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中的“习得”与“学习”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378555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语学习中的“习得”与“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语学习中的“习得”与“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语学习中的“习得”与“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外语学习中的“习得”与“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语学习中的“习得”与“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语学习中的“习得”与“学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外语学习中的外语学习中的“习得习得”与与“学习学习”南洋中学 彭斯卫外语教学一直存在着学习与习得两种对立的教学模式。 正如张正东(2002)说:“人类教学外语的道路,可以从哲学高度概括为两条: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的教学特点在于运用知识去认识事物,依靠知识从已知认识未知,其思维范式为演绎;经验主义的语言教学则是通过接触模仿,积累经验,再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其思维范式是归纳,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语法翻译法,后者的典型代表是直接法。这也反映了外语教学的两种模式:“学习法”和“习得法” 。传统的语法教学是学习法,任务型教学以习得论为基础。那么,在今天开展任务型教学中,是否应淡化语法教学的学习?

2、外语教学是应“学得”还是“习得”?或兼而有之?本文想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 “学习”与“习得”在语言学习中的对立与统一美国心理学家 Stephen Krashen 于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提出“监控理论” (the Monitor Theory)的核心之说便是习得与学习假说(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他认为,语言学习通过两个独立方式获取:1)习得无意识学习过程,即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时,通过自然语言使用而获得语法规则,是内化的自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 。2)学习 有意识学习过程,即通过正式学习而获得有意识的

3、语言知识的学得。在该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Krashen 提出,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真实交际的能力取决于习得系统的知识,也就是说语言学习主要是通过习得,而学习系统的知识的作用是有限的,主要用于“监控”交际过程中语言输出的质量。语言习得论基于儿童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习得,强调语言实践的重要性,探讨了外语学习的一种规律性的内在的因素,解释了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一种最基本的客观现象以及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知道,语言学习是一种技能学习,静态的语言知识学习并不等于语言能力的学习,知道某项知识并不等于能熟练运用该项语法知识。就好比在岸上学游泳,永远不会真正学会。语言学习必须通过

4、实践才能获得。传统教学的“学习法”过多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语言知识学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形成语言能力这一客观事实,忽视了语言“习得”的必要性,使学生学习多年,仍不会熟练运用。基于对传统教学弊病的认识,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语言的“习得”。然而,仅从习得中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儿童习得母语是无时无刻不处在母语的语言环境下,不必专门学语法就可形成语感,逐渐获得语言交际能力。但是外语学习缺乏这种耳濡目染的自然语言习得的环境。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为基础,学外语就必须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根据语言的基本结构,才能逐步提高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因为语法是语言的规则,语言没有规则,说写就语不成句,听说则不解人意。再者,

5、外语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时间空间有限,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将能更迅捷,更有效地内化语言输入,形成语言能力。因而 Keith Johnson (2001:109) 在采用 Krashen 的习得学习概念时,提出学习与2习得都是通向掌握语言这个终极学习目标的二条路径。理想的外语教学模式是学习与习得的并行模式。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习” ,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语言习得环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把“学习”与“习得”二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从二元对立到二元互补。二课堂教学中“学习”与“习得”互补模式语言习得模式关注的是语言意义而不是语

6、法知识或语言形式,而语言学习模式则正相反,注重语言形式与语法,而不是意义。语言教学一直存在着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矛盾,发展语言系统和发展语言交际能力之间的矛盾,课堂教学与语言自然习得之间的矛盾。在以往常规的 3P 教学中,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语言学习是以呈现练习运用模式展开的,语言先学得再习得,习得主要体现在Production 综合运用或练习上,用来巩固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以此来解决语言形式与意义、 “学习”与“习得”以及发展学生语言知识与能力等之间的矛盾。然而我们知道,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语言,人们容易误会“学”与“用”的关系,

7、认为只有先学会了才会运用。事实上,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学与用是结合在一起的。语言学习的过程不应人为地分为输入与输出的阶段,应融为一体。 “做中学”能使课堂教学产生最大的效益,因为学生会运用语言知识也就意味着学会,其次,二语学习缺少实践的环境, “做中学”能促进语言的习得。 “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使学生从“习得”中“学习” ,把“习得”与“学习”紧密的结合起来。所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都建议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我国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事”的描述方法,设立了各级要求。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增进语言的习得。它反映了语言交际教学思路和外语教学

