三、总结“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创造性的培养的来源和土壤首先是生活,抓住了这一个切入点,我们的日常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学,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家长意识到社会这个大学堂,生活是本大教材。有了家人的加入,孩子学习变得不再那么枯燥,就如自己的生活一样自然,使他们的学习有了更多的欢乐。我们语文教师应学会用生活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们学会用生活的方式学语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为语文教学打造了一片新天地!作者:戴逸 单位:昆山市城北高科园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