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336862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化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化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化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化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化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化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化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化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总结(2008-2010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以创建湖南省示范性高中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益的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并在35 年内构建学校创新型、 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以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和发展教师的特长;以我校“质量为根,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规定的三维目标的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特长发展与个性形成,从而成长为人格健全,身体健康,自主发展,具有合作精神和负责态度的创新型人才。二、校本课

2、程开发原则:(一)科学创新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课程结构体系上的科学性,使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与国家、 地方课程构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还要注意校本课程自身内容的科学性。校本课程不能像学科课程那样, 过分地追求教学内容的规范化、系统化,但校本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不容含糊。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 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维护其敏感性, 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 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关注课程体

3、系的科学性, 还应关注覆盖面、 深度、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知识,以及发展学生拓展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联系实际原则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首先必须联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立足于当地社区的特点, 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 传统习俗, 明确地方需要什么人才,关注国家课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尽量避免重复教学。 其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从学校已有的师资队伍、 教师专业素质来考虑开发校本课程,并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 教学活动场地等来考虑开发实施课程。第三,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实际及其差异性实际,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

4、和爱好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证明, 只有坚持从各方面实际出发,才能开发出有实际意义、 有实用价值、有活力的校本课程来。(三)促进发展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们不是其它课程的点缀和学校里面的装饰品, 对学校而言, 在从学校实际需要确定课程之后,还必须考虑这几门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如何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学校对每门课程的开设必须有课程纲要,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规定, 对校本课程要有评价方案,要认真进行评价。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四)开放实践原则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是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 学

5、生与家长、 知识与实践之隔阂或对立, 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力批判的精神。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以活动形式为主, 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主张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 , 亲身实践体验 , 自主选择探究课题, 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际做事能力。校本课程的教学环境应该是一种开放、宽松、平等和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应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社会在发展变化 , 学校在发展变化 , 办学条件也在发展变化 , 校本课程的开发当然要遵循这些发展变化, 不能一经开发 , 就一成不变 , 固守袭用 ,

6、 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 , 而不闻不问社会世事的春夏秋冬。 尤其是我们今天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社会中 , 我们更要睁大眼睛 , 密切关注社会的各种变化 , 让这些变化及时地反映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之中。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体系, 应该是开放性的 , 而不是封闭性的。(五)常态管理原则首先,学校要保证校本课程的课时,每周12 节,并写进周课表,不能随意性太大, 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 学校领导不能麻痹大意,要经常带领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一起学习领会关于校本课程方面的基本理念、经常召开座谈会积极探索有关校本课程实践操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及时进行教育反思

7、,做到一边学习,一边开发,一边实施,一边反思,一边改进完善,真正把校本课程当作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教师成长, 形成办学特色的一门重要的学校课程来抓。要定期深入校本课程课堂听课,了解老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倾斜。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的基层单位,要对校本课程的老师备课定期进行检查,及时督促和帮助; 上校本课程的老师也应经常写教后记和教学反思,于学期结束时写校本课程的实施总结; 要定期召开校本课程的讨论会, 解决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科室要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定期召开校本课程的总结会议。总之,只有抓好常态化管理,校本课程才会焕发出真正的生机与活力。三

8、、目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一)科学素养类主要有: 神奇的红树林、科技创新教育(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自然灾害、数学史选讲、海洋科学、新能源、学科奥赛、科幻画等。(二)人文素养类主要有: 文学创作、演讲与辩论、时事论坛、名著欣赏、散文鉴赏、国防教育等。(三)体育健康类主要有: 传统武术、排舞、阻力跑、篮球、乒乓球、中国象棋等。(四)艺术欣赏类主要有:现代摄影知识、音乐欣赏、脸谱制作、舞蹈、软陶手工艺术等。(五)心理教育类:主要有: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艾滋病等。(六)综合实践活动类:主要有: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社会实践、电子作品制作、网页创作等。四、目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取

9、得的成效几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与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在安化二中得以顺利开展, 学校、家长以及研究者各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如下:(一)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学校从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等着手建构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理念; 从加强师资培训,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制度,及通过成功激励示范推广同伴协助专业引领实践、反思、创新等创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法。(二)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达到了多赢的局面一是发展了学生,提高学生

