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340308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 七七 1 1、2 2 班数学教师班数学教师 黄振添黄振添 一、教学情况小结一、教学情况小结 从第一次段考到现在,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围绕数学科组提出的怎么让学生“动起来”这个课 题开展工作,力求通过“动”调动学生参入教学过程,因为只有“动”学生才会思维,才能改变 “只会听”的被动局面,所以课前准备的教学材料,我都非常小心,如果设计的内容不切合学生实 际情况,尽管学生有充分的课堂活动时间,依然是动不起来,所以设计的材料都斟酌再三,尽量小 步化。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当薄弱,很多学生要顺利完成课后作业是很困难的,所以,对课后作业的 布置,主要以自己编写的为主,力求引导学生在做作

2、业过程中能“动下手来” ,能感受到一丝暖意, 体验到一丝乐趣,树立起点滴信心。 二、学习成果评价二、学习成果评价 试卷题目应该说是比较基础的,计算题的分数所占比例较多,但计算量不大,比较大众化,从 考试的结果看,一般有点基础,上课有些思维的学生,小题(填空与选择题) 、计算题、作图题得 分都很高,显然效果是不错的。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不在少数)由于基础原因,在课堂上思维、 解决一些问题有些慢,有时真慢,对此,老师应心中有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步到位,应留有余 地,就象试卷上的题目“计算(-3)-(+11)-(-9)”与“合并同类项-2n-(3n-1) ” ,这部分学生依然 觉得很难而无从下手。

3、但是,现在的“不理解”,不等于以后也不理解,转变后进学生的学习状态,要 细心与耐心,多一些理解与关怀,少一些压制,这个过程有时候是很痛苦的,同时这也是整个级组 教师需要共同面对的深刻问题。全试卷最难的一个题(最后一题) ,两个班只有三个同学做对,反 映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能力尚低。 三、下一阶段设想三、下一阶段设想 1立足课堂,聚集课堂,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为第一要务。 2对一些后进学生,争取一些时间给予必要指导。 3借助“希望杯”竞赛,做好培优工作。 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 七七 1 1、2 2 班数学教师班数学教师 陈惠明陈惠明 开学至今两个多月,我对七年级的新生,一直采用的教学方法

4、是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在课堂上多用小步教学学案,想切实提高课堂实际效果。 本次段考成绩如下; 平均分:七(3)班 54.6 分, 七(4)班 61.1 分 及格率:七(3)班 50, (14 人) ;七(4)班 57, (16 人) 优良率:七(3)班 28.6(8 人) ; 七(4)班 23.1 由于我担任七(4)班的班主任,四班的成绩要比三班要好,所以我觉得让学生对所学学科的 重视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具体从各小题的得分情况来看(附各题的得分情况表): (1) 、从选择题和填空题(118 题)的得分情况分析,对于初中刚学的有理数基础知识来说 学生掌握还不错,今后还要继续巩固和

5、加强课前备课工作,注重课堂实效,切实做好教学常规和学 生辅导。 (2) 、从 1928 题的计算题分析,学生的得分率在 50-55之间,可以看出来学生的计算 能力比较差,基础不够牢固。有些对合并同类项没有掌握好,在今后的章节中要多插入此类基础题 训练。 (3) 、具体到第 10 题、30 题、31 题、这些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题目,学生的得分普遍比较 低,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训练题型,应该多采用小步教学的模式让学 生学会思考;并适当进行材料阅读题的训练。2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八年级数学教师八年级数学教师 李景财 赵 星 一、命题原则及对试卷的

6、总体评价一、命题原则及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次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从外校拿的试卷命题依据课程标准和北师大版教材的要求,试题简单且 知识点全面,全面考查了从开学到考试前所学的所学内容,包含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章实数、第 三章平移和旋转以及第四章四边形知识, ,全卷试题难度与课本例、习题大致相当,考查了学生对 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区分度良好本次试卷比较贴近我校的教学实际,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 数学学习水平,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将对今后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数据分析二、考试数据分析 1.四个班参考人数为 142 人,均分 44.8 分,优秀率 18.44%,及格率 32.62%

7、,各班情况: 班别考试 人数平均 分10080 分人数8060 分人 数600 分人 数优良 率(%)合格 率 (%)最高 分科任 老师013646.1932425.0033.3391 023644.8592114.2940.0085 033543.2452611.4325.7197 043545.1832422.8631.4397 合计14244.826209518.4432.62972.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 选择 题填空 题计算 题解方 程画图证明 一证明 二梯形填表阅读 题 总分3015126466687 平均分16.856.534.51.441.473.122.771.885.761.6

8、2 得分率0.570.430.380.240.370.520.460.310.720.23 三、各大题得失分原因分析三、各大题得失分原因分析 1、 选择题,总共有十道小题第 1,3 题考查学生对于实数的各个概念问题,有少数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比较 差。所以得分率不高。第 2,4 题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难题,都是简单的实数运算和勾股定理的计算,学生掌握较好, 得分率较高。 第 5,6 题考查的是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也可以说是概念的灵活运用,有很多学生会背,但灵 活运用能力不强,特别是综合在一起考查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对部分同学还是有难道,他们考虑 不够周全。所以得分率不高。 第 7,

