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321238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摘录第六章 市场理论案例分析 泛美航空公司的终结竞争市场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在短期内只要市场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它就会继续经营。但企业亏损的状态会迫使它通过资产处置来调整市场规模,如果还不能扭亏,企业可能会退出这个行业。下面我们看一个真实的例子。1991 年 12 月 4 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日子,世界著名的泛美国际航空公司寿终正寝。这家公司自 1927 年投入飞行以来,数十年中一直保持国际航空巨子的骄人业绩。有人甚至认为,泛美公司的白底蓝字徽记(PAN AM)可能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企业标志。但是对于了解内情的人来说,这个巨人的死亡算不上什么

2、令人吃惊的新闻:19801991 年,除一年外,泛美公司年年亏损,总额接近20 亿美元之巨。1991 年 1 月,该公司正式宣布破产。在 1980 年出现首次亏损后,为什么不马上停止这家公司的业务,又是什么因素使这家公司得以连续亏损经营长达 12 年之久?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以市场供求曲线为基础的企业进出(市场)模式作用的结果。可变成本是随生产规模变化而变化的成本,按照企业进出模式,只要企业能够提出一个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价格并为顾客接受,那么不管该价格是否低于市场平均价格而必将导致企业亏损,这个企业的经营就算是有经济意义的,也就可以继续存在。当然,企业要想在亏损情况下继续经营,必须通过出售其原

3、有资产来维持。泛美公司在几十年的成功经营中积累了巨大的资产财富,足够它出售好一段时间的。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这家公司先后卖掉了不少大型财产,包括 4 亿美元将泛美大厦卖给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国际饭店子公司卖了 5 亿美元,向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出售太平洋和伦敦航线,还把位于日本东京的房地产转手。到 1991 年末,泛美已准备将自己缩减成为以迈阿密为基地的小型航空公司,主要经营拉美地区的航线,而把其余全部航线卖给三角洲航空公司,换言之,在整个 80 年代,尽管泛美公司仍然坚持飞行,但同时已开始逐步撤出国际航空市场。摘自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与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案

4、例分析 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在 20 世纪 80 年代,许多大城市为了保证居民的菜篮子,由政府投资修建了大型养鸡场,结果失败者多,一些大型养鸡场甚至竞争不过农民养鸡专业户,最后以破产而告终。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重要的一点在于鸡蛋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鸡蛋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每一个生产者包括大型养鸡场在市场上占的份额都是微不足道的,难以通过产量来控制市场价格,而且,鸡蛋是无差别产品,企业不能以产品差别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只能接受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鸡蛋市场没有任何进入障碍,投资小,技术难度不高,谁想进入都可以,这些特点决定了鸡蛋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在鸡蛋这

5、样的完全竞争市场上,短期中,供小于求,价格高,养鸡可获得超额利润。如果供大于求,价格低,养鸡可能亏本,但在长期中,养鸡企业在确定产量规模或在作出进入还是退出的决策时,一定要考虑价格和平均成本的关系。如果价格大于平均成本,原有的养鸡企业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其他的人也会进入该行业。如果价格小于平均成本,企业就会作出减产或退出养鸡业的决策。当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鸡蛋市场实现了长期均衡,这时企业的总成本等于总收益,企业可以得到正常利润。政府建立的大型养鸡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没有什么优势。它的规模不足以大到控制市场,产品也没有特色。在鸡蛋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很低的情况下,养鸡的农户可以把成本压的很低,因为

6、农民几乎没有什么固定成本,也不向自己支付工资,成本支出主要是购买种鸡和饲料。而大型养鸡场的成本则压不下来,养鸡场要建大鸡舍,采用机械化方式,具有一批管理人员,还要向工人支付工资。这使养鸡场的成本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成本。而农民则以低成本占领了鸡蛋市场。农民的市场份额决定了他们的成本就是就是平均成本,养鸡场的成本高于农民的养鸡成本,也就是高于行业平均成本,当价格等于行业平均成本时,养鸡场的破产就是必然的。政府出资兴办大型养鸡场的动机或许是好的,但是,鸡蛋市场不需要大型养鸡场这样的“庞然大物” ,即使农民养鸡也实现了现代化,也难以有大型养鸡场的地位。鸡蛋市场的行业技术特点决定了小规模、低成本是该市场合

