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1033001206643 吴辛(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334844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1033001206643 吴辛(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行政1033001206643 吴辛(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行政1033001206643 吴辛(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行政1033001206643 吴辛(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行政1033001206643 吴辛(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1033001206643 吴辛(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1033001206643 吴辛(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 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学生姓名 吴辛 学 号 1033001206643 指导教师 邓安能 专 业 行政管理学 年 级 2010 春 学 校 湖州广播电视大学 2目 录引言 1一、湖州社区的基本现状1(一)城市社区的基本概念1(二)湖州地区社区总体现状2二、湖州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一)社区管理主体之间职能划分不明3(二)社区从业者良莠不齐 3(三)社区权力监管机制软弱4三、完善湖州社区管理的对策研究4(一)各司其职,角色到位,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共建美好社区4(二)多措并举,打造负责、理性

2、、专业、肯干的社区工作团队5(三)多种形式落实社区权力监管61、设立“居民公信社” ,实时监督居委会诸事运行62、创建“民声黑板” ,用心倾听居民的心声和呼声63、增设“民声回访员”岗位,贴近民生,了解民意74、运用互联网技术,搭载亲民平台7四、结语7注释7参考文献831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浅谈湖州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摘要 城市社区是在城市中的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 有特定的生活方式, 并具有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这个社会实体是城市社会的基础元素。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现代化城市建设虽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

3、在摸爬滚打中,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一些其他主客观因素的桎梏,城市社区的发展有喜有忧。 ,进行剖析,以自身所见所闻,就社区职能、体制和公信力监督机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改良之道。关键词 社区管理 体制 权力监管 引言引言 追溯“城市社区”这个概念,历史源远流长。据相关文献记,1887 年,就有德意志斐迪南滕尼斯君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创“社区”这一概念。1远在二战时期,西方英美诸国已将“社区”作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新兴元素认真研究,20 世纪中期,由发达国家始,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爆发了社区发展运动。2现今,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一样,深刻意识到了城市社区管理在推进

4、现代化城市进程,建立和谐社会主义人文环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与物质需求等方面的至关重要性。意识到它作为一种整体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甚至对我国的经政体制的走向都起到一定的导向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模式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社区管理中一些历史沿革下来的旧有现象已经不再适应当下。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自然发展,而不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主动遏制,必将严重拖后我国城市管理的发展进程。2一、湖州社区的基本现状一、湖州社区的基本现状(一)城市社区的基本概念城市社区(city community):“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

5、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简而言之,城市社区即为一定区域内的初级社会单位。远于二战时期,社区管理不仅为英美等发达国家所重视,而且诸多发展中国家视其为关乎社会发展的一种巨大的内在推动力。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标志。(二) 湖州社区总体现状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为 289.4 万人,面积 5818 平方公里,共辖吴兴和南浔 2 个市辖区和德清、长兴、安吉 3 个县,共 12

6、 个街道办、44 个镇和 13 个乡及数百社区。作为一座拥有 2300 多年历史底蕴的城市,社区建设作为一个关乎民生、经济,直接影响人民幸福度的重要课题,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目前,纵观湖州社区总体现状:单位不再承担着无法负载的犹如全能性保姆的职责,社区居民对于单位的惯性依赖已被悄然打破,社区自主性社会功能被激发并且不断发展,个人逐渐回归社会。同时,传统的街道和居委会“拾遗补缺”的角色也被重新定义。伴随着城市管理中心的下移,横加干预的政府行为少了,社区事务的实际决策权重新回归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作为居民意识的代表,和基础的城市管理执行者,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权力体系逐渐得到完善,自治性也

7、日益彰显。3 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参与感、积极性都有显著增强。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培育社会性自主力量的重要性。政府宏观调控弱化,民间力量壮大,社会参与的外延渐被拓展,全市上下形成了一股广泛参与社区建设之风。这些第三方的社会机构于此发挥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它们的兴起和壮大亦因此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二、湖州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湖州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尽管湖州社区的现状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历史的沿革和旧体制长期以来形成的负面影响,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清除。目前社区发展虽然在治理上已初见成效,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得到了优化,但是距离一个

8、成熟的独立的现代化社区所能带给居民的完整社会价值和深度优质的居民体验,仍有一段很巨大的差距。社区管理仍停滞于“亚社区”向现代社区发展的过渡阶段。无论是就社区服务的理论体系或者实践格局而言,都具有显著的转型期特征,社区的管理的局面仍然混乱,仍存在着很多的弊端。4 比如权力的监管、职能的混淆、基础设施的治理、社区从业队伍的打造等等。形成一个健全社区建设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些环节的锻造缺一不可。(一)社区管理主体之间职能划分不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居委会组织法作出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 ”5 然而,实际情况是政府和居委会职能不分、角色错位的尴尬

