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329752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关于地震后的心理研究摘要:摘要:探讨地震后人们的心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惧、焦虑、烦躁、抑 郁等心理。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和发展历史、地震后灾民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基本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灾后心理紧急救助提供可 行的方法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地震 心理危机 干预 策略 方法 AbstractAbstract:Discuss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in peoples psychology, earthquake gives people the psychological fear, anxiety, fidg

2、ety such as depression and psychology.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fter the earthquake victim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main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basic methods were discussed, for future post-

3、disaster psychological emergency aid to provide feasible methods to support. KeyKey wordswords:earthquak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method一一 引言引言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突发的、强烈的、具有震撼性的自然灾难性事件,是导致上 千万灾民出现程度不同暂时心理失衡的应激源。灾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基本生 存条件有保障,但仍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之中,在生理、心理、行为方面呈现出典型 的创伤后急性应激反应。极少数人开始出现异常,表现出“创

4、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症候。无情的灾难不仅给我们带来物质损失, 灾害后,人们往往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的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变化,如悲伤、 焦躁、易怒、思维迟钝、紧张、恶心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加以控制,不对一 部分敏感人群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疏导和治疗,人们就很难从心理创伤中得以恢 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国外一些灾后救援经验告诉我们,对受灾 者及时有效的心理救援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救灾行动的有序进行也有巨大的促进作 用。灾后心理救援,是指专业人员运用有效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缓解灾难 后各类相关人员的心理、生

5、理反应,预防异常精神病理症状的发生。心理干预和救 援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汶川地震后,我国政府发布 了一系列心理救援的政策法规和原则方针。同时,大量官方和民间的心理学指导材 料详细介绍了心理救援的知识和方法,直接从实施细节、言语策略、用语规范等方 面进行指导,要求救援者恰当、准确、适时地表达信息,具备丰富的表达手段,从 而便于受灾者理解和接受。二二 地震后容易患地震后容易患“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人群的人群一是过去患有某种病,治好了,这次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又诱发了旧 病;二是年迈体弱,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由此又致 使内分泌失调或某些生理机

6、能更加衰退,诱发了头晕、头疼、心脏病等;三是纯粹 因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加上余震不断,产生条件反射,余震一发生便更 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2三三 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况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况(一)心理危机干预内涵(一)心理危机干预内涵 心理危机干预也被称为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 ,它是对处于危机之中、心 理出现问题的个人及其家庭采取明确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其恢复信心,最终战 胜危机的手段和过程。事实上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程心理辅导(疏导)与心理治 疗。心理危机干预适用于自然灾害、反恐行动、人质救援、暴力犯罪、战争等突发 事件对人心理产生的强烈心理损害中,它可以起到

7、缓解受害者心理压力、提供社会 支持、重塑信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的重要作用,它与物质支持同等重要,它 彰显了政府和援助者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这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二)心理危机干预发展概况(二)心理危机干预发展概况 心理危机干预实践最早出现在美国,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大批身心倍受摧残的 军人需要心理专业人员的辅导,1946 年,美国政府派遣 200 名实习心理医生,在老 兵管理机构为退伍老兵提供情感治疗服务,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军方承认: 1947 年,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心理医生获得了长期的现役地位,并被作为一种制度 在军队中确立下来。1978 年,美军朴茨茅斯海军医院精神科组建了一个

8、由临床心理 学家、精神科专家、牧师、护士和卫生员组成的特殊精神疾病快速干预小组,对一 些重大的危机事件,如训练事故、自杀、自然灾害、爆炸等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处置, 从此快速危机干预小组就成为军方危机应对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军执行各种 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全世界的危机处置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于上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关注心理危机干预,由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社会的执政理念,心理危机干预成为各种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的大力支 持为心理危机干预发展提供了自上而下的思想指导,为汶川大地震的心理危机干预 提供了政策指导,我国心理危机

9、干预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1 控制刺激的原则 把各种刺激控制在患者当时能承受的范围内,是对患者不稳定 情绪和不佳心态的一种保护,因此给患者创造一个相对安静和适宜的休养环境是非 常必要的。2 坚持疏导的原则 所谓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让患者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分析当 前面临的困难,帮助患者选择理性的态度和方式面对目前发生的问题,因人施教, 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以情动人。3允许患者宣泄的原则 我们要患者说,有多少说多少,说错了也不要紧,就是说 过火的话,也要让他们说完心里话,发完怨言,减轻心理负担,获得心理平衡。4 解决问题的原则 是根据病人因时、因事、