7、理的企业组织方式。政府花钱建养鸡场是出力不讨好。这些年政府不再干预鸡蛋市场,市民们反而吃到了物美价廉的鸡蛋。缩编自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 ,三联书店,2000 年。案例分析 德比尔公司为什么要做广告?德比尔(D。Beers)是南非的钻石公司,它的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为许多人熟知,也使许多人怦然心动。德比尔控制了世界钻石生产的 80左右,成为世界钻石市场的垄断者。当它在英国伦敦舰队街的一座小楼上举行每年的钻石交易会时,不许买主有讨价还价的权力,谁要不接受它的一口价,下次就不许参加交易会。这样霸道的垄断者为什么还要作广告呢?我们知道,垄断是某种产品惟一的供给者,这种市场上没有竞争,当然

8、也就不需要作为竞争手段的广告了。德比尔尽管没有控制世界100的钻石生产,但 80的市场份额已使它可以像垄断者一样行事了。德比尔之所以作广告主要并不是由于它的垄断地位受到本行业之内来自俄罗斯和斯里兰卡(它们主要控制另外 20的钻石供给)的威胁,而在于它是一种无保障的垄断。也就是它们的垄断地位随时可能被打破。这些无保障垄断者在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时,就要为未来可能的竞争,或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而未雨绸缪,采取一些预防式竞争手段。德比尔公司正处于无保障垄断者的地位,它可能的竞争对手不是来自潜在进入者(因为现在还看不出哪个地方能发现南非这么多的钻石,已知的钻石资源难以对它形成威胁),而是来自相近的替代

9、品。与钻石类似的装饰品有翡翠、红宝石和蓝宝石等。这些其他宝石能否替代钻石取决于人们的评价。如果人们认为,钻石和其他宝石都有类似的装饰作用,可以满足自己炫耀性消费的欲望,或足以代表自己的身份,其他宝石就是钻石的相近替代品,德比尔的垄断地位就被打破了。这时,德比尔对钻石收取高价或采用不许讨价还价的霸道作法,就会使人们转向其他宝石。但是,如果人们认为钻石有其他宝石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之处,例如,只有钻石才能象征爱情的永恒,作为结婚或定情信物只能送钻戒,德比尔就可以保持钻石的高价,并在那座小楼里霸道下去。因此,德比尔作广告的目的就是要把钻石与其他宝石分开,让消费者接受钻石无可替代的观念,以确保自己的垄断地

10、位。从现在德比尔在舰队街那座小楼里的霸道来看,这个广告是成功的。德比尔的事例告诉我们两个重要道理。一是打破垄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扶植替代产品竞争者或潜在竞争者。当垄断者的地位受到威胁时,它会以提高自己的效率来未雨绸缪。例如,现在中国电信仍具有垄断地位,但在联通日益强大,而且我国要开放电信市场时,它不也在努力降价或改善服务吗?二是垄断者自己要善于发现替代产品的出现和潜在竞争者,千万别在已有的垄断地位上作平安梦。例如,过去被称为“铁老大”的铁路运输在长途运输上曾有不可替代的垄断地位。但正由于它没有看到民航与公路运输(尤其是高速公路)对它的潜在威胁,才在竞争中蒙受打击,客货运量减少,并出现亏损。这个教

11、训值得许多现在仍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汲取。市场瞬息万变,不可能有永恒的垄断者,现在美国连传统上作为自然垄断的电力行业也开始竞争了。企业的成功要依靠自己的竞争力,千万别迷恋于垄断地位。居安尽危适用于包括垄断者在内的任何一个企业。缩编自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 ,三联书店,2002 年。案例分析 微软垄断案(1)美国富可敌国的、有金漆招牌的微软公司,最近在一件被称为 20 世纪最大的反垄断官司案中,被法官杀得落花流水!虽然要待明年才判案,但此判也,凶多吉少,而庭外和解总不会得到甜头。据说微软打算上诉,但上诉既不能拿出新证据,成功的机会是不大的。说反垄断的官司判案历来武断,有点乱来,微软目前的官司就是例子

