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景区导游词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385415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函谷关景区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函谷关景区导游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函谷关旅游区导游词函谷关旅游区导游词“道家之源道家之源”门门前前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参观函谷关,我是导游小 X。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而且也是道家始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此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所以我们今天的参观也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子著经处太初宫,第二部分是函谷关。现在我们看到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它是由我国前任(第六任)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玉溪道人)题写的,非常权威的界定了函谷关在我国道教中的地位。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幅对联,上联是“三百代太初之光生一生二生万物”,下联为“五千言道德真经法天法地法自然”,意为自然界始于太初,道德经源于自然。

2、首先我们参观第一部分太初宫景区。朱雀朱雀门门碑刻碑刻灵符灵符遗遗址址太初太初宫宫前院前院门门口口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上面雕有两只似凤非凤,似鹤非鹤的鸟雀,其为朱雀,它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本属于28 座星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根据其形状和方位的不同划分为四灵,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常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这个意思.朱雀迎门有开门吉祥之意,在此先预祝各位游客吉祥如意!函谷关始建于西周,鼎盛于秦汉,距今已有 3000 多年历史。它不仅是一处军事要塞,而且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

3、在公元前 491 年,曾任东周守藏史的老子因看到周王朝日渐衰落,无力再作学问,便辞官西隐,途经函谷关,被当时关令尹喜拜留在关内太初宫,写下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从而开创了中国独有的一脉道家文化,奠定了中国道教文化基础,知道道德经的人不在少数,了解道德经的人就为数不多了,道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哲学著作,它集中反映了一个“道”的概念,体现了一种“无为”、“不争”的思想,通篇七十三次提到“道”,旨在教化人们凡事遵从规律,顺应规律,不能强作强为,现在好多从商从政的人都研究过道德经,而且从中领悟了2不少经营管理之道,今天我们大家在函谷关接触了道德经,认识了道德经,希望老子的一些思想能对你的

4、生活和事业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去参观灵符遗址,了解灵宝地名的来历.灵宝早在夏、商、周时称桃林,秦设桃林县,汉代设弘农郡,曾管辖过 11 个县,隋代恢复成桃林县。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215 卷唐纪 31 篇记载: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 741 年)农历十一月初七,陈王圭府参军田同秀上奏唐玄宗,言老子托梦于他,说当年著经之地藏有灵符一枚,得此灵符者可永享江山。唐玄宗对此说法深信不疑,命人去寻找灵符,果然在此处掘地三尺,找到一个桃木简符,桃符上方刻一古体桑字。农历十二月十六,众臣为唐玄宗解符,他们说此字为一古体桑字,桑为农业象征,拆开而看,又由四个十字和一个八字组合而成,这是老子在启迪唐玄宗以

5、农为本,发展农业,老子就可以护佑他稳坐江山四十八年。唐玄宗听后龙颜大悦,认定灵符是天赐之宝,遂顺应天意,将“开元”年号改为了“天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宗改元”。又于次年老子诞辰之日,将灵符所得地桃林县更名为灵宝县,意为此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灵宝地名也就是由唐玄宗李隆基金口御言所赐。从此唐玄宗就把道教定为国教,号召群臣百姓研读并亲自注释道德经,同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唐玄宗如此信奉道教,是因为他和老子同姓李。他在喜得灵符后,特意携众臣来函谷关朝拜老子,并即兴赋诗一首:老子故宅,诗中说:“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表达了玄宗皇帝对老子的无比敬仰之情。门前对联选

6、自诗中前两句,意思是:神圣的太初宫孕育了微言大义的道德经,万灵的太初宫昭示着博大深远的老子思想。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两边的壁画,它讲的是“紫气东来”这个典故:据神仙列转记载,东周时函谷关关令尹喜善观天象。一天他登高远望,看见东方紫气缭绕,其长三万里,犹如飞龙,料定必有贵人过关。果然过了不久,老子骑青牛从东徐徐而来。尹喜便挽留老子在后方的太初宫,住了五个月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哲学名著道德经。紫气东来这个成语便被流传了下来。至今,我国民间仍喜爱用这四个字作为春联的横批,以此表示吉祥如意,贵客临门。三清殿三清殿三皇殿三皇殿太初圣太初圣宫宫灵石灵石3到这里我们来参观一下景区中第一个庙宇:三清圣殿.三清殿是

