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认识的反思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43352740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认识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育认识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育认识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育认识的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育认识的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认识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认识的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体育认识的反思体育认识的反思1 1任秀红,张翔,李淑萍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 山西 忻州 034000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狭义体育)的认识就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本研究从探寻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历史渊源入手,进而对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一认识进行反思,得出该认识是对伟人文章的误读,是对国家有关教育精神的误解,是体育概念层次上的错位,是没有真正理解“真义体育”之真义。关键词: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体育认识;真义体育 IntrospectionIntrospection ofof PEPE cognitioncognitionRen Xiu-hong 1, Zhang Xiang 2 ,

2、Li Shu-ping3PE Department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Shanxi Xinzhou 034000Abstract:The function of PE is to improve youths constitution, strengthen their health which is peoples view on PE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origin, the author rethink profoundly the Introspection

3、of PE cognition of improving constitution and strengthening health, then drew a conclusion: peoples view on PE cognition was result of misreading the article of Chairman Mao, misunderstanding Nations Education Spirit, misplacing the gradation of PE concep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 true meaning of

4、 “the true mean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improving constitution; strengthening health; PE cognition;the true meaning of PE长期以来,体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现象:国家对国民体质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体质尤为重视,这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领导人的题辞或言论中,教育方面则是表现在体育课程的指导性文件的变更,即从教学大纲一直到课程标准,都在不断调整中,企图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对学生健康的关注度,然而遗憾的是现实却远远背离了所有的这一切,从几次

5、国民体质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质每况愈下(2010 国民体质调查结果: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1) ,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究竟如何去看待这种矛盾状况,这即是本文思考的着眼点。1 1 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历史与现实的存在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历史与现实的存在1.11.1 体育增强体质认识的历史渊源体育增强体质认识的历史渊源对体育具有增强体质功能这一认识,追溯其来源有二:其一,最早可能体现在毛泽东1917 年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 ,其中第四部分1 任秀红(1975-) ,女,山东昌乐人,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

6、体育学 运动生理学,e-mail ,tel:139350142492体育之效的总结语:“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此盖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 , 2明显地提出体育的功效在于强筋骨,强筋骨能改变人的体质。此文章对体育的解释在当时以及现代都颇具影响意义。其二,1952 年 6 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之际,毛主席所作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3;此题辞的提出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增强体质的理解,也为体育界学者们从理论上加深对体育增强体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然而人的认识却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体育的认识,历史上曾经有过体育本质的论争,就体育功能的

7、认识,出现了传授技术与增强体质的论争,但最终“不了了之” 。1.21.2 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现实存在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现实存在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在体育课程中的确立从毛泽东提出“增强体质”这一认识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其在体育中的确立则是 1961 年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纲要,在这些纲要中明确提出“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首先是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出发,来选择和安排教材” ,而后 1978 年十年制学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和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中再次提出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44,重申体育增强体质的功能。体育能增进健康

8、这一提法最早仍然是由毛泽东提出,其在 1950 年 6 月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针对当时学生的情况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5而后体育界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新精神,于 2001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其结果是体育教学大纲淡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在这次改革中把体育课程的名称相应地做了一番修改,小学体育课程名称仍然为体育 ;中学体育课程则改称为体育与健康 ,毫无疑问的是“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中的确立。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教体艺200212 号文件中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

9、准(试行方案) 是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62。从这个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学生体质的关注度,无论是教育的手段还是学生的毕业条件,都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当然对学生体质的关注还是基于学生体质的下降。诚然,国家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无可厚非,但对体质的增强寄希望于体育则有失偏颇。2 2 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历史与现实的反思2.12.1 对体育增强体质的反思对体育增强体质的反思3从体育增强体质的历史渊源追溯中可以看出,增强体质主要是由伟人毛泽东提出的,当然也不排除前苏联的一些

10、相关体育理论的影响,例如:阿什马丽娜的身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7,这只是为体育界证实体育增强体质再次奠定理论基础而已。如果仔细阅读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不难发现,虽然其文章名称为体育之研究,但是全文八个部分中仅前四个是谈体育问题,后四个则是说运动,实际上这已经渗入了两个概念:体育和运动,在其后来的题辞中也再次出现。那么究竟是体育能增强体质,还是运动能增强体质抑或是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如此疑问又陷入了对体育、运动以及体育运动概念混乱中,究竟是哪一个能增强体质,还须从对这几个概念的认识中入手。1)有关概念的认识虽然伟人的文章及题辞,国家精神是人们对体育意义理解的前提之一,是弄清事情真相的依据,但要确定体育

