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323442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本含义:曲式指的是(歌)乐曲的基本结构形式。(二)一部曲式(乐段):它是完整的曲式中规模最小的结构。可以由一个乐句、两个乐句、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乐句 组成。一般有比较明显的终止式,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三)单二部曲式:它包括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由一个乐段组成。在一般情况下,两个部分在音乐材料上均 有着一定的联系。如用图式表示,可写作:A+B。(四)单三部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个乐段。单三部曲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再现 的单三部曲式(即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或变化重复。用图式表示:A+ B+A);第二种是 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即第三部分不重复第一部分。

2、用图式表示:A+B+C)。(五)复二部曲式:由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本身已经是 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或其中一个部分是乐段, 另一部分是单二、单三部曲式。如:A(单二部曲式)十 B(单二部曲式);或:A(单二部曲式) +B(乐段)。(六)复三部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它的第一部分已是单二或单三部曲式。第三部分往往重复或变化重复第 一部分,因而第三部分被称为再现部。它的第二部分则往往和第一、三部分在音乐上形成 对比,这一部分可能是单二、单三部曲式,也可能是乐段。如,A(单三部曲式)+B(单二部曲 式)十 A(变化重复第一部分);或:A(单二部曲式)+B(乐段)+A(变化 重复第一部分)。(七)回

3、旋曲式:它由在曲式中占有首要意义的主部和各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主部至少在乐曲中 出现三次,插部至少有两个。因此,回旋曲式至少必须具有五个部分。如:A(主部)+B(第一 插部)+A(主部)+C(第二插部)+ A(主部)A(主部)。(八)变奏曲式:由基本主题的最初陈述及其若干次变化重 复或展开(称为“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 曲式。如:A(主题)十 A(第一变奏)+A(第二变奏)+A(第三 变奏)。(九)奏鸣曲式: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大部分为呈示部,它包括主部和副都两个互相对比的部分(在主 部与副都之间,有时会出现连接部;在副部之后,有时会出现结束部)。第二大部分为展开 部,它把

4、呈示部的音乐材料加以充分的变化、发展,以造成戏剧性的高潮。第三大部分为 再现部,它把呈示部的音乐加以重复或变化重复。除以上三大部分外,在呈乐部之前,有 时会出现引子,在再现部之后,有时会出现尾声。用图式表示如:(引子)=呈示部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展开部=再现部主部(连接部) =副部(结束部)=(结尾)(十)回旋奏鸣曲式:可以把这种曲式看作回旋曲式的某种 变形。一般来说,可以用回旋曲式的结构图式来解释 它。但是,回旋奏鸣曲式中又明显地具有奏鸣曲式的特征,如:第一插部在乐曲中具有类 似奏鸣曲式副部的作用,第二插部(又叫“中央插 部”)明显地具有奏鸣曲式展开部的作用; 乐曲最后还有明显的

5、再现等等。可用以下图式说明之:(引子)=呈示部A主部=B副部(第一插部)=A主部=展开部C中央插部=再现 部A主部=B副部(第三插部)=A主部=(结尾)(十一)赋格段:它是复调音乐中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严谨的结构形式。它主要由主题、答题、对题、插句 等 部分组成。它要求主题必须在各个声部中依次出现。编辑本段音乐体裁的分类音乐体裁的分类1.声乐体裁:清唱剧、歌剧、音乐剧、弥撒曲和安魂曲、合唱、齐唱与重唱、康塔塔、 牧歌、声乐套曲和组歌、艺术歌曲和浪漫曲、小夜曲、摇篮曲和船歌、宣叙调和咏叹调等。2.器乐体裁:奏鸣曲和交响曲、交响音乐和交响诗、音诗、音画、协奏曲、套曲和组 曲、前奏曲和序曲、夜曲、幻想