8、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法到关注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的学习转变为注重语言的习得。然而,对“任务”本身的定义却有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任何课堂活动都在任务之内,比如 Willians and Bunden (1997) “A task is any activity that learners engage in to further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 language.”而另些人则认为任务型教学只是为了交际的目的,如 Willis(1996) “tasks are always activities where t

9、he target language is used by the learner for a communicative purpose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utcome.”许多关于任务型教学的讨论也认为任务主要关注语言意义而非语言形式。因此,我们外语教学就常有这种情况,大家都羞于谈语法教学,公开课也避开语法教学,在语法与落后的教学法之间划等号,然而另方面,又感到语法教学无法回避。Skehan(1995,1998)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有别于母语的习得过程。第二语言的学习更多是认知性的。学习者在交际活动中趋向注意语言的意义,而在信息处理系统下,学生注意力是有限的

10、,注重意义就使语言系统得不到很好发展,所以语言教学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学生对语言形式与意义的注意得到合理分配,使其语言平衡发展。第二语言学习不应淡化语法教学,而是应考虑怎样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Willis(1996)把任务型教学分成任务前,任务轮和语言焦点三个阶段。语言焦点阶段就包括语言的分析和操练。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分析课文和3一些语言特点,在分析中或分析后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虽然willis 不把语言分析和操练作为任务看待,但她认为,在任务型的语言教学中进行明确的语法教学是有价值的。Skehan 提倡的语言学习认知法更使任务型教学进一步得到发展,他

11、主张在交际环境中,应创造机会使学生注意语言形式,重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融合,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语言的“习得”与“学习”更为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在香港大学任教的 William Littlewood (2004)认为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虽然学生在以语言交际为目的,但很清楚他们也在操练某种语言形式“although the students have a communicative purpose,it is also clear that they are practicing specific forms.” 他展示了任务型教学几种模式:From “Focus on form to

12、 focus on meaning” 1) Non-communicative learning (学生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2)Pre-communicative language (以问答形式为主的操练) 3)Communicative language practice (信息差语言交际活动) 4)Structured communication (把新的语言知识用于情景中) 5) Authentic communication (创造性的语言交际活动 解决问题) 。 他列举了被动语态的语法教学模式:Here is an activity in which they(the student

13、s) need to explore the use of the passive voice. Here is an article from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Underline each verb that is in the passive and, if possible, convert the passive sentence in an active one. Decide the possible reason why the writer used the passive rather than the active. Can yo

14、u draw any general conclusions about when a writer may prefer to use the passive rather the active? After reporting back and discussing their findings, students may be asked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of the passive to this task: Rewrite the following text so that Nick (name of a boy) is the focus of

15、attention. When you use the passive, decide whether you still need to mention the “doer” (with “by”).Be careful- not every verb will be turned into a passive.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做中学”的语法教学模式,用习得的方式来进行语法教学。笔者在语篇教学时也就语言“习得”与“学习”两种对立的教学模式结合做了些尝试。在教高一“ The Atlantic Ocean”一文时,把学生分成两组,A 组学生根据教师给于的表格提问(表格在下) ,B 组学生阅读课

16、文后回答 A 组学生的问题,不看材料填写表格。然后 A 组学生简要介绍 “the Atlantic Ocean” 。为使学生注意语言形式,下一步听写填充课文主要内容, (Fill in the key words) ,可由同桌合作完成。教师再给于 Pacific Ocean 详细资料,pair work 合作完成对太平洋的介绍(仿写) 。共同批改一篇,纠错中作相关语言知识点介绍。表格ItemsFacts4Location FeatureSize( depth /width)A great highway在教“Music”一文时,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自带最喜爱的音乐或歌曲,向全班做介绍。然后教师提问,引出课文单词与关键词,教师就单词举例说明用法后,根据课文内容设几大问题,每小组每个成员带着一个问题阅读课文后,小组交流(不看书) 。各小组就“音乐”这一题材做演讲,要求尽可能把问题的回答、新词与关键词用进去。在教“The Secret of Long Life”时,要求学生课前采访长寿老人或老师家长,写出“长寿秘诀指要”小组交流,小组全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