10、的写作水平与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二是发展了教师, 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重要改变;教师之间研讨、协作的氛围逐渐形成;学习型教师逐渐增多;三是发展了学校,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显现,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当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还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三)学校特色课程逐渐显现通过开设校本课程, 不仅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还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与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从而形成了学校特色课程。亮点一:传统武术我校开展武术教育具有光荣的传统,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是环境资源。学校所在的海沧区新垵村是湖南

11、省著名的武术之乡,以“五祖拳”闻名海内外。二是学生资源。 许多同学热爱武术运动, 自主参加各种民间组织的武术训练,学校把他们集中起来, 聘请武术教练, 对他们进行比较正规的系统训练,使武术技能与武德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强健学生体魄,锻炼意志,熏陶武德,开发潜能的目的。三是学校资源。 我校在创武术特色过程中拥有较好的师资力量,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初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教育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一定的成绩,有着相当的社会认可度。学校“武术团体操”在海沧区首届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得到好评。同时,在 2008 年我为马拉松喝彩比赛中,学校“武术表演” 为学校荣获团体第五名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武术队员近年来

12、在省市各级各类武术项目比赛中成绩斐然。兴趣小组成员5 人次分获湖南省第17 届运动会金牌、 银牌、铜牌。在刚刚结束的湖南省第 13 届运动会中, 周新剑同学获武术套路比赛集体项目金牌、南拳铜牌、刀术第五名和棍术第五名; 邱晓玲同学获得武术散打比赛女子48公斤级金牌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为学校争了光,也为湖南省争得荣誉,体现学校在弘扬中华武术方面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理念。学校还积极挖掘武术资源,开发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传统武术教材五祖拳,充分发挥武术在辅德、益智、健体、促美等方面的积极功效,提高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新亮点二:网络校本课程开发目前,互联网上的可供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丰富多彩,其中很多主

13、题是来源于生活, 这些问题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会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带着兴趣去学,在潜移默化中就达到了了解某一问题的目的。我们选择了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进行尝试,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扩展到网络上,并探索网 络 环 境 下 的教 学 活 动 ,寻 找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与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的 最 佳 结 合 点 ,使 网 络 与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成 为 培 养 学 生 创新 思 维 的 有 机 整 体 。教师开发的网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如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用于辅助教师教学, 重点在于向学生演示和表达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 辅助教师进行知识的

14、传授;二是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发现探索知识; 三是提供资料参考, 重点在于提供教师备课以及学生学习时的相关参考资料; 四是用于学生的兴趣扩展, 重点用于帮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增长见识、形成个性。五是能即时测评,重点在于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即时反馈。我们还希望通过网络课程的开发,为我国一些新兴课程领域,如研究性学习、 选修课程、通用技术等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我们的目标是: 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新途径,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再上一个台阶, 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 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教学模式,尝试学习策略的改革, 探索校本

15、课程开发新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借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利用因特网、 校园局域网, 开发网络与社区课程资源,建立教学网站、个人网页,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互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适应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广泛引导学生参与、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 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技能; 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运用能力,及对学生正确评价和有效引导的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 教师得到了发展, 产生了各级骨干教师和湖南省学科带头人, 其中,刘文

16、胜老师荣获海沧区首届拔尖人才称号,邱志刚老师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厦门站的火炬手。学生在选修校本课程后, 个性与特长得到了发挥,许多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还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形成了区域性学校特色课程,如中学生科技教育与传统武术。三、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面临的困难1. 师资力量薄弱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目前约束学校与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生物、体育、音乐、综合实践与通用技术等学科上,许多教师的工作量大,如此,便对学校校本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开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满工作量下的教师,已经没有了精力再去开设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另外,我们认为应该让有能力的教师来开设校本课程,而不是为了照顾工作量不够的教师让他们来开,如此的引导本身是一种管理的错误,也是对学校的特色课程、发展、师生的成长是不利的。2. 教育资源不足校本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课程,需要学校与教师积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包括校内与校外的课程资源,校内的主要是教室、 实验室、教师、学生等,而校外的是相关的单位、自然环境、家长等。然而,习惯于依岗据本教学的教师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