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3高考数学 科考试说明及典型题示例 苏教版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373661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3高考数学 科考试说明及典型题示例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2013高考数学 科考试说明及典型题示例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2013高考数学 科考试说明及典型题示例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2013高考数学 科考试说明及典型题示例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2013高考数学 科考试说明及典型题示例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3高考数学 科考试说明及典型题示例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3高考数学 科考试说明及典型题示例 苏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2013 年江苏省高考说明数学科年江苏省高考说明数学科一、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学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结合江苏 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既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 学习所必须的基本能力. 1 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贴近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

2、重点,注 重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注重对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2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 方面的能力. (1)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题设条件想象并作出正确的平面直观图形, 能够根据平面直观图形想象出空间图形;能够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 系,并能够对空间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 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3、. (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 运用归纳、类比和演绎进行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4)运算求解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及变形;能够根据问题 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或近似计算. (5)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运用基本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 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能够综合 地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较为困难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

4、考查 数学的应用意识数学的应用意识的考查,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 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是:能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地 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数学试卷由必做题与附加题两部分组成.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仅需对试题中的必做题 部分作答;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需对试题中必做题和附加题这两部分作答.必做题部分考 查的内容是高中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 1 的内容;附加题部分考查的内容是选修系列 2(不 含选修系列 1)中的内容以及选修系列 4 中专题 4-1几何证明选讲、4-2

5、矩阵与变 换、2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这 4 个专题的内容(考生只需选考其中 两 个专题).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在下表中分别用 A、B、 C 表示). 了解: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最基本的认识,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理解: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解决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 掌握:掌握: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 具体考查要求如下:具体考查要求如下: 1 1必做题部分必做题部分 要 求内 容 A B C 集合及其表示 子集 1集合交集、并集、补集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基本性质 指数与对

6、数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幂函数 函数与方程 2函数概念 与基本初 等函数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三角函数的概念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sin(xAy 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及正切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及正切 3基本初等 函数(三 角函数)、 三角恒等 变换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 4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平面向量的概念 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平面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5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应用 6数列数

7、列的概念 3等差数列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 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 7不等式线性规划 复数的概念 复数的四则运算 8复数复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的运算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9导数及其应用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算法的含义 流程图 10算法初步基本算法语句 命题的四种形式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1常用逻辑用语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分析法与综合法 12推理与证明 反证法 抽样方法 总体分布的估计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变量的相关性(删除) 随机事件与概率 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13概

8、率、统计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 14空间几何体 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15点、线、面 之间的位置关系 两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4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直线方程直线方程 直线的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 两条直线的交点 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6平面解析 几何初步 空间直角坐标系(删除) 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中心在坐标原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17圆锥曲线 与方程 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

9、几何性质 2 2附加题部分附加题部分 要 求内 容 A B C 曲线与方程 1圆锥曲线 与方程 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的标准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的标准 方程与几何性质方程与几何性质 空间向量的概念 空间向量共线、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 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空间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空间向量 与立体几何 空间向量的应用 3导数及其应用 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4推理与证明 数学归纳法的简单应用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排列与组合 5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超几何分布 条件概率及相互独立事

10、件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 n 选修系列:不含选修系列 中的内容216概率、统计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5要求内容 ABC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射影定理 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圆周角定理,弦切角定理 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 7几何证明 选讲 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矩阵的概念 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 常见的平面变换 矩阵的复合与矩阵的乘法 二阶逆矩阵 二阶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8矩阵与变换 二阶矩阵的简单应用 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简单图形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 直线、圆及椭圆的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9.坐标系与

11、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的简单应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求解 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 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利用不等式求最大(小)值选修系列中个专题 4410不等式选讲 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题分必做题和附加题两部分.必做题部分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附加题部分满分为 40 分,考试时间 30 分钟. (二)考试题型(二)考试题型 1 1必做题必做题 必做题部分由填空题和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其中填空题 14 小题,约占 70 分;解答题 6 小

12、题,约占 90 分. 2 2附加题附加题 附加题部分由解答题组成,共 6 题.其中,必做题 2 小题,考查选修系 列 2(不含选修系列 1)中的内容;选做题共 4 小题,依次考查选修系列 4 中 4-1、4- 2、4-4、4-5 这 4 个专题的内容,考生只须从中选 2 个小题作答. 6填空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 计算和推理过程;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三)试题难易比例(三)试题难易比例 必做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大 致为 4 4:4 4:2 2. 附加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大 致为 5 5:4 4:1.1. 四、典型题示例四、典型题示例 A.必做题部分1. 设复数 满足(i 是虚数单位) ,则的实部是_iizi23)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