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336877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世纪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 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3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4 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拜伦简析简析唐唐璜璜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人物形象:1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的长篇讽刺诗唐璜中的主人公在拜伦所

2、有的主人公形象中独一无二,他热情、玩世不恭、但不绝望、忧郁。2 他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没有反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消极)。3 他不为道德教条束缚的自然天性,在曲折恋爱冒险中起着讽刺虚伪道德的重要作用。艺术成就:1 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辛辣的讽刺,锋芒指向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为一部“讽刺百科全书”。2 插话:在叙事过程中不时地和大规模地插入议论。3 题材和风格的无穷变换,以悲壮、诙谐、揶揄、热情等各异的风格杂糅并置。4 以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八行诗体)简析简析恰尔德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哈罗德游记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自传

3、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拜伦的一部长诗,涉及了当时重 大的历史事件。全诗共分四章:第一章描写了西班牙人民的苦难,用 西班牙英雄的光荣历史来激励人民反抗法国侵略者,塑造了“西班牙女主郎”这一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反对侵略的主题。第二章写哈 罗德在希腊的见闻。当时希腊人正遭受土耳其的奴役,诗人回忆希 腊辉煌的历史,古今对比,希望希腊人奋起反抗。第三章写在比利时、瑞士的观感,评述拿破仑的是非功过,追忆法国大革命,缅怀 伏尔泰和卢梭, ,讴歌自由精神。第四章对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以高昂的自由信念鼓励意大利人民起来斗争,实现民族独立。总之,全诗贯穿着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和对被奴役人

4、民 的深深同情,反对侵略,反对暴政,歌颂民族解放是其主旋律,因此被誉为“抒情史诗”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艺术特点鲜明。1、作品具有强烈的 主观抒情性。诗作实际包含着哈罗德和诗人自己两个形象,哈罗德 是拜伦消极思想的体现,厌世、孤傲、浓重的贵族气,深怀忧伤和冷漠,正试图在远途旅行中寻求解脱,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他的游历线索构成诗作的表层结构;2、另一个形象则是拜伦思想中积极一面的体现。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随时抒发议论,表现对政治、哲学和艺术的见解,同时也表达他对伪善、虚假的厌恶,表现其反抗侵略、专制,向往自由美好的精神追求和叛逆性格。这种深沉的感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把长诗的各部分联成整体。3、

5、诗作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抒情、议论为主,叙事为辅。4、作品的语言生动流畅,极富感情色彩,时而凝重朴实,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清新绮丽,时而色彩斑斓,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雨果论述论述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是一部借历史题材揭露现实的长篇小说。它的批判矛头首先指向教会。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由于长期受禁欲主义的束缚与压抑,使他原来善良的本性在一朝被情欲所驾驭后变得凶残、邪恶,先是不择手段的追逐吉卜塞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目的达不到后就变成迫害,与法庭勾结,使爱斯梅拉尔达身陷囹圄,最终死于绞刑。克洛德作为一个人

6、是宗教的牺牲品,作为一个教土则是残害他人的罪人,其罪恶行径也是政教沆瀣一起的历史写照。 巴黎圣母院同时也把揭露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及其国家机器。小说中的路易十一是个十分残暴的统治者。当他得知流民袭击巴黎圣母院威胁自己的统治时便疯狂地发出“把平民斩尽杀绝” 、 “把女巫绞死”的命令,致使血漫街头+国家机器法庭对伽西莫多的审判简直就是一出滑稽剧。制造爱斯梅拉尔达的冤案,更暴露出其腐朽无能的本质。雨果斥法官为“黑猫” 录事是“野猪” ,王家律师是“鳄鱼” ,将法庭对无辜者的审判,称为“法官的吃人肉” 。那么,与这一切丑恶现象形成对照的,则是另一种美好人性的存在,爱斯梅拉尔达是美与善的象征,她无论走到哪

7、儿,都会带来仁善、宽和与爱的光彩;还有善良的伽西莫多竭尽全力保护无辜的受害人,最终付出生命,与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尔达共同到达美与爱的极致。在对这些下层人美好品质的描写中,寄托了雨果希望善良、仁慈能够改造社会、拯救人类和创造奇迹的人道愿望。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1、中古题材,以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描绘出五光十色的图画:愚人节、主显节的热闹场面,吉卜赛女郎优美的异国舞蹈,宝塔、尘阁、石碑等奇特的建筑,以及纵横交错的街道,这一切构成一个色彩浓艳、眼花缭乱的背景。2、对照原则的运用:封建社会王朝法庭与乞丐王国的法庭,伽西莫多外形奇丑和心地少见的善良的对照,爱斯梅拉尔达的忠贞不渝与法比的自私轻薄的

