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城市 ibm董事长上海演讲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3364693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的城市 ibm董事长上海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智慧的城市 ibm董事长上海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智慧的城市 ibm董事长上海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智慧的城市 ibm董事长上海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智慧的城市 ibm董事长上海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的城市 ibm董事长上海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的城市 ibm董事长上海演讲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智慧的地球 构建智慧的地球,从城市开始构建智慧的地球,从城市开始 基调发言人暨撰稿人:Samuel J. Palmisano,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10年6月2日 1 上海智慧城市论坛,2010年6月2日 人类近5,000 年的发展历程 或者称之为 “历 史” 也就是地球的城市化发展史。众所周 知,这个历时5,000年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提 速。 试想,如果人类100年前进入外太空的话,当他 们俯视地球,大陆上百万级人口城市所发出的光 亮还是星星点点,包括北京和上海。 而今天, 当亚特兰蒂斯号宇宙飞船上的航天员沿 地球轨道飞行时,他们看到的是450座百万级人 口城市散发的亮

2、光。这些城市就是世界的经济、 政治、文化和技术引擎。 实际上,早在2007年,我们便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 城市人口当年首次超过全球总人口的50%。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0%,相当于地球每 年新增7座纽约市。 我们应该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感到高兴。这体现了我们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巨大进步 尤其是在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但与此同时,这一进程也给地球基础架构带来了巨大压力。 这一点,恐怕在座各位感受最为强烈。 这种感觉在最近10年不断加剧, 归根结底是因为进入21世纪后, 很多人都认识到全球整合已 经刻不容缓。 过去几年,我们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与能源相关的环境和地缘政治问题。 我们意识

3、到全球食品和药品供应链存在诸多缺陷。 新世纪伊始,9/11恐怖袭击就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大部分国家仍然处在全球金融危机恢复期。 2010年6月2日 2 构建智慧的地球,构建智慧的地球, 从城市开始从城市开始 基调发言人暨撰稿人: Samuel J. Palmisano, IBM公司董事长、 总 裁兼首席执行官 上海智慧城市论坛, 2010年6月2 日 这些共识说明, 无论是从经济、 技术还是社 会角度看, 我们都已经迈入了互联互通的时 代。 但我们也知道, 只是互联互通还远远不 够。 这个世界正变得“更平”。世界越来越小, 联通越来越普遍。 但有些事情却阻止我们去 进一步挖掘她的潜能 而

4、且就是现在。 换句话说,我们地球需要变得更加智慧。 这不是我在猜想,而是活生生的事实。 今天你们来到这里,正是因为你们了解 到新智能已被融入整个世界的运行之中 用于开发、制造、购买和销售商品的 系统与流程;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世间 万物,从货币,到石油、水、电子产品; 以及数十亿每天都在工作和生活的人 们。 首先,我们的世界变得可以感知度量: 60年前发明的晶体管是数字时代的基本元件。现在,人类平均拥有近10亿个晶体管,每个造 价大约十万分之一美分。全球共有40亿手机用户,每年生产300亿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 由于这些芯片、传感器和设备技术越来越先进、成本越来越低,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对 各种

5、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无论自然、制造、商业还是社会。 第二,这个世界变得可以互联互通: 互联网用户已迅速达到20亿。但这仅是一个开始。在这个可以感知度量的世界,系统和物体 也能彼此“通话”。 技术能力正被应用到非计算机的系统中。实际上,几乎世界万物 任何人、对象、流程或 服务、以及无论大小的任何组织 都能具备数字能力、实现网络化。 不久的将来,这个世界将会出现数万亿个支持感知度量和互联互通的物品 汽车、 工具、摄像机、道路、管线.甚至医药品和牲畜。 这些物品的互动将会生成数量空前的信息。 第三,世界万物会变得更加智能: 全新计算模式可以处理最终用户设备、传感器和传动器数量的激增,并且能够将它们与强