7、我国道教中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三清是我国道教中三位最高尊神,他们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神仙谱系的基本定型.一般在我国道教胜地都会有三清供奉.三清即:太清-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参观过了三清殿,我们再去了解一下三皇.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天皇:伏羲氏,后人称伏羲青帝,发明先天八卦,除暴安良,确定婚嫁制度,被誉为“八卦祖师”;地皇:神农氏,后人称神农炎帝,他发明草药,耕种五谷,教人类食用熟食;人皇:轩辕氏,后人称轩辕黄帝,他开创文化,发明文字,抽取蚕丝,教人们织布做衣,被誉为“人文初祖”。我们现在去神圣的太初圣宫拜谒老子。太初宫原称太初观,后唐玄宗李隆基御赐为天宝观, 到了

8、宋崇宁四年才改为太初圣宫。此圣殿始建于西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建筑则是唐代遗留下来的,并且在宋、元、明、清历朝均有修缮,这里有碑为证:东边这通是元大德四年重修太初宫碑,距今已有 700多年历史。西边这通是清顺治十年重修太初宫碑,距今也有 300 多年历史,上面刻写的都是老子入关、玄宗改元和重修太初宫的历史资料。我们着重来看一下元代这通碑的碑座,赑屃的头是缩着的,这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很多人认为它体现了老子的一种主张,老子在道德经第 67 章中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恰恰是老子无为居下、外柔内刚思想的体现。各位游客,我们仔细看一下两块柱础石是

9、有区别的,它们的外观一个为倒扣的莲花状,一个则是圆鼓状,它们均是唐代所留的,已经 1000 多年。这和我国古建筑对称性的要求不相符合,为什么呢?在道教中莲花代表阴,圆鼓代表阳,道德经中 42 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体现了老子阴阳对应,阴阳平衡的观点,同样说明人们早在唐代就已经对道德经有了一个很深的理解,并且把它运用到太初宫的建筑艺术上。主殿的地基也是唐代遗留的,除此之外,还有明代嘉靖年间遗留下来的木架结构工艺,和清代光绪年间修复的梁记。殿内主要供奉了三尊神像,正面是道家鼻祖老子著经的坐像,左边是书童徐甲,右边是东周时函谷关关令-尹喜,就是他

10、当年望紫气,迎老子入关的。现在我们着重了4解一下老子的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生于公元前 571 年农历 2 月 15 日,河南鹿邑县人,他曾做过周朝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级图书馆馆长。东、西两侧的墙壁上,写的就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全文,为元代版本,分上下两篇,上篇言道,下篇论德,故称道德经,共 81 章,5380 多字。这部道家学派的开山巨著言简意赅,包罗万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的发行量在全球仅次于圣经,位居第二,老子被国人尊称为“哲圣”。说起老子著经,我们就来参观一下老子当年著经的书桌灵石。灵石的外观十分平整,并被八条白石英线分割为九层,“

11、九”是道教中最为吉祥的一个数字,有“九九归真”之说,今天我们到此可以摸摸这块儿灵石,一来可以平平安安,健康长寿;二来可以好运连连,步步高升!碑林碑林鸡鸣鸡鸣台台仙丹仙丹阁阁大道院大道院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函谷碑林。这里收集了灵宝境内发现的珍贵古碑刻和一些书法碑刻。碑林里有三块比较重要的碑刻墓志。这一块是唐代杨仲昌的墓志,同时同地出土的还有杨仲嗣、魏国夫人、莒国夫人等杨氏家族的墓志,是研究贵妃杨玉环的重要历史资料。这一块是明代吏部尚书许天官夫人墓志,证明了任兵部尚书的许进(父)、工部尚书许诰、吏部尚书许赞、兵中吏部尚书的许论父子 4 人是灵宝梁村人。这一块是明代嘉靖乙卯年间的重修关王庙碑,记