8、对照,克洛德的丑恶复杂与伽西莫多的美好单纯的对照等,突出表现了作家的爱憎褒贬。3、丰富的想象和偶合的传奇性情节,如乞丐王国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尔达的象征性“结婚” ,吉卜赛女郎母女的相认和死别,墓窟中紧紧拥抱的两具尸体等,皆富于传奇性。总之,小说以紧张奇特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色彩浓烈的中世纪社会背景,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以以悲惨世界悲惨世界为例,分析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为例,分析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雨果代表作悲惨世界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1 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如:冉阿让被监禁 19 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

9、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2 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 “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让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长。3 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使罪弃恶从善、终止犯罪。4 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理想“冉阿让”。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5 人道主义的局限性

10、: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论述论述悲惨世界悲惨世界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1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现实主义:冉阿让被迫的经历、芳汀的悲惨遭遇、滑铁卢战役等。浪漫主义:冉阿让超人的体力和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2 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上。冉阿让攀上横杆救水手而自己却落入海中;抱着柯塞特被警察追得翻入修道院,碰到的第一个人恰恰是他曾救过的割风爷爷等情节都是离奇的。3 政论性。4 语言高昂、激烈、热情、叙述有史诗的风格。巴尔扎克简述巴尔扎克的思想矛盾与创作关系。简述巴尔扎克的思想矛盾与创作关系。1 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时指出:“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

11、、 “他的全部同情在注定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为”上流社会的必然崩溃唱挽歌,但又辛辣地讽刺了“贵族男女”描写他们在资产阶级暴发户的逼攻下必然失败、毁灭,赞扬他的政敌“共和党人英雄们”。这就是小说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2 巴尔扎克之所以能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往往决定于他世界观中进步的倾向。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具有的积极作用,可以某中程度削弱作家思想中的消极部分。 试述试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法国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为我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1 作品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史。在古物陈列室和农民

12、中:作者通过描写资产阶级和贵族间的矛盾,来揭露封建贵族必将灭亡的客观历史规律。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和贵族阶级的盛衰史紧密相联。高老头中她情场失意,被资产阶级小姐击败逼迫离开巴黎,是贵族厄运的写照。弃妇中男爵卡斯顿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抛弃了她。贵妇人再次受到社会的弃绝,就这样资产阶级妇女靠金钱击败了贵族妇女并代替她们活跃于上流社会。2 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作者通过一系列本质相同而形象各异的资产阶级人物真实地再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是单纯的高利贷者,不懂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周转。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懂得在流通中使资本增值。纽沁根银行家中纽沁根是交融资产阶级的典型,不仅懂得怎样

13、获得高利润,还会制造谣言、假象等。3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罪恶。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产的查理,断送了女儿的青春。被查理抛弃,使她即遭到金钱关系的摧残,又受到金钱关系的毒害,罪恶,是其父的牺牲品。4 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对共和主义者即不完全理解他们的思想实质,但又看不到他们是高尚品德的人。幻灭中的克雷斯蒂安、 农民中的尼雪龙艺术形象虽不够丰满,但描写他们的精神却十分突出。简述简述高老头高老头的主题思想。的主题思想。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高老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1 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封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子爵夫人告别巴黎)。2

14、 小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3 小说揭露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诚实的个人奋斗之路。简述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简述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宗教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1 高老头爱女儿十真诚的,但只懂得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使自己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2 他的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

15、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他的父爱反衬出女儿的无情无义,他的人性反衬出社会的残忍。有力地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会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化。特别是家庭关系金钱化的可悲景象。分析拉斯底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分析拉斯底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拉斯底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小说描写他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过程)。他的性格发展有三个阶段:1 他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3 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法律和道德对有钱人无效,财产才是

16、金科玉律。于是他决定走另一条道路:往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2 经过人生两个导师的教唆,拉斯底涅开始了明显的蜕变。鲍赛昂夫人亲自教他读“人生这部分”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最后鲍赛昂夫人的隐退使他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伏脱冷要求拉斯底涅同自己合伙,教他与维多莉恋爱,自己杀死维多莉的哥哥,以获取泰伊番的财产。他还用赤裸裸的语言剖析社会的本质。伏脱冷后来被米旭诺以 3000 法郎卖给当局,使拉斯底涅进一步相信伏脱冷利己主义社会本质的剖析。3 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这曾清白的青年,已堕落成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意义:小说通过拉斯底涅的演变,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钱的罪恶。论述论述高老头高老头的艺术特色。的艺术特色。1 结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小说围绕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节,有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