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繁荣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307341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繁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把握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繁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把握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繁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把握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繁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把握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繁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繁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繁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创作导向把握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繁荣推动文艺繁荣欧阳坚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文学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激发奋斗热情方面,发挥着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无不受到各个历史时期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华夏儿女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改革开放时代

2、崭新的社会风尚,不仅仅体现在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伟大实践中,也反映在许许多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中,反映在一切优秀文学艺术家的精神创造活动中。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保多出优秀文艺作品,多出优秀文艺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文艺创作是文艺发展中具有源头性、基础性、先导性的关键环节。文艺创作的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标志。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多样的新态势,一切有志向、

3、有抱负、有才华的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讴歌人民、昭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神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挥毫泼墨,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放声歌唱。为此,文艺创作需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们一贯坚持与倡导的主流思想和主导精

4、神作出的科学概括和精辟阐述。文艺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的文艺是社会主义文艺,当代中国文艺发展进步最深刻的根源、最显著的标志,就在于大力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和主导精神,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为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添砖加瓦。文以载道是几千年来我国文艺的优良传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直是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家的共同精神追求。可以说,艺术地体现时代风尚、社会正气和民族品格,生动地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情赞颂以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社会实践,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道德文章;深刻揭示和反映社会主义核

5、心价值体系精髓,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就是弘扬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在我们的文艺创作实践中,要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要求和检验标准,贯穿到思想作风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创作评论评奖等各个环节之中,弘扬崇高精神,坚持以文化人。既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团结和凝聚文艺界各方面力量,不断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反映主流思想、深受人民喜爱的精品力作。第二,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这两句朴素的至理名言被文艺实践证明是颠扑不破的创作真谛。贴近实际、

6、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原则,与这两句名言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在宣传文化领域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长篇小说笨花 、 国家干部 ,影视剧集结号 、 士兵突击 、闯关东 、 戈壁母亲 ,话剧立秋 、 天籁 ,舞剧大梦敦煌 ,杂技剧时空之旅 ,京剧藏戏文成公主等作品之所以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就在于创作者们贯彻了“三贴近” 、实现了“三贴近” 。实践证明,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自觉向实践学习,虚心向群众学习,才能获取创作素材和艺术灵感,才能激发澎湃的创作热情,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从而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坚

7、持“三贴近”原则,就必须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实践观点。文艺创作要真实地再现历史、反映时代,就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表现和反映的主体。因此,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塑造人物,让更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成为作品的主角,让更多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成为我们作品描绘的主要内容。要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关注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冷暖,感受他们的爱恨,书写他们创造新生活的奋斗历程,讴歌他们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要不断研究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特点新趋向,密切追踪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变化新规律,真正使我们的作品面向群众、反映群众、服务群众并接受群众的检验。第三,不断探索创

8、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之魂,是文艺的魅力之本,也是文艺发展的动力之源。文艺贵在创新,也难在创新。当前我国文艺在总体上繁荣发展的同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些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令人担忧。比如,复制、临摹和翻拍成风,文化快餐和泛娱乐化倾向泛滥,宫廷和武侠情结流行,等等。究其根本,则在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的缺乏,而解决阻碍文艺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也在于创新。探索创新,首先要培育创新精神。每一次创新都是一种艰苦的跋涉,这就要求我们有十年磨一剑的思想准备,付出艰辛的努力,进行不懈的探索。成功永远不会垂青那些贪图安逸、投机取巧的人。只有保持平常心,禁得起诱惑,耐得住寂

9、寞,不患得患失,不计较名利,反复磨砺,才可能创作出经典之作。探索创新,必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每一位文艺创作者都有创新的意图、探索的愿望,关键还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素质和能力。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以作品感动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意识和追求,这是探索创新必备的前提;要善于学习,坚持向历史和现实学习,向人民和社会学习,向同事和同行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超越自我;要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对社会生活和人类本质始终保持深刻独到的理解和切中肯綮的把握;要有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立足当前的基础上面向未来,而不仅仅局限于过去,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要善于运用高新科技手段,不断提升艺术