6、 大的后端系统相连接。若将超级计算机等高级分析工具与“云”等全新计算模式结合使用, 就可以把无穷的数据转变为宝贵的智能。2010年6月2日 3 逐个城市构建智慧逐个城市构建智慧 的地球的地球 基调发言人暨撰稿人: Samuel J. Palmisano, IBM公司董事长、 总 裁兼首席执行官 上海智慧城市论坛, 2010年6月2 日 我们可基于这些智能采取行动, 提高系统、 流程和基础架构的效率、 生产力和响应速度 总 而言之,变得更加智慧。 这些变化正出现在城市中。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对城市转至关重要的重要系统: 首先是运输。大量预测显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的费

7、用已占到GDP的1-3%, 而这个巨额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在新兴市场 如中国、 印度或东南亚 私家车增长速度飞快。如果达到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 75-90%,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交通基础架构的压力会有多大? 能源和水电也存在类似情况。全球绝大多数的CO2排放来自于城市,而城市用水量 已经占到可用水总量的6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管理者如何确保淡水和电 力的持续供应 同时推动环境持续发展呢?你们是否知道,亚洲已有超过50%的 城市居民遇到了饮用水短缺问题。 城市还面临严峻的医疗挑战。人口不断增长将会不停地增加城市卫生系统的预算,使 其因为财政问题而难以维持下去。然而,有些城市却在没有降低

8、医疗水平的情况下大 幅降低了医疗价格。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说到教育,据经合组织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在1995年到2004年间上升 了4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经费远远低于这个比例,但这种情况不会维持太 久。靠公共融资来提供初级教育显然不能满足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发展中 国家的平均教育投资还不到国家总收入的6%,势必会逐渐增加。 确保公共安全对城市生活质量及吸引投资和人才至关重要。好在政府已经开始重视 公共安全性。纽约和其他城市正在使用高级数据分析技术来有效打击犯罪。 最后,智慧的政府服务对于市民和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据估算,减少25%的行政成本 如缩短填写表格的时间 最多

9、可将GDP提高1.5%。 此外,全球经济危机将会进一步加剧城市挑战 年轻人的教育问题;确保市民的安全与健 康;吸引企业和改善商业环境;实现飞机、火车、汽车和行人的交通顺畅等。 庆幸的是,不断涌现的新模式给企业、政府及整个公民社区的领导者提供了选择性。我们该 做何响应?我们该采取何种行动?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具体说,世界需要关注这些问题。2010上 海世博会将给全世界的城市和国家带来启示。 第二, 我们需要投资未来。 目光短浅和坐以待毙是大忌。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不该是亡羊补牢, 而是未雨绸缪。 2010年6月2日 4 逐个城市构建智慧逐个城市构建智慧 的地球的地球 基调

10、发言人暨撰稿人: Samuel J. Palmisano, IBM公司董事长、 总 裁兼首席执行官 上海智慧城市论坛, 2010年6月2 日 如果您是企业领导者,不能只关注降低成本和精简运营,还需要放眼未来,把握巨大的增长 机遇。 如果您是政府领导者,不能只专注收税和颁布规章制度。您必须为迎接未来做好准备。 即便您是非政府组织领导者 或本地社区领导者 也必须认真思考在我们共同工作和 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全新社会形态对社会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采用保护贸易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是错误的做法,是一种退步,而非面向互联互通的智能 化未来的做法。作为全球商业中枢的主要城市,这种措施对其发展尤其有害。 我不是在

11、讲述政治体系或社会形态,而是想告诉大家,地球发现自己潜能、投资并且真 正构建光明未来的历史时刻已经到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能否把握时机将决定成败。对此,上海市的做法堪称是成功的典范。 庆幸的是, 无论是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的角度看, 我们都有能力使我们的城市变得 更加智慧、繁荣、进步。 前瞻性领导者显然擅长把握机会: 能源:马耳他正在构建全世界第一个国家智慧电网,此电网还能监控国家水利系统。 在中国,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启动了十年之久的智能电网计划。我们随后将展示 详细内容。 金融:印度的微型金融银行Grameen Koota使用开放源银行业平台,近乎实时地获 得准确信息,借此预测资本需

