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312774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外籍矿师与黄石矿冶业发展许士强 马景源近代中国为富国强兵,抵御外侮,兴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举办新式工业。发展新式工业,需要煤铁,要兴办采掘工业、冶金工业。这种新兴工业与中国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不同,要安设采矿设备及冶炼机炉,生产规模大,要求在开采矿山之前探明其矿产储量、矿物成分,开采前景。因要根据矿石的成份选择机炉,必须运用近代世界形成的新兴学科-地质学、矿物学进行地质勘探。中国古代对矿石的识别一般是根据矿物共生关系来判断。 管子地数载:“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石者,下有铁。此山之

2、见荣者也。“再就是根据矿床的指示植物来判断。据南北朝时南朝梁人的著作地镜图载:“草茎赤秀,下有铅;草茎黄秀,下有铜器;山有葱,下有银,光隐隐正白。“唐代段成式在所著酉阳杂俎一书中说:“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如“红草“、“酸模“、“海州香薷“(铜草)都是铜的指示植物。古代手工作坊式的矿冶业一座冶炉生产的金属产量不高,用较原始的办法识别矿石,用土法开采矿石,如用火爆法等,足以供土炉冶炼之需。不过当时中国的采矿冶炼技术还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进入近代,西方先进国家已完成了工业革命,中国在封建的桎梏之下,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既无地质人才,也很少有人熟知

3、地质学、矿物学。探矿、采矿仍沿用古老的方法,冶炼仍用土炉炼土铁。这种土铁不适合于发展新式工业。为了跟上世界潮流,国内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于是打破封建桎梏,从西方先进国家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同时,引进人才,让外籍工程师、工匠来华工作,让外籍矿师来华探矿,以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1875 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看到中国的洋务运动已从发展军事工业转到发展民用工业方面来了,需要大量钢铁,到外国去买,会造成白银外流,国家将变得越来越穷。于是派幕僚盛宣怀调查全国各地产煤铁之区,打算发展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盛宣怀在湖北广济盘塘成立“湖北开采煤铁总局“,兴办矿务。开矿先要探

4、矿,遂聘请英国人马立师到总局来勘查,马立师勘探广济、兴国一些煤矿后说:“论气脉,则兴国较胜。“(盛宣怀档案选辑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 ,页 65。 )就是说兴国的煤矿比广济要好。这是第一个外国矿师勘查黄石地区煤矿后下的结论。由于马立师勘矿成效不大,被盛宣怀解聘。接着又在英国聘请矿师郭师敦,并聘请派克、谭克作郭的助手,1877 年 5-7 月,郭师敦在总局官员张福鐄的带领下,勘查了兴国半壁山、富池口、鲤鱼山、银山、龙港,足迹遍及兴国全境。接着又到大冶勘查,发现遍山皆铁的大冶铁矿。1889 年张之洞从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首创中国钢铁工业,把在广东聘请的英国矿师巴庚生,德国矿师毕盎希、司瓜

5、兹,矿匠目戈阿士调到湖北,盛宣怀则把曾在山东烟台招募的比利时矿师白乃富派来湖北,一起复勘大冶铁矿及大冶、兴国的煤矿。1890 年各国矿师云集黄石地区勘查矿产。尔后,乐路氏、瑞士人丁格兰,美国人李特、赛尔斯、卫尔特及日本人西泽公雄,都到黄石地区调查矿产。这些外籍矿师运用地质学、矿物学,对黄石地区的金属矿产、燃料矿产、建材矿产进行了勘查并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为以后中国人勘矿提供了资料,指明了方向。外籍矿师在黄石地区勘矿做了下列工作:一是初步估算出了矿产储量及利用价值。1877 年 8 月,盛宣怀聘请的英矿师郭师敦勘查兴国煤矿和金属矿后报告说:“兴国州属自龙港及新潭铺直抵夹节湖边,迤逦一带,山尽产煤

6、,.又有产银山二,一在城北五英里;一在夹节湖左近。.煤脉煤苗似乎兴国州属较广济县属所见更多。然煤无佳质,层不整齐,既不合汽炉熔铁等用,又无阔大矿形以供采择。机器开挖,均无庸议。“(盛宣怀档案选辑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页218、224。 )郭师敦在报告里勾画出了兴国煤矿的地质情况。认为兴国虽有煤,但开采前景不大。在大冶勘查后,郭师敦在提供的勘矿报告中说:“大冶县属铁矿较多,惟铁山及铁门槛二山为最。.铁山及铁门槛铁矿形势整齐,山北所倚尽是坚石。山南石色俱系灰石所变。二山铁脉长半英里有奇,阔十五丈至五十丈不等。由平地起算,约高三十丈,平地以下铁层尚未探悉。现就探见铁层铁脉约有五百余万吨之数。

