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345762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课文杨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 10 课。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中的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这是第一次,一般会觉得很难读,很难懂,如果引导不慎,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学习文言文真有趣!为他们以后的方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 6 个生字,会认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离”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

2、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人物机智。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解读课题,迁移运用。1出示几句孔子名言,学生自由学习。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生的几句名言与我们平时学习的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 10 课,读一读,这几句话是否与课文有相似之处呢?(学生讨论)师归纳:像这样的语言就听“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听“文言文”,也听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

3、言文。(板书:10 杨氏之子)2解释课题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生读说意思,师归纳)3这是古人说话的方式,请同学们也试着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生用文言介绍自己)(设计意图:1,复习导入法既能复习旧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曾经学过文言文,使他们对文言文没有惧怕的心理,并且能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2,让学生试着用文言介绍自己是让生初步感受文言特点,且对古文中的“氏”迁移运用)二初读课文(读懂字词,读懂停顿,读通古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放声自由读课文,争取把文章读通顺)2,检查读通情况,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乃应3,引导学生读懂停顿。a,

4、指名朗读 b,交流讨论 c,归纳节奏 d,齐读课文(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朗读去感受文言的特点,以读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三,合作学习,理解意思1,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哪些地方不懂,做上标记。2,小组合作学习。3,全体交流解决难点。4,知道每个句子的意思后再连起来试着说说课文的意思。(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使学生更快地更容易理解课文的意思)四,质疑问难,背诵课文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那些疑难。2,背诵课文。(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找出问题,以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板书设计 110 杨氏之子惠曰禽诣乃应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想象情境,

5、有感情地朗读。2,朗读课文,就就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以复习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二深层对话,体悟“言外之意”,品味精妙之处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1)师生对话,理解字面之意:杨梅是你们家的水果。“此”这个(杨梅)“果”水果“君家果”你家的水果(得出“此是君家果”的意思)(2)品读对话,体味“言外之意”。此是君家果你和杨梅同姓,乃一家人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感悟对答之巧。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不假思索地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引读第一句:多么聪明的孩子,所以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学生齐读第一句,随

6、机解释“惠”同“慧”,通假用法。(2)品读“未闻”之妙。君家夫子家杨梅是君家果孔雀是夫子家禽师:提示“未闻”不讲解学生对比着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说话硬邦邦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比较婉转,听起来比较有礼貌。)a,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读出意味。b,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师:杨氏子,(手指自己)在下柳君平。(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生: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师:果然聪明!接着又来了个姓梅的。(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生: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以白话和文言对比着学习既能让生易了解课文内容,又能进一步认清什么是文言文,更能品味出文言之精妙。)三,熟读成诵。1,师:这

7、么聪慧又懂事的孩子,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几名学生读文,配乐)2,师: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设计意图:此教学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四,拓展将课文改写成白话文五总结板书设计10 杨氏之子拜见其父孔君平杨氏之子巧妙回答甚聪慧教学反思此课是学生第一正规学习文言文,与往常的文言名句的学习大不相同,文言名句只要弄清其意既可,而文言课文就不能只停留在其意了解或理解,要一步一步,从易到难,从其文意到其文外之意,要在思想上认识,理解,感悟文言之精妙。所以在教学中从文言名句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进入正题文言学习。在学习结束时,安排“拓展”把课文写成白话文,是对生对课文学习的检验。后来批改学生改写的白话文,发现确实有部分学生的改文不错,其中有几篇很有特色,既有白话之现代气息,又不失文言之韵味,实为上乘之作,陈薇同学的习作尤为突出,令我大开眼界,没想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竟有如此之学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