12、求;扩展微型贷款范围、保险客户及其他银行业功能; 小额信贷客户数量已从7万增加至35万。 医疗: 广东省中医院使用智能医疗记录系统实现中西医合璧 医院可以通过同一个 标准化记录处理英文和中文记录,不受格式、术语或语言的影响。 总医院能够与四家分院共享复杂的主要信息 从而提升了医护水平、诊断和治疗 效果,并且有望使用深层分析技术推动全球前沿医疗研究取得进步。 交通: 世界各国的城市都在投资构建智慧的交通网络。 智慧卡系统允许新加坡地面交 通管理局开发最佳行程和时间表, 借此减少了拥堵并且提高了公共交通工具的吸引力 同时避免了80%的逃票现象,将LTA的吞吐量提升了一倍,日处理票务交易达 2000

13、万次。 IBM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全球铁路创新中心,将全世界的行业领导者及大学专家汇聚 在一起,共同商讨如何构建更加智慧的铁路系统。 2010年6月2日 5 逐个城市构建智慧逐个城市构建智慧 的地球的地球 教育:在中国,教育部正在通过开放源系统来扩展教育覆盖范围,并且提高知 识共享水平。自2006年7月投入运转以来,“蓝天”远程教育平台现在被超过 78万中国学生和教师广泛使用。日用户数量超过4.5万。 基调发言人暨撰稿人: Samuel J. Palmisano, IBM公司董事长、 总 裁兼首席执行官 即便是像水那样简单的东西也可提高智慧性。 我们正在帮助日本福冈区水利局提高水 资源的可用性,

14、并且在日本八座城市提高水的质量。 此外,北美洲有智慧的石油勘探,越南和泰国有智慧的食品,台湾有智慧的税收系统。 上海智慧城市论坛, 2010年6月2 日 关键不是技术,而是领导力。下面,我将提供四点有用的建议,帮助你们思考今后两天的讨 论,激发你们去思考,在构建智慧地球的进程中,该如何实现有效的管理和领导。 首先,我们必须制定标准。当然,我们都深知标准的重要性,但我这里所说的标准不仅是 技术标准,还包括面向贸易政策和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全球新规则。 若您将城市看作由无数小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就会发现这个标准问题非常复杂,与联通密切 相关。 对系统而言,联通性和兼容性都很重要。将多个组件拼凑在一起并不

15、能够称为系统。如想 构建真正的系统,除传递外,您还需要开展很多工作。 我们需要在交通系统与能源系统之间. 在教育系统与医疗系统之间. 在水、交通、商业、 公共安全和政府服务之间建标准化接口。 某些系统在实现标准化方面的确存在局限性,尤其是以人作为主要构成的系统。但是,如果 我们打算构建真正的智慧城市,则需要实现高于现有水平的接口标准化。 第二,作为组织、市政府和社会领导者,我们必须鼓励开放与创新,而不是采用抵制的 态度。 城市是全球主要的创新中心,这种鼓励创新的态度尤其重要。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刚刚完成 了一项调研, 旨在探索主要城市如何面对新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 尤其是人员技能和创造 力。 实

16、际上,激发人类想象力是构建未来城市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这个目标 坦诚协作、技能培养、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等。 第三,智慧的城市附带意义重大的政策启示。 摄像头 在伦敦、芝加哥、韩国的仁川自由经济区 摄像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 准确性向警察及其他一线响应人员提供信息,挽救生命。 但也有一些市民对此表示不安。谁在管理这些数据?他们会如何使用这些数据?他们是否值 得信赖? 2010年6月2日 6 逐个城市构建智慧逐个城市构建智慧 的地球的地球 基调发言人暨撰稿人: Samuel J. Palmisano, IBM公司董事长、 总 裁兼首席执行官 上海智慧城市论坛, 2010年6月2 日 安全性也一样。智慧电网、智慧的铁路、智慧 的下水道和智慧的楼宇这些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