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3335844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导学案(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题课题一:一:认识长认识长度度单单位位毫米毫米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李平霞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2、3 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 5、6 号同学不做。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学习习重点: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教学难难点:培养

2、估测方法。教学思路(纠错栏)一、自主学一、自主学习习我能填我能填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2、我知道 1 米=( )厘米3、我能填:2 米=( )厘米 300 厘米=( )米 5 米=( )厘米认识认识毫米:毫米: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厘米,宽大约是( )厘米,厚大约是( )厘米。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厚是( )厘3米。3、读教材第 3 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 作单位。4、完在教材第 3 页的“做一做”。探究探究 1 毫米的毫米的长长度度1、数一数直尺上 1 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 小格就是 1( ),1 厘米

3、里面有( )个 1 毫米,得出 1 厘米=( )毫米。2、体验 1 毫米的长度(1)拿出 1 张 IC 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 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 IC 卡,然后抽出。 (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 毫米)。3、闭上眼睛想一想 1 毫米有多长?4、我知道生活中 这些物品的长度是 1 毫米。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归纳归纳展示(小展示(小组组合作完成下列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题,一,一组组展示,其余展示,其余补补充、充、评评价)价)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教材第 5 页第 2 题。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橡皮擦长 5( )

4、 (2)教室长 10( )(3)玻璃厚 5( ) (4)铁皮厚 2( )3、怎样比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学学习习收收获获: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4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5课题课题二:分米的二:分米的认识认识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李平霞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4 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 5、6 号同学

5、不做。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 通过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 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3 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学学习习重点: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教学难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思路(纠错栏)一、自主学一、自主学习习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 )厘米。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 0 刻度到刻度 10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 厘米就是1 分米。4、我用手比划一下 1 分米多长。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 1 分米有多长。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

6、的长是 分米 厘米,课桌面的高是 分米 厘米。6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归纳归纳展示(小展示(小组组合作完成下列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题,一,一组组展示,其余展示,其余补补充、充、评评价)价)1、我会填:1 分米=( )厘米 1 米-2 分米=( )分米14 厘米+26 厘米=( )分米2、填上合适的单位(1)茶杯的高约 1( )(2)跳绳的长约 2( )(3)直尺的厚约( )毫米(4)我的身高是( )厘米3、在一块长 2 分米的塑料板条上,标出长度为 1 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学学习习收收获获: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

7、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7课题课题三:千米的三:千米的认识认识班级 姓 名 评价 主备人李平霞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2、8 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 5、6 号同学不做。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认识千米,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自己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学习习重点:重点: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教学难难点:点:建立 1 千米的

8、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8一、自主学一、自主学习习1、读教材第 7 页主题图。理解到叶镇 21 千米,灵山 23 千米的意义,知道千米是比米 的长度单位。2、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 200 米,5 圈就有 1 千米。我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 5 圈约有多长。3、我动手测量 1 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得出 1 千米= 米。4、我到操场上量出 100 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10 个 100 米就是 1 千米。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归纳归纳展示(小展示(小组组合作完成下列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题,一,一组组展示,其余展示,其余补补充、充、评评价)价)1、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

9、式连起来。人 25 千米飞机 800 千米摩托车 4 千米小汽车 80 千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 6200( )9课题课题四:米与千米之四:米与千米之间间的的换换算算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李平霞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 2313( )3、把下图中相距 1 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课本第 10 页第 5 题)。学学习习收收获获: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

10、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8 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10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 5、6 号同学不做。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通过学习,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学习习重点: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教学教学难难点: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一、自主学一、自主学习习1、我能填1 米=( )分米 5 米=( )分米 10 厘米=( )分米60 厘米=( )分米 100 毫米=( )厘米 7 米=( )厘米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 单位换算的题。

11、2、选钥匙开锁(1)第一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 400 厘米、5 分米,钥匙是 4 分米,4 毫米、5毫米、4 米、500 毫米。用( )的钥匙开 400 厘米的锁,用( )钥匙开 5 分米的锁。(2)第二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 3 千米、5000 米,钥匙是 3000 米、300 米、5千米、50 千米。我会用( )的钥匙开 3 千米的锁,用( )的钥匙开 5000 米的锁。(3)第三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 5 千米-2000 米,1000 米+4 千米。钥匙是 3千米、5 千米、3 米、5000 米、5 米、3000 米。我会用( )的钥匙开 5 千米-2000 米的锁,用( )的钥匙开

12、1000 米+4 千米的锁。3、3 千米=( )米 5000 米=( )千米11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归纳归纳展示(小展示(小组组合作完成下列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题,一,一组组展示,其余展示,其余补补充、充、评评价)价)1、做书上 8 页的做一做。2、填空8 千米 2 米=( )米 20 千米-2000 米=( )千米720 米+300 米=( )千米( )米3、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 308 千米。他们早上 8 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 80 千米,中午 12 时能到达吗?学学习习收收获获: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12课题课题五:吨的五:吨的认识认识班级 姓 名 评价 主备人李平霞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1、11、12 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