7、若以两座熔炉化之,足供一百年之用。“(盛宣怀档案选辑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 ,页 278。 )后来乐路士对大冶铁矿进行测量后估算矿石储量为 1791 万吨。丁格兰以铁矿之比重 4.5 计算,得矿量 3260 万吨,减去已采的和劣矿,认为可资利用的矿量为 2000 万吨左右。这些矿师估算的开采远景虽不十分精细,但有参考价值,这是古人无法做到的。就大冶铁矿而言,该矿以从 1890 年建矿,迄今已用机器开采 120 年,先后服务于汉冶萍公司、华中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还被日本制铁所掠夺 45 年,到新世纪,仍可年采矿石 100 万吨以上。二是基本弄清了矿石成分及含量,为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8、以大冶铁矿为例。1877 年郭师敦勘查,认为大冶铁矿铁矿石净质为6066%,世界最好的铁矿石净质为 70%,大冶铁矿堪称上等佳铁。1890 年英国矿师巴庚生、德国矿师毕盎希及比利时矿师白乃富等复勘大冶铁矿后,称大冶铁矿净铁质可得 64%,实为中西最上之矿。丁格兰通过化验,得出大冶铁矿矿石的化学成分为:铁 60-66%、锰约 0.2%、硅氧 3-10%、磷 0.5-0.1%、铜 0.1-1-2%(大石门之矿含铜1-2%) 、硫 0.1%。认为大冶铁矿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对大冶煤矿的成分也作过分析,据薛福成出使日记载:“四月间大冶之沿江地方名明家湾勘得真煤层。香师委员试开,六、七月间竟得烟煤,其质

9、极佳,与英国之上等煤足堪匹敌。既无硫气,又不夹石质。而煤层厚有三四尺,足供应用矣。“这些对煤铁成分的化验分析,为后人指出了了解矿床的途径。三是找到了钢铁冶炼所需之各种矿石及水泥原料。据政艺通报载:“张之洞为湖广总督,欲于中国设一制铁厂,遣人调查原料之产地,而湖北大冶县县名字义,适与制铁意吻合,且古语有大冶之剑,或为古时制铁之遗址,遂聘德国技师往大冶调查,因发见一大铁山,为铁渣所成,约七八百万吨,俨如一大山脉(在今大冶铁山之末端铁门矿近旁) 。因其近旁发现一铁矿,即今之纱帽翅山铁矿也。“有了钢铁主原料铁矿石,张之洞决定在汉阳建设新式钢铁厂。冶炼钢铁除铁矿石外,还要煤和辅助原料。张之洞札知府勒哈里

10、等带外籍矿师到兴国、大冶勘煤,比利时矿师白乃富说: “大冶铁佳,以理论之,附近百里内外必有煤。“(张之洞全集 ,电牍。 )结果在大冶勘得王三石、李士墩、道士袱、明家湾等煤矿。遂派矿学生候选知县游学诗带外籍矿师到大冶:“用机钻试,择其煤层最厚,水运最便而离铁山较近者,勘定三处。其勘定之煤矿是否官山抑系民产,应如何分别购买,并由该令等会同大冶知县陆署令祐勤妥商办理。“)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页803。 )有了煤焦,但冶炼须加白石作熔剂,外籍矿师在铁山勘得银牛山、石鼓山两嶂白石山,张之洞派人建设大冶铁矿时,建设了白石矿山。冶炼钢铁还须加锰作为去硫剂和去氧剂,用于制作火车轮子的钢

11、也须加锰以增加硬度和韧性。汉阳铁厂是为修筑卢汉铁路而建,生产的钢铁,大都用于轧制钢轨和制作车轮,这就要找到锰矿。张之洞派候补知县梅冠林带外籍矿师毕益盎、柯克斯到兴国寻找锰矿山,结果找到兴国银山锰矿,遂派人开办。在外籍矿师的努力下,中国第一家近代新式钢铁厂的原料、燃料全部在黄石地区找到,只待开工建设。外籍矿师在寻找煤铁等矿床的同时,发现石灰窑的石灰石是上好的水泥原料,回省城后将这一发现禀报张之洞。张之洞立即派人采取石灰窑的石灰石送德国化验。化验结果认为,用此种石灰石制造水泥,其质量超过澳门制造的水泥。张之洞于 1907 年批准福建人程祖福在黄石商办湖北水泥厂,黄石出现了中国第二家水泥企业。黄石的近代化,即早期现代化,与外籍矿师对矿产资源的勘探有着密切的关系。假如郭师敦不在 1877 年发现大冶铁矿,震惊世界,黄石地区的矿产开发利用将推迟许多年;张之洞不调外籍矿师勘查兴国、大冶,找到新式钢铁厂所需的各种原料、燃料,中国的新式钢铁工业便不会在湖北诞生;黄石如不发展新式的采掘工业,就没有新式冶金工业,也就不会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中心之一,也不会举世瞩目。外籍矿师对黄石矿冶文化的贡献不可磨灭,尤其那个英国人郭师敦,他发现大冶铁矿,使黄石这方热土,遐尔闻名。(作者单位:武钢大冶铁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