6、曲、随想曲和狂想曲、军乐和进行曲、圆舞曲、变奏曲、 改编曲、创意曲、叙事曲、谐谑曲、幽默曲、练习曲、托卡塔、重奏和独奏曲等。 编辑本段各种体裁介绍各种体裁介绍 阿勒曼德(阿勒曼德(allemande,法),法)17 世纪盛行于法国和英国的舞曲体裁,四拍子,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常用于组曲。 同样的名称在 19 世纪指流行于瑞士乡村的三拍子轻快舞曲,它是华尔兹的前身。 赞美歌(赞美歌(anthem,英),英)英国基督教教会仪式所用音乐,有独唱、合唱形式,歌词大多取自圣经,用英语演唱, 一般用管风琴伴奏。 咏叹调咏叹调(aria,意;air,英、法;Arie,德)独唱曲,是歌剧、清唱剧等大型声乐作品

7、中的重 要段落,也可以是独立的作品。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幅度较大的情感抒发。 叙事歌叙事歌叙事曲(ballade,法、德)13、14 世纪的法国世俗歌曲。19 世纪盛行于德国的具 有叙事性的歌曲,内容常与民间故事、传奇有关。19 世纪抒情浪漫的器乐曲,如肖邦和 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 芭蕾舞剧芭蕾舞剧(ballet,意)由舞蹈演员身着剧装在音乐伴奏下表演的戏剧。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 意大利,后传入法国获得极大发展。最初的法国芭蕾舞剧音乐不仅有器乐,还有歌唱和朗 诵,因此可看作是歌剧的前身(当时的歌剧中也有芭蕾舞,此传统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末, 并影响到意大利歌剧) 。19 世纪中叶以后出现大量

8、优秀的芭蕾舞剧音乐,如柴可夫斯基的 天鹅湖 、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等。 船歌船歌(barcarolle,法;Barkarole,德;barcarole,意)来源于威尼斯船夫歌曲的器乐曲 (钢琴曲为多,也有管弦乐曲) ,6/8 或 12/8 拍,速度和缓,通常是在荡漾的节奏韵律之 上有一条歌唱性的悠扬曲调。 摇篮曲(berceuse,法;cradle,英;lullaby,英;Wiegenlied,德)安静温和的声乐或器乐 小曲,节奏有如摇篮缓缓摆动。 布鲁斯布鲁斯(blues,英)一译蓝调。美国爵士乐的一种风格,源于黑人灵歌。通常为十二小节, 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其名称来源于别具特色的常降低半音的

9、大调第三和第七级音(称作“ 怨音“blue notes) 。 波莱罗波莱罗(bolero,西)西班牙舞曲,三拍子,稳定的中速,用响板敲击具有特性的节奏。拉 威尔的管弦乐波莱罗舞曲是最著名的作品,肖邦也写有这种风格的钢琴曲。 布列布列(bourre,法;borry,boree,英;bore,意)盛行于 17 和 18 世纪的法国舞曲, 速度较快,通常为 2/2 拍。现流行于法国中部奥弗涅山区的三拍子舞曲。 康康康康(cancan,法)19 世纪末盛行于法国的舞曲,快速,2/4 拍,热烈而粗俗。最著名的 是奥芬巴赫所作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的康康舞曲。 卡农卡农(canon,系)一种二声部或更多声

10、部的复调音乐形式,当一个声部的旋律出现之后, 另外的声部紧跟模仿。有将旋律完全保持的“严格卡农“,也有带些变化的“自由卡农“。它 可以是一首独立乐曲的形式,也可在大型作品中出现局部性的卡农写法。 康塔塔康塔塔(cantata,意;Kantate,德)一译大合唱。盛行于 17 世纪和 18 世纪上半叶的多乐章 声乐作品,包括独唱的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与清唱剧相类似, 但规模较小。有宗教的也有世俗内容的。巴赫留存于世的二百余部康塔塔是经典之作。 随想曲随想曲(capriccio,意;caprice,法)16 世纪末至 17 世纪较为自由的赋格性质器乐曲,多 为古钢琴作品。技

11、巧性练习曲,如帕格尼尼的24 首小提琴随想曲 。19 世纪用于形 式较为自由的乐曲,常借用著名曲调为主题,如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曲意大利随想曲 。 夏空夏空(chaconne,法;ciaccona,意)一译恰空。盛行于 17 世纪的风格庄重的三拍子舞曲, 也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即在固定的主题或一连串固定的和声进行之上作多次变奏。 室内乐室内乐(chamber music,英)指适合在室内而不是大厅由少数人演奏的器乐曲,早期曾包括 声乐。主要体裁是数种重奏,最常见的是古典时期的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现在虽 常在音乐厅演奏这类作品,但依然保持原有的细腻亲切的特性。 众赞歌众赞歌(Choral,德

