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答题标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331559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答题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学答题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学答题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学答题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答题标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学答题标准.txt 不要放弃自己! -(妈妈曾经这样对我说,转身出门的一刹那, 我泪流满面,却不想让任何人看见!) 看到这一句小编也心有感触,想起当初离家前往 几千里外的地方的时候,妈妈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身为男儿,必须创出一片天,才能报答 父母的养育之恩! 本文由四千米 2005 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历史学答题标准 正确的答题方法是取得考研专业课高分的必然要素之一。 历史答题标 准 1、名词解释题。 具体看来,历史名词解释,又可分为七类,需要把各类的要求都教给 学生,即教给学生关于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政策与制度

2、、文献与著作、政治组织、历史 地理和历史专用名词等的 答案要求,如,关于历史事件,就要要求答出“人、地、时、事” 。 如“雅尔塔会议” ,它的答 案就是:1945 年 2 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 邱吉尔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讨论和决定了:(1)彻底战胜德国和处理战后德国的原则;(2) 战后建立联合国;(3)欧洲战争 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2、简答题。 如“简 述北魏时期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要求学生在正确审题的基 础 上,能有针对性地把应答的内容用简明的文字表述出来,如本题,要求答出:“439 年, 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后, 出现

3、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北方各游牧民族学 会 了先进的农业技术,逐渐转为农业居民;汉族人民也学到了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验。孝 文帝 进行了改革:颁布和实行均田令,使经济恢复和发展起来;迁都洛阳;要鲜卑贵族用 汉姓、 穿汉服、学汉话、与汉族通婚,并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 北方各少 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北魏末年,北部边镇各族军民 和河北各族 人民先后起义。起义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战斗情谊,加速了各族人民的大融 合。北方民族 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这种题目,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它既考查了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叙

4、述题一般要求,把一个 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事迹,按时间顺序,将主要的史实,简明扼 要地叙述出来,并要突 出它的中心点。这类问题的基本形式是“试述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或者 “某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影响” 。答案要依据课本,针对所要 问的内容,摆出 史实,分项作答,观点鲜明,条理清楚,文字力求简炼准确,防止空洞的议 论。 例如:试 述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背景:1、西汉处于处于长期战争之后, 社会十分贫困。2、刘邦及其功臣们都参加过秦末农 民战争,亲眼看到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 治的伟大力量,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内容:高祖刘邦,采取陆贾的建议,实行宽舒的政

5、 策,让农民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措施 有: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逃亡的 人回家恢复田宅;释放卖身为奴的人为自 由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高祖以后几代皇 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遵守萧何制定 的章程,注意让农民有生产时间。文帝、景 帝时,重视农业。奖励努力种田的人,两次减 轻田租,提倡节俭,减轻刑罚。史称“文景 之治” 。 作用: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六、七十年,农民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中生活和生产。人口 增殖了, 社会经济发展了,国家也富强了。 这题的中心点是,休养生息政策促进社会生产 发展,是进步的。 4、分析题。 分析题,是运用史实说明一定道理的题目,要求依据题意, 通过史实进行分析,

6、说清道理, 得出结论。它的基本形式是“简述某个历史事件,分析它 的特点、性质、作用、影响或成功、 失败等”或者“以某个或某几个历史事件为例,说明 某个道理” 。这类题目一般比叙述题难度 大,不仅要掌握史实,而且要用史实来说明道理。 在说理上,要求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直 到得出结论。 回答分析题时, 要注意运用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在联 系,并且对历史事件须有较深刻的理解。如 果仅仅是单纯的记忆,是难以答好这类问题的。例如“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分析说明的中心问题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的原因。 故应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条件去分析说明, 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所不具

7、 备的条件, 从而得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结论。 再如:要求通过对具体历史问题的 分析,来说明某个问题。这就要把一个问题分为几个重要 的方面,或是分为几个阶段,来 逐项分析说明。如:“从鸦片战争前后政治、经济的变化, 分析我国怎样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要答好这样的问题,除了一般的审题及组织 答案的要求外,重要的条件 是要搞清历史概念。历史概念错了,或是模糊不清,问题就答不 好。就这个题目来说,学 生必须了解: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 好,才能有针对性地、 准确地回答。 5、比较题 比较是要求学生,按题目的要求把两个(或几个)性质相同的历史 事件或历史概念进行

8、比较, 来说明某一问题。 比较题,可分为类比和对比。类比题即揭示 同类现象的异同,如“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和性质有何异同”(类比)。对比题即指出 不同现象的本质区别,并从比较中来说明某一问题 或引出新的论断或结论,例如“对比辛 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 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对比), 可从事件的领导者;对待革命、对待敌人的态度; 在革命中表现;在文化思想方面等进行 对比。从而得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的结论。 解比 较题的步骤: (1)首先,弄清楚比较的范围,要比较哪些项目,比较的目的。最简要说明异 同,还是通过 比较得出结论以

9、说明某种观点(即比较论证题)。 (2)寻找可供比较的项目。 如题目为局部比较题,指导学生按照题目规定的比较项目去解答; 如题目为全面比较题则 指导深入到事件的全过程和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去寻找可供比较的项 目。从全过程(即纵向比 较)来讲,可比较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从全过程的各个 方面(即横向比较)来讲, 可比较领导者、动力、方式、措施、性质、特点,等等。 (3)解答时,特别是解答比较问答 题时要逐项分开比较,即原因跟原因比,性质跟性质比, 领导者跟领导者比,方式跟方式, 土地政策跟土地政策比,政体跟政体比等。不要把参加比 较的两个或多个事件的内容各自 分开罗列,而不进行逐点比较。 (4