10、表现力感染力,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探索创新,还必须营造创新环境。各级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利于文艺创新的政策保障;要切实加强重大题材作品的选题论证,完善扶持和激励政策,实现由单纯布置任务向建立竞争、引导机制,调动创作者积极性转变;要进一步完善文化成果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快建立完备的国家荣誉制度,对有杰出贡献的人才和部门予以表彰和重奖,使他们有荣誉、有地位、受尊重,实现对文艺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有效引导;要营造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宽松氛围,呵护、关怀、保护文艺工作者,用民主协商、平等讨论的办法解决艺术上的问题,允

11、许艺术探索过程中出现偏差和失误,不求全责备,不以行政命令代替艺术评论,更不能简单地搞一言堂。第四,切实加强文艺评论。中华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一整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文艺评论具有辨析思想、甄别美丑、建立标准、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从来都是有机的统一体;作家艺术家和文艺评论家,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艺评论对于整个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不断增强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好文艺评论在引领正确导向、提升鉴赏水平、传播优秀作品、纠正不良倾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与文艺创作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文艺评论显

12、得不太适应、不够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评判标准失范、炒作宣传不当、是非界限混淆等问题,在价值取向上往往产生有意无意的误导,亟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应尽快予以解决。为此,需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开设更多的版面、栏目和节目,为健康说理的文艺评论搭建平台、开通渠道、提供更大的传播空间。为适应现代传播发展的新特点,要特别重视在电视和网络上开展文艺评论。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树立文艺评论家的威信,使优秀文艺评论家在社会上受尊重、专业上有权威。应提高文艺评论家的待遇,增加文艺评论的报酬,使他们能够体面地生活,有尊严地开展评论工作。三是要加强文艺理论研究

13、,特别是要抓好高校基础文艺理论和应用文艺理论教材编写工作,逐步形成富有中国特色、具有时代特征的文艺评论理论体系,以引导和规范文艺创作和评论。四是要充分发挥各专业文艺家协会和社会团体的职能作用,制定和完善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和职业操守,研究确定内容主题、品位格调、价值取向的评判标准,同时,倡导客观公正、健康理性、与人为善的评论风气,抵制有偿评论、人情评论。五是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人才培养,可由文联、作协等行业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评论培训班,充实和强化高校以及社科研究机构文艺评论专业教育,着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文艺评论家队伍。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中,应增加文艺评论专业人才,加大

14、对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培养力度,对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家予以奖励,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第五,不断推出反映时代、讴歌祖国的精品力作。反映时代、讴歌祖国,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永恒主题。身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时代,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文艺工作者应当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艺术创造,热情描绘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唱响祖国不断繁荣富强的主旋律。文艺工作者只有更多地关注国计民生、社会兴衰和民族命运,把自己的笔墨投向时代、投向现实,把真挚的感情倾注于祖国和人民,才能不断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精品是一个

15、时代文艺创作质量和水平的标志,一部精品力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远远胜过几部甚至几十部一般的作品。现在,我国文艺创作生产十分活跃,但众所公认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还不多。文艺的发展繁荣不仅仅是量的简单增长,更意味着质的提升和突破,意味着精品的不断涌现。因此,必须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以对人民、对艺术极端负责的态度,专心一意投入创作,千方百计提高质量,努力形成佳作不断、精品迭出的生动局面。打造精品,必须认真抓好选题、创作、制作、播出等各个环节,把精益求精的要求贯穿到每一部作品,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重大的精品创作生产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协调。要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组织精兵强将,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强有力的创作

16、团队,实现创作生产力的优化组合,同时为精品生产和播出提供必备条件。应进一步完善精品生产传播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对精品创作生产的单位和主创人员给予必要的支持,使优秀作品生产有保障,传播有平台,宣传有阵地,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使好作品“既叫好,又叫座” ,确保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亿万人民正在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样伟大的时代,这样伟大的事业,必将为文学艺术家带来丰富的创作资源,激发出不竭的创作灵感。毫无疑问,伴随着优秀作品和杰出文艺家的不断涌现,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兴起,我们一定会迎来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作者:中宣部副部长)查看 求是 的所有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