12、;chorale,英)基督新教(路德教派)的赞美诗曲调,最早出版于 1524 年。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将其作为改革手段之一(他本人还曾创作过一些) 。其特点为: 采用本国语演唱,曲调大多选自朴素通俗的民歌和古老的圣歌。起初为单声部,后来出现 了主旋律在最高声部的四部合唱式以及复调形式。17、18 世纪众赞歌成为重要的音乐创作 源泉,如巴赫的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变奏曲以及大量宗教康塔塔中都以众赞歌旋 律为素材。 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前奏曲(chorale prelude,英)以众赞歌为素材的管风琴曲通称,盛行于 17、18 世纪。在路 德教派的教堂仪式中,会众唱赞美歌之前要先由管风琴将其旋律演

13、奏一遍。演奏者可将旋 律作自由变奏,这种做法逐渐形成了众赞歌前奏曲体裁。 协奏曲协奏曲(concerto,意;Konzert,德)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 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形成于 18 世纪,通 常为快慢快三个乐章。在莫扎特奠定的古典协奏曲模式中,第一乐章有两个呈示部, 即乐队先呈示主题,然后由主奏乐器在乐队伴奏下带有变化地再次呈示主题;第一乐章 (有时也在末乐章)将近结束处有“华彩乐段“(cadenza) ,即主奏乐器单独演奏的炫技性 段落。19 世纪逐渐不再遵循这种模式。 大协奏曲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

14、,意)盛行于 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的多乐章作品,是由几件乐器组成 的独奏小组和管弦乐队的协奏。主奏组大多由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大提琴、古钢琴组 成,通常为 2-5 件乐器,它们细腻纤巧的音响与宏亮的乐队合奏形成鲜明对比。 库朗库朗(courante,法;corrente,coranto,意)盛行于 17 和 18 世纪初的活泼的三拍子舞曲, 常用于组曲。 恰尔达什恰尔达什(csrds,匈;Czardas,德)一译查尔达什。匈牙利舞曲,由缓慢而忧郁的 lassan 段 和快速热烈的 friss 段构成。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即典型的恰尔达什舞曲。 嬉游曲嬉游曲(divertimento

15、,意)盛行于 18 世纪末的轻松怡情的多乐章室内乐或小乐队作品。在莫扎特的嬉游曲中,也有些比较深刻严肃。 二重协奏曲二重协奏曲(double concerto,英;Doppelkonzert,德)两件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如勃拉 姆斯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 。 二重奏(唱)二重奏(唱)(duet,英;duo,法;duetto,意)供两人演奏(演唱)的形式,二个声部不分主次, 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器乐二重奏(除钢琴二重奏外)还专门称做 duo。 练习曲练习曲(tude,法;study,英;studio,意)专为练习乐器演奏技巧而作的乐曲。19 世纪肖 邦、李斯特、德彪西等人加强了这种体裁的艺术

16、性,使之成为音乐会上的正式曲目。这类 作品称为“音乐会练习曲“。 凡丹戈凡丹戈(fandango,西)活泼的西班牙舞曲,快速、三拍子,用响板和吉他伴奏。 幻想曲幻想曲(fantasy,英;fantasia,意;fantaisie,法;Phantasie,德)器乐曲,总体特点是形 式上自由不拘,带有幻想的性质。文艺复兴时期指不采用舞曲形式或变奏手法而采用复 调技巧自由写作的器乐曲。巴洛克时期即兴性的键盘或琉特琴乐曲,如巴赫的半音阶 幻想曲 。古典主义时期在写法上比奏鸣曲更为自由的大型作品,如莫扎特的钢琴幻想 曲K396、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op.27no.2(作者标明“类似幻想曲的奏鸣曲“)等。浪 漫时期带有幻想色彩的乐曲,如勃拉姆斯的钢琴曲幻想曲op.116。根据现成主题 (民歌、他人音乐素材)所写的乐曲,如李斯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