12、。要不是微软赚那么多钱要不是盖茨那么富有何罪之有?要是你和我在美国试行微软做生意的手法,但赚不到钱,或亏大本,那么就算你和我跪地恳求被起诉,美国政府也必定视若无睹。换言之,微软的问题,是钱赚得“太多” ,在竞争中所向无敌。令人费解的是,在反垄断法例中,赚钱多少从来没有提及。我认为除了赚钱,今天微软在这场官司上所遇到的困境,还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他们不选用陪审团。微软的案件极为复杂,但我认为选用陪审团是上策,这是因为好些人买了微软的股票或起码有不少朋友买微软而赚了钱而在一般市民的心目中,微软的形象实在好。这家公司把西雅图的经济搞上去,也是美国今天以科技雄霸天下的一个大功臣。其二,微软在这场官司中,

13、雇佣的律师虽然绝对一流,但经济理论的阐释却是不足。竞争与垄断的概念,竟然没有人对法官解释清楚。其三,把软件连带硬件一起出售,可以防止软件被盗版或盗用。这是个重点:微软可以说他们坚持软、硬搭销,不是为了垄断,而是要为软件防盗。我认为起码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事实,但为什么微软没有把这重点说出来?垄断的成因有四种。从社会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衡量,只有一种是不可取的。其一是垄断者有特别的天赋,像邓丽君那样的歌星,或多或少有垄断权。这种垄断是不应该被禁止的。要是邓丽君还在。你要把她杀头,还是让她笑口常开地唱下去?第二种垄断是有发明的专利权或版权,或商业秘密。这种也不应该被禁止。没有发明权利,世界上不会有爱迪生

14、,虽然此公最后因为专利官司打得太多而近于一贫如洗。第三是最难明白的,而也是美国反垄断法例最通常针对的垄断。这就是在竞争中把对手杀下马来。这种垄断有垄断之貌而无垄断之实。一万个竞争者中只有一个不被淘汰,但这生存的“适者” ,分分秒秒都惧怕众多的败军之将卷土重来,所以他的产品价格不可能是垄断之价。这是“微软”的垄断,有貌无实,是不应该禁止的。据我所知,赞成自由市场、高举竞争的有道的经济学者,反对的垄断只有第四种,那就是由政府管制牌照的数量,或由政府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垄断。这种垄断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是专家,也难怪几年前消费者委员会提出的反垄断建议遭到漠视了。缩编自张五常垄断可能是竞争的结果 ,电子

15、文献,1999 年12 月 2 日。案例分析 民航机票定价的另一种思路近些年来,中国民航总局已经放弃了机票“禁折令” 。允许各航空公司以向乘客提供折扣机票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但是,由于各民航公司的业务水平没有相应提高,民航公司的效率没有太大改善。航班或者满员,或者乘客寥寥无几的现象依然存在。许多航空公司长期亏损的状态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现在机票可以打折了,票价越低,可以出售的客票数越多,但降低了票价也就降低了营业收入。如果不打折,票价过高,乘坐飞机的人难以增加。如何通过提高民航公司的业务水平,利用价格调剂余缺,既能让更多的人乘坐飞机,又能提高航空公司的收入呢?国外民航业常用的一种定价方法是价格

16、歧视,即对不同的乘客收取不同的票价。例如,有的民航公司对两城市间的往返机票收取两种价格:全价与折扣价。对周六在所到达城市住一晚的乘客收取折扣价,对周六不在所到达城市住的乘客收全价。民航公司实行价格歧视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把乘客区分为不同的集团,区别哪些乘客是不计较票价的,他们不论票价高低都会坐飞机,对他们可以收取高票价。哪些乘客只有在票价低的条件下才会坐飞机旅行,对他们只能收取低价。实行价格歧视的关键是要能用一种客观标准区分这两类乘客。美国的民航公司用的方法就是周六是否在所到达城市住一晚上。通常公务出差者由于是公费支出,他们只考虑时间的合适性,很少考虑价格变动,因此他们不愿为省几个钱而放弃周末与家人的团聚。航空公司对他们收取高票价,乘客不会减少(需求缺乏弹性) ,来自这部分乘客的收入也不会减少。而私人乘客乘飞机是去玩,对他们来说时间是否合适不重要,他们更看重买折扣机票能节省自己的费用支出。航空公司对他们收取低票价,由于需求富有弹性,乘客增加的百分比大于机票降价的百分比,来自这部分乘客的收益增加,这样,总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