10、因地制宜,帮助他们利用自己及其可 利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来改善他们的应对水平。3(四)灾后心理救助的特点(四)灾后心理救助的特点 1,心理救助对象的广泛性 在重大灾害发生后,造成的影响极为广泛,我们将需要接受心理干预和救助的 人群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灾难的亲历者,如灾害致伤致残者;第二类是灾难发生和 灾后对废墟现场目击者、灾后幸存者和遇难者的亲属;三是参与灾后救援的人员如 军人、武警官兵、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当地群众、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 参与现场报道的新闻记者以及关注灾区的群众和电视观众等。需要心理干预和救助 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对心理救助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 2心理救助的复杂性和长

11、期性 灾后心理援助,不是一次即兴、热闹的“嘉年华” ,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灾难的强大破坏力在短时间内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人们的无力 感、挫败感和脆弱感。强烈地震顷刻间使受害者失去一切,一些诸如否认、脆弱等 各种情绪反应将会出现。这种心理创伤会以身体不适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呼吸困 难、失眠、疲倦、喉咙及胸部梗塞感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慢性心理问 题,短期内无法治愈,如果不进行积极长久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受害者几年、几十 年,甚至伴随其一生,并且可能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 3心理救助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要有效地对受灾群众展开心理援助,除了需要

12、心理援助工作者的热情和爱心, 更需要专业的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针对灾区的青少年的遭遇和心理特点,更需要专 业化的心理援助,持续、长久地帮助他们心理成长。这种心理救助是个多方参与的 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心理援助体系和机制的构建。 四四 地震灾后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地震灾后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一).灾后一般心理问题灾后一般心理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人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应激反 应:情绪波动大,紧张、恐惧、易冲动、自责、伤心、焦躁不安;出现睡眠障碍, 如做噩梦或入睡困难;出现惊恐反应,对外界刺激(与地震相关的信息)的反应过 于敏感,出现肌肉紧张、发抖、盗汗、恶心、

13、尿急尿频、心慌胸闷等生理心理反应, 属一般心理问题,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随着时间流逝而自行恢复正常,如对对其加以 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加快心理康复速度,提高心理康复质量。 (二)灾后严重心理问题(二)灾后严重心理问题 灾后严重心理问题是指因受到强烈刺激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症状,如持续时间较 长,则属于较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这些症状包括目光呆滞、情 感淡漠,有幻觉产生,思维与动作迟缓,有抑郁、孤独、狂躁、焦虑、易激动、产 生语言障碍、甚至出现濒死感等,极端者可出现失聪、失明、失语、失忆、精神分 裂等精神疾病。在灾后严重心理问题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心理疾病是创伤后应激障 碍(Posttraum

14、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人在遭受强烈的、灾 难性事件后,在其后数月至半年出现心理障碍,主要的心理反应是在受害人心理上 反复出现创伤性情景、过度警觉、噩梦、出现惊跳反应,并感到强烈恐惧、抑郁、4焦虑、有强烈的无助与厌恶感,严重者甚至会轻生、犯罪等,这种心理障碍总是与 人遭受的灾难相生相伴。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50%的人一生中有可能暴露于创伤 事件中,但只有 7.8%的人会产生这种疾病,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我国学者从 19951999 年对地震诱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研究后发现:唐山大地震孤儿的发 病率为 23%;灾后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病率为 6%

15、,灾后三个月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 发病率快速上升到 19%,三个月后则下降到 7%,由此看来,对灾后应激障碍干预 的关键期是灾后的三个月。五五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方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方法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心理干预对缓解病情十分重要,他们如能得到良好的社 会支持,尤其是家庭的支持,可以大大减少发病率。目前国内外较好的干预方案是 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其中以心理治疗为主。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催眠、心理动力 疗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主要有三个原则:一是尽早尽快实施心理危 机干预;二是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但以心理治疗为主;三是充分发挥灾民 自身心

16、理康复潜能,通过心理辅导,让他们具备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与技巧。当前, 国外比较成功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三种: (一)早期心理危机干预(一)早期心理危机干预 早期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是帮助处在危机中的人摆脱因地震灾害引发的暂时的认知、情绪 和行为的扭曲,主要方法是在创伤初期(1 个月内)为灾民提供最大的社会与心理支持,如全社 会的广泛理解与援助、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迅速适应环境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危机应 对技能,使其能及时宣泄和表达不良情绪,尽快摆脱悲伤,使心理恢复平衡。 (二)认知行为辅导(二)认知行为辅导 这是当前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最有效的心理技术,心理危机干预者通过行为矫 正技术改变患者扭曲的认知观念。这种心理技术又包括暴露治疗、焦虑管理训练和 认知治疗。 暴露治疗是患者面对使其恐惧的情景,然后危机干预者通过放松法使患者逐渐 适应这种情景,放松的有效方法有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想象性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 法。情景可以是想象的、模拟的或半真实的。该方法主要包括五个步骤:收集患者 个人资料、呼吸调节训练、想象暴露、视觉暴露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