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3311773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自考《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自考《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自考《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年自考《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年自考《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自考《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自考《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 代表人物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 产物 创立时期代表人物: (1)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 程 。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 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称为 “社会学之父” 。学说:科学的序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 部分。三阶段法则(人类理性发 展:神学、哲学、实证;人类 社会:军事、过渡、工业)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 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 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 会。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 历史法

2、。 (2)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 力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 原理 伦理学原理 。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 化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共产党 宣言 、 资本论 。布哈林历 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 会学通俗读物 ,经典马克思主 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1)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论 自杀论 。 创办社会学年鉴 。社会学年 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 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系统的 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社会学的研 究对象个人与社会功能分 析 (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 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 核心概念。理解社会学社会行动类 型理想类

3、型科层制(官僚 制)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社会学中心在 19 世纪末 20 世 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 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1)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 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后期 的主帅布鲁斯 主要学术成就: 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 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 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2)现代结构功能学派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 (1)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 社会 (2)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 元化 (4)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 取得了很大进展。 苏俄社会学:米海洛夫斯基创 立了主观

4、社会学,列宁和普列 汉诺夫对他们的主观社会学进 行了有力的批评。普列汉诺夫 和布哈林是当时苏联社会学的 主要人物。 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传入时期(1891-1911):谭嗣 同严复章太炎 成长时期(1912-1927):余天 休陈达 建设时期(1928-1952):许仕廉/张鸿钧/晏阳初/李景汉/费孝 通 毛泽东 恢复重建(1979- ):费孝 通/田汝康/雷洁琼/王康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 本土化: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 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 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 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 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 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 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5、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的主要 倡导人物:许仕廉孙本文 吴文藻。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 设和社区发展理论、潘光旦的 “位育”理论、费孝通的“差 序格局”理论等已经成为具有 影响的研究中国社会的重要理 论观点。 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1)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应当体现 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 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 任务; (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 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 结合,理论经研究和经验研究 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 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服务; (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 外社会学的中国过去社会学的 优秀成果的基础上

6、,进行创新, 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 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奋 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社会学本土化是社会学发展的 必然进程,在中国,社会学本 土化是与社会学中国化相一致2的,起步于 20 世纪 20、30 年 代,20 世纪后期得到了更自觉、 更明确、更有组织的推行。在 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 期的系统工程。第二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 法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 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 性、实证性和应用性。 研究对象/基本问题:个人与社 会的关系。第二节 社会学的功能 研究功能: 描述性功能:指

7、那些为了解 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 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解释性功能:指对影响社会 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 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 程。 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 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 是预测功能。是要提示将来的 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规范性功能:社会研究在回 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 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自觉的 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 选择。 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规范 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社会批评功能:对旧的思想、 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 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 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 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

8、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 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 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 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 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 研究方法。 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 筹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 段。 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 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 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2)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 (英国马林诺夫斯基) ,它是一 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 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 资料,交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 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 研究方法。可分为参与观察和 个案研究。参与观察是研究 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 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

9、 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 一种观察方法。个案研究: 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 或关于它的某方面的个别事例 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3)社会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 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 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 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 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非介入性研究方法:是通过 搜集现在了的,以文字数字符 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 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 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 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 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 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 定性方法。(2

10、)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 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 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定量 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 常配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 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 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压电 行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又 须借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 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 原因。两者的不同点有:着重 点不同依据不同手段不同 学科基础不同在研究中所 处的层次不同结论表述形式 不同。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 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 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 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 二者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 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

11、社会学 研究的正确方向。第四节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 点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 移的生产关系。 结构功能理论:美国帕森斯 社会行动的三个要素:目标、 情境和规范 冲突理论: 功能冲突论(刘易斯.科塞) 辩证冲突论:(R.达伦多夫) 雷克斯:社会分配、社会整合、 社会变迁 交换理论(霍曼斯和布劳创立) :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 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符号互动论(赫伯特.布鲁诺、 欧文.戈夫曼):社会是人们运 用符号互动的结果。3其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舒茨的现象社会学理论、加芬 克尔为代表的常人方法学、吉 登斯的

12、结构化理论、哈贝马斯 的沟通理论、卢曼的社会系统 理论、布迪厄的结构主义的建 构主义。第三章 社 会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社会的含义:是以一定物质资 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 的共同体。 基本特征是: 社会以人为主体 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 为基础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 然。 社会唯名论:只有个人才是真 正的存在,而社会只有一个名 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 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 产物或互动的形式。 (主要代表 人物:马克斯韦伯) 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实论者也 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 者相反,它把社会视为超越个 人的客观存在。 (主要代表人物: 阿奎那、

13、法国的涂尔干)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观点:(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2)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 的钥匙 (3)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 (4)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 史过程 (5)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 社会观。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 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的科学。其科学性: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 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不断 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 主义社会观的生命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具体 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促 进社会关系良性运行,从而推 进了自身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同形 形色色的错误社会观的不断斗 争中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总之,马

14、克思主义社会观 是一种发展创造的、开放的、 生气勃勃的思想体系,而不是 一个封闭的、僵化的思想体系。第二节 社会结构 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具有 层次性的四个体系 角色人格体系价值规范体 系权力制度体系行为交换 体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 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相互关系的总称。 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结合关系和对应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 系 如何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 系? 逐步建立健全新型的社会主 义社会关系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 加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用 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 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 会关系。 社会结

15、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 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观 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 生产作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的 基本结构必然是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 间的关系体系。第三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 素: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文 化资源。 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 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 人的总称。 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 会属性。 人力资源:指表现在劳动者身 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 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 的生产能力。其是在各种生产 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要 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 的经济资源。 人口

16、数量:是对人口资源的量 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 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 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 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 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 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 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 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 件。 自然资源分类:环境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特点:有限性、潜力 无限性、系统性和空间分布不 均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 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 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 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不4可调和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 内在矛盾。 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人 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自然界 的怀部分,与其他动物一样处 于又斗争又互助的自然系统之 中。人们必须寻求一种使人类 得以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人与 自然团伙调发展的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