12、载了豫、陕、晋三省交界地带罕见的一次大地震,同时,它也是灵宝当地的特产-黄金矿石碑.灵宝的黄金年产量连续 20 多年稳居全国第二位,并在 2004 年年底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城”。其余的书法碑刻都是古往今来一些文人墨客为函谷关留下的墨宝,大家可以欣赏一下。各位游客,沿着这 123 级台阶拾级而上,上面就是“鸡鸣台”了。它是“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典故“鸡鸣”的发生地,“鸡鸣台”又名“田文台”。田文就是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公元前 299 年,秦昭襄王以齐国孟尝君为秦相,后有人进言孟尝君乃齐国人,必先齐而后秦,秦国危矣,于是,秦昭襄王欲将孟尝君囚而杀之。孟尝君闻之,托

13、人求救于秦昭襄王宠妃燕姬,燕姬要以天下无双的狐白裘大衣来交换出关文书,可是,这件狐白裘入秦时已经献与秦昭襄王了。孟尝君手下三千门客中,有一位门5客能为狗盗之术,半夜时分,入秦宫盗出狐白裘,遂换到出关文书。孟尝君得到出关文书,更封传,改名姓以出关。等到达函谷关时,又是半夜时分,以秦国关规:日落闭关,鸡鸣开关。情急之下,孟尝君手下另一位擅长口技的门客学了几声鸡叫,学得是惟妙惟肖,一时间关内外群鸡齐鸣,守关人听得鸡叫打开关门,就这样放他们出关了。等到秦昭襄王派人追至函谷关时,孟尝君已经逃走多时了。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即由此而来。唐代诗人胡曾曾有诗曰:“寂寞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关,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

14、鸡鸣得放回?”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仙丹阁。仙丹阁又名“仙人居”,是传说中老子散丹救民的地方。到这里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门口这副对联,该联据说是老子自创的会意字,由十四个冷僻字组成,它概括了道家养生修炼的基本内容,上联是: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为:正道行修益寿丹。大意是:道家认为养生要注重心命双修,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保健和调节。殿中供奉的就是老子的塑像了。相传,当年老子在函谷关著经之时,这里正流行瘟疫,老子所骑的青牛也卧地不起,吐出牛黄,老子就用牛黄和一些草药炼成丹药,给百姓治病。在灵宝当地还有这样一个民俗:每年的正月份,家家户户都会用黄纸剪一头黄牛,上面还写着“正月二十三,老君炼仙丹,门上贴金

15、牛,四季保平安”四句话,祈求新的一年全家人健康平安。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函谷关大道院,这里主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一座仿秦汉建筑道院。殿中神像共有 36 尊,正中间为主体部分,共有主像 13 尊。最前方的是王灵官,济生济死,驱邪降魔,镇守山门。正中一排是我佛、道、儒三家文化的创始人:中间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右侧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左侧是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佛道儒三家思想都有各自的精华,在发展过程中互相斗争,互相渗透,又互相融合,使我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道家思想为根砥,儒家思想为主杆,佛家思想为枝叶的“三教合一”的局面。后方三位是“无极浑元三圣大天尊”,中间为盘古公,两边

16、是他的一对儿女:瑶池金母和东方木公,他们分别掌管天上的男女各仙,世人得道,都先要拜一拜这两位。东侧的三位依次是:南极仙翁,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寿星;玉皇大帝,他为6众神之首,掌管天庭事务;诸葛亮在道教中则被奉为智慧之神。西侧三位依次是:北极紫微大帝,他协助玉帝掌管日月星辰,天经地纬和四时气候;地母,即大地女神,因为大地生养万物,故称为大地母亲;丘长春,又名丘处机,金代道士,他是全真派教祖王重阳最得意的弟子,他曾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主张三教平等。西侧的八位是我们常说的财神赵公明元帅、妈祖、仓颉等;东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八仙,八仙大多是唐代末期人氏,他们的事迹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明清时期已被百姓所接受,成为了神仙团体,在他们身上寄托了芸芸众生的希望。函谷关关楼函谷关关楼箭箭库遗库遗址址城城墙遗墙遗址址古道古道各位游客,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