9、9 题考查的是旋转和平移的知识,平移学生都掌握的比较好,旋转是个难点,但在这里考查 的不是作图是学生看图找旋转图形,学生比较图形和答案就能找到正确结果,所以得分率较高。 第 8 题考查梯形中的面积,几何对学生是个难点,这里考查又是面积的灵活比较,是一个难点,也 是这份试卷中的难题,得分率特低。 第 10 题也是几何题,考查周长计算,更确切的说是考查等量代换,很多学生对图形都看不明白更 加不要说等量代换,而且还考查了中垂线的性质,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这个性质,得分率也很低。 2、填空题,总共有 5 道题。 第 11 题是简单的实数化简,平时训练的比较多,所以得分率较高。 第 12 题是勾股定理加实数

10、的运算,不是常见的勾股数,学生的运算能力不是很好,得分率不高。 第 13 题考查平移旋转,有图形,平时也有训练,得分率高。 第 14,15 题是特殊四边形的计算,学生对几何题都有总恐惧感,不愿动手做,就认为自己不会, 所以都没有认真去看去做,乱猜甚至不写,得分率很低。 3、计算题,共 4 道题目。 这里是实数的混合运算,还有些公式如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这个题目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有部分3学生有理数的运算规律都没有弄懂,见这里的题目根本就不愿动手就空白在那里,而平时有训练做 了一定题目的学生做起来就很顺手,能拿满分,但整体的得分率不高。 4、解方程,共 2 道题。 两道题目一个是考查平方根,一道是

11、立方根,但都需要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思想,很多学生没有掌握 这个思想都展开来算,平时虽然有讲过,但是训练不够,学生对于整体看的思想不能理解和贯通, 得分率低。 5、作图,是做旋转的图形和图形的判定,是学生的一个难点,部分同学作图不够规范,没有保留 作图痕迹,形状的判断也考虑不够周全,得分率不高。 6、7 是两道证明题,一个是全等,一个是证明平行四边形,刚刚学完,考试完的知识点,在学生 脑海还有很深刻的印象,考查的也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平时我们教学也注重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练 习,得分率较高。 8、求梯形的面积,学生对于几何题的求解还是很模糊的,不知道该怎么入手,也就不愿意动手去 做,这里考查了学生要做

12、辅助线,求解直角三角形,在求面积,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处理综 合题的能力较差,得分率较低。 9、填表题 考查了我们第四章所学四边形中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学生掌握的较好,得分率高。10、阅读题,也是求梯形(四边形)的面积,这类题目我们平时训练的较少,学生比较陌生,考查 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梯形的辅助线做法,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而且有是最后一个大题,在学生的认 知都是很难肯定不会做,所以就不做,很多同学这题都是空白的,得分率很低。 四、总体分析四、总体分析 总体来看尖子生不多,高分人数较少,而低分层较多,这就造成了整体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平均 分比较低。整体看学生基础比较差,缺乏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13、,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只 有小部分的学生会主动学习,不懂就问,大部分学生还需要老师严格要求下才会认真学习,所以在 后续的教学中要重点抓住课堂教学,精讲精练,多鼓励少批评,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性,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能动手做题目。抓两头促中间,使平均分 有较大提高。 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 1小孩都是需要鼓励,表扬来增大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老师在课堂和课后都要发现每个学生 的闪光点,找他们个别谈话,鼓励表扬他们。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2从这次考试情况来看,基本知识和技能部分内容还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够到位,老师

14、在教学过程 中要重视这一部分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公告练习,否则很可能导致这部分学生后续学习困难,分 化加剧。 3培养学生图形直观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至关重要,一些学生表现出来的灵活性不够,不能准确 理解问题,有些题目如果按书上的方式去问,学生应该是会做的,把形式变一下,就不知道怎么做 了,一分都没拿到;从最后一个大题,也能清楚看出学生的推理和灵活运用知识,知识的迁移能力 不够,在今后教学中要重视更多的细节上的要求,运用多种手段,教会学生能上手思考几何推理题。4从本次考试情况看,我们对于两极学生的关注应更多一些,大量的困难生严重影响了班级均分, 而优等生的应变能力不够,也说明我们对他们的关注还不够

15、,今后我们应面对现状想更多的办法, 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 六、重点问题六、重点问题低分层学生较多,造成了整体成绩不理想,平均分较低。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一大 难题,他们上课基本上是不动的,哪怕是刚刚讲过的东西给他们做都有难度,如何让他们确立目标,4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南澳中学中段考试试卷分析 九九 1 1、2 2 班数学教师班数学教师 谢坤海谢坤海 九(1) (2)班各 37 人,共 74 人,实考人数 74 人。九(1)班最高分 84 分,平均分 39.3 分, 优良率 5.4%,及格率 19%。九(2)班最高分 98 分,平均分 42.7 分,优良率 16.2%

16、,及格率 30%。 各小题得分统计如下表:题号1-1011-1516171819202122 满分30 分15 分9 分6 分6 分8 分8 分8 分10 分平均分15 分4.9 分5.4 分2.8 分2.9 分4.2 分2.1 分2.6 分1.4 分得分率50%33%60%47%48%53%26%33%14% 学生作得较好的题目: 选举题的 1.3.4.6.7.8 题,填空的 13.14.15 题。大题有 16.17.18 题。 学生作得较差的题目: 选举题的 2.5.9.10 题,填空的 11.12 题。大题有 19.20.21.22 题。 按知识类型来分; 学生在代数、图视方面的知识掌握得比空间图形方面的要好一些。代数方面复杂的计算、复杂 方程学生完成的也不理想。比如第 2、6、11、16(1) 、17 题。学生都是可以做一点,但拿到的分 不多。原因是题目问题的解决要用的知识点比较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在空间图形图形方面本章试卷比中考要求高出比较多,本人在平常的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