9、现象非常普遍。政府不应对社区工作做过多干预,不应扰乱居委会主持社区事务的正常秩序。一旦管理的秩序被打乱就会导致社区管理长期处在“多头、无头、乱头”的状态中。现实中居委会还承担着如人口普查、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行政事务中。它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用来应付“上级”检查、领导莅临、制作台帐过大的负荷使得其对社区本身的建设 “有心无力” ,从而社区自治功能也大大弱化。同时政府机构分离了许多居委会的职权,如: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城市建设、人民调节等。导致居委会在工作开展中屡遭“想管的管不了,不该管的一直在管”的尴尬。或因囿于既得的权力、利益或因困于多年积习使然,不肯撒手放权,存在“做秀”现象

10、。(二)社区从业者良莠不齐社区工作者简称社工,是社区工作的执行者。他们对于社区建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就像社区事业这部大机器的轴承,若有断裂,则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行。一支好的社区工作队伍可以推进一个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样的,若社区4从业者素质能力不达标,将会成为社区管理和发展的软肋,将严重阻滞社区的现代化进程。当前,我市社工体系还不完备。普遍存在着:社区工作者老龄化、文化程度底下、人员稳定性不强、专业技能薄弱、思想观念陈旧、工作责任意识不够、缺乏创新力和主动性等问题。(三)社区权力监管机制软弱在社区建设中,对于居委会权力监管的这个方面,往往存在盲区。居委会作为一个完全代表民意的机构,它的存在价值就

11、在于服务社区民众,解决日益增长的居民多样化需求。为了居委会的有效运作,居民让渡给它种种治理的权力。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管机制,导致了权力滥用,居委会干部以权谋私的例子屡见不鲜。6 现今,虽然社区创建了一些监管的办法,但很多只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各项制度对内多应付主管部门检查,对外多为自我形象包装。这类监督缺乏坚实的法规做支撑。加之制裁软弱,又敏感地涉及到掌权人利益,可操作性差强人意,执行缺乏力度,运行起来就相当乏力。三、完善湖州社区管理的对策研究三、完善湖州社区管理的对策研究(一)各司其职,角色到位,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共建美好社区社区管理现状的混乱主要源自于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12、。解决之道是:首先,明确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居委会之间的关系。居委会可以派出代表和街道相关负责人进行一个座谈会,在一种平等自由、相互尊重的气氛下,对社区工作的各方面进行深度的沟通。比如说:对于像邻里关系调节、社区居民保障、社区文化建设、管理和维护集体资产、筹措公益基金、培育社区民间组织等属于居委会独立负责的工作,明确政府机构不应横加干涉、强行“指导” ,同样的,政府机构对于一些需要居委会给予协助开展的工作,如:外来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卫生医疗、劳动就业等应该遵循“权随责走” 、 “费随事转”的原则。对于一些政府机构应独立完成的行政性事务不能摊派到居委会。居委会作为一个服务居民、管理

13、社区的独立性自治机构,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在双方都充分认识到“各司其职” , “角色到位” ,在社区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将这种意识化为实际行动,付诸于实践,社区工作管理混乱的现状才有可能重新理正。座谈会可遵循“一周一例会,一5月一总结”的形式开展,也可根据实际灵活调控。以“座谈会”的形式,使代表政府的街道和民意代表的居委会这两个社区管理的主体之间联系密切、沟通顺畅。座谈会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社区管理上所遇到的瓶颈、一些单方面无法解决但亟待解决的事项都可以提到台面上来。正确定位,顺畅沟通,双方协作,形成合力,共建美好社区。(二)多措并举,打造负责、理性、专业、肯干的

14、社区工作团队很多社工对社区工作的理解有失偏颇。由于社区工作是一个小众行业且普遍薪资低微。所以很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加入这个看似“没有前途”的行业。社区工作者在公民意识里大体是一个“老太老头帮”的概念,管的也多是“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务。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团队,首要是更正从业人员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居委会可通过一些老干部老先锋,现身说法、开堂授课。传播社工光荣的概念。社区工作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个专业,一门艺术。而社工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专业力量,编织社会工作恢弘画卷的艺术家。通过不定期“老干部讲课”的形式,以自身为实例灌输社工职业的重要性和崇高性,修正社工对于职业的认知偏差,破除他们狭隘陈旧

15、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建立“爱岗敬业”的自觉,对于社区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对于社工老龄化问题,居委会也应当在主观上重视起来。团队年轻化、科学化的走向是未来社区工作的必由之路和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化社区建设对社工团队提出的必然要求。居委会应注重对于新鲜血液的补充。吸纳具有高等教育经历的年轻人,以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创新思维和更为开阔的视角来影响进而改变整个团队。在团队年龄结构重置这个过程中居委会可留少量老工作者,以“一老带多新” ,填补新员工工作积累上的空白。但是,如何去吸引年轻人才走入这个行业,这就要求居委会建立开放科学的社工准入机制。可以是借助官方的人事人才网和当地有影响力的传媒等平台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