11、是否能增强体质,当明确与之有关的概念: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体育一词的来源说起体育的概念,人们可能自然而然的想到广义、狭义体育,如果对体育概念进行分类,可采用许多标准:按实施场所分为幼儿园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按参与者的职业分为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等8 9,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这样就会出现多种体育概念,为避免这种状况,只能从“体育”一词的来源中去解释。体育一词不是产自中国,在中国古代虽无体育一词,却有运动养生的思想和实践,这可以说是原始形态或萌芽态的体育10。我国使用“体育”一词则是 19 世纪末21 世纪初从日本引入的,而真正把体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的

12、是 1902 年钦定学堂章程 ,1904 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真正实施,当时叫“体操课” 11,直到 1923 年,才在新学制课程标准这一官方文件中,正式把“体操课”改成“体育课” ,在以后几十年的发展中, “体育”一词逐渐取代了“体操”而被广泛使用,而体操则成为体育的具体手段之一。12如果追寻“体育”一词的最早来源,则是 1760 年法国的一些报刊上用体育一词来论述儿童的身体教育问题,这是体育一词的首次出现。1762 年,卢梭出版了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尔 。他也使用“体育” 一词来描述对爱弥尔身体教育的过程。由于该书激烈地批判了当时的教会教育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体育” 一词同时也在世界

13、各国流传开来。可见, “体育” 一词的最初产生是起自于“教育”一词,它最早的含义指教育过程中的个领域。13体育价值、功能的走向与“真义体育”虽然爱弥尔一书中对体育一词的意义有所描述,但却没有确切的定义,中外学者4从诸多方面对体育进行了界定,相比较而言,日本学者前川峰雄的定义更接近卢梭使用该词的本义,他对体育下的定义是:“体育是通过可视为手段或媒体的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14”从体育一词来源以及前川峰雄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本意指身体的教育,换句话说,是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显然的符合学校体育的范畴,我国著名学者林笑峰先生也有类似的言论“体育即发展身体的教育,增强体质的教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5

14、6,并称此为“真义体育” 。 “体育属于教育,教育是体育的上位概念,教育的目的就是体育的目的16” 。 由此可知,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种,自然当与其他的课程一样,主要承担起传承文化,传授技术、知识的任务,而不是单纯的增强体质。然而,为什么最终的体育单纯追求增强体质,而不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这是伟人毛泽东的影响,他在写文章以及题辞时不单单是指体育同时说的是运动,显然地运动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并且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对骨骼肌、呼吸系统、代谢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都有影响,比如长期运动可使肌纤维增粗,线粒体增多;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等1718。在运动生理学书籍以及一些医学书籍中也

15、都有这方面的陈述,并且运用的词就是运动与,或与运动,或运动对的影响,而不是用“体育”一词。最关键的是大凡有点运动常识的人都清楚这一点,只要稍加运动就会身体发热,强度稍微加大感觉会更明显:流汗、心跳加速,长期运动累积效应就会有增强体质的效果。由于运动长期累积效应的表现就是增强体质(实际上,运动增强体质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适宜的运动才会增强体质,运动不当会有害于体质健康) ,而体育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运动,再加上毛泽东撰文时把两者合在了一起,如此以来,人们就误读了伟人的文章,以为是“体育”增强体质,而不是“运动”增强体质,导致人们一开始就误入体育增强体质的歧途。可能有人提出异议:“真义体育”即是“增强

16、体质”这不是与本文观点相矛盾吗?其实,不矛盾,首先“真义体育”指出体育的上位概念是教育,这与本文的观点一致;其次,“先生用真义体育的初衷,是区别多本质、多目的的所谓大体育 ” 19,而本文则是区别于运动和体育运动(即广义体育) ,不能说两者观点一致,但非常相似;再次,笔者对“真义体育”即“增强体质”理解为狭义体育追求的方向性目标即长远目标,是指向未来的,也即“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提法2033” 。狭义体育是传授(健身)运动技术,传承(健身)运动文化知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这与林笑峰先生提到的“增强体质的理论与方法,不只教师掌握,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主要教材内容去教会学生终生健身所用。2034”的观点一致。也就是说,传授(健身)运动技术,传承运动与健身知识的功能,培养终身体育意5识是狭义体育的达成性目标,也就是短期目标,这些是为“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