10、)注意深层次内容的比较。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 相关内容瞻前顾后,做深入、本 质的比较。如解答“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为什么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而美 国却实行罗斯福新政”一题时,不能仅比较两国在该次 危机时的有关史实,还要从两国的国 情去比较,比较两国的历史传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方式、宪法条文、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两 国的影响、经济实力、阶段斗争状况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说明其不同的真正原因。 (5)注意比较的目的。如遇到比较论证题,要指导学生按 照论证的内容去思考比较项目。能 说明该论点的就答,不能说明该论点的就不要答。罗列 完比较的项目后,最后要明确写出结 论。如上

11、述例 12,能说明法国革命比英国革命彻底就 答,不能说明的就不要答,答完各个 项目后,最后要写出结论。 (6)对一些题目未明确提 供结论的比较论证题,要通过分析比较,最后作出高度概括的结论。 如比较法国资产阶级 在 18 世纪晚期革命,1848 年革命和 1871 年革命中的态度,说明资产 阶级在历史上的作 用。题目未明确提供要论证的结论,但解答时,在比较了资产阶级在这三 次革命中的态度 后,最后要加上结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了反封建的进步作用,但 是随着其统治 的确立、 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 资产阶级革命性日益减弱, 并逐渐走向反动。 ” 6、 综合题: 综合题是围绕某一个中心, 把

12、散见在各个历史时期同一性质的事件归纳在一起, 或把某个历史人物在各个时期同一性质的事件归纳在一起,进行综合叙述,以窥见其全貌。例如, “秦、 隋、 元三个朝代各在哪一年实现统一?这些统一各有什么重大意义?并分别说明这 三个朝代 统治时间较短的原因” 。这道题有三问,第一问是三个朝代实现统一的年代,第二 问要求分 别回答三次统一的意义,第三问是重点答问,要求回答三个朝代灭亡的原因。答 案内容分散 在“秦的暴政” 、 “隋炀帝的暴政” 、 “元朝的社会矛盾”的子目里, 通过综 合归纳进行分点作答。 回答综合题时,应该注意两点:(1)思路要开扩,前后左右、正面反面都要想到,力求全面。 往往一件史实就

13、是一个要点,每个要点不要答的很细,过细了考 试时间不允许。应该粗到什 么程度呢?这要根据题目要求回答的历史事件的多少而定。要 答的事件较少,如三、四件, 那么每个事件就要答得稍细一些,如五、六件以上,那么每 个事件就要答得粗一些。(2)正 式答题前, 应该拟一个简单的题纲(或打个腹稿)。 提纲可 以按历史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也可以按史实的性质或分类去排列,如政治方面、经 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方面等。提纲 要写得简明,以能提醒自己答题为原则,那怕是几 个字都行。 7、评述题: 评述题是指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介绍叙述、分析、综合 等,说明或论证某一观点, 或者对人物、事件给予一定的评

14、论。它主要是考察学生运用历 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 其步骤先叙述史实, 再进行评论。 例如评 述拿破仑的对内外政策, 就要通过对拿破仑的对内、 对外政策史实的叙述,揭示其实质, 并评述其反动性、历史作用、客观作用等。 评述的特点是:题目往往分为两问,前一问 多问历史事实,属于叙述或归纳题,后一问多 是评论或认识。评论部分的答案,有的在 课本上比较明确,有的则很不明确,需要通过自 己思考去回答。这类题目的形式,一般 采用对某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述,说明某历史人物 或事件的作用,对某历史事件结合当前 形势,谈你的认识等。 回答评述题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回答前一问的有关历史人

15、 物或事件, 要象回答叙述题、 归纳题一样,先列出简要提纲。这是后一问评论的基础。 回答评论部分要以平时所学的政 治理论为指导, 从第一问的历史事实出发, 实事求是地 得出必然的结论, 这就是“史论结合” 。 评论要求全面,功与过、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要全面估价。有些问题还要注意从正反两面 去论述。谈认识时,要抓住要害,不要面面俱 到。如“谈谈你对收回香港问题的认识”一题: 要抓住“应该收回、必须收回”这个中心 去答,不必在收回的策略问题上发表认识,如对实行 何种政治制度、怎样对待外国奖金和 侨民等问题,都可不讲。 8、史料分析题。 史料分析题是在与中学课本有密切联系的文献 中, 先取一段有代

16、表性的文学, 让学生阅读分 析后,回答所要求答的问题。这种新题型, 不仅符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 点和材料的统一”的教学要求,能够考查学生的阅 读理解、归纳分析和文学表达能力,而 且必将对中学教学中史料的引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 用,指导学生回答此类题目,除了打 好基础外,还应注意两点。 (1)认真阅读,理解史料。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 料弄明白。高中文科学生一 般具有文言文、现代文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认真。将原文不妨 看个两三遍,对似懂非懂的地 方,要联系上下文,再和中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 就能达到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 (2)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 要求来回答问题。这一步的关键 是紧扣问题,语言简练,高度概括。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 重死记史料,不善于独立思考、归 纳概括的实际情况,着力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的能力,不仅能使